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鄞城沦陷。

战争也就持续了半夜,号称吴越第一道防线的重要港口就彻底失守,数万溃军如潮水般褪去,整座鄞城乱哄哄一团。

鄞城是港口,常住人口不算太多,在吴越局势升温前,常驻百姓约六十万,流动性非常大,这半年来,人口锐减,数量低到了可怕的二十五万。自昨夜战争爆发,无数百姓都开始逃命,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要么是来不及走,要么是被沿途撤走的败军洗劫了物资,实在走不了,或者是老弱病残,只能留在城中等死。

“将军,前方就是郡守府。(东瀛语,下同)”有士兵带路。

一曾属于吴越在籍将领的标准坐骑的军马绝地上,稳坐着一黑甲将军,此人身六尺,腰间别着武士刀,戴着头盔,是此次东瀛本州军的前锋将军,上杉祁的师弟,藤野谦信。藤野看着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触目惊心,若有所思道:“怎么,还发生了冲突?”

地上的尸体有一半以上是东瀛士兵。

据他所知,吴越两地的军队孱弱,肮脏不堪,武力很弱。再说,越北联军溃败,郡守应该早就收到风声跑了,怎会有溃军在这里和东瀛士兵发生冲突?

士兵说道:“将军,会稽援军主将徐山在此地,率百余士兵,和郡守宁致远与我军死战,拒不投降。”

“哦?”藤野觉得意外。

以他对吴越军的了解,普遍军中将领和各地官吏都是贪生怕死的人,既无什么军事远望,也没什么政治作为,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盲目自大的人,他从始至终都坚辛,只需突破鄞城第一道防线,联军就会溃败。果不其然,他料到了,但又似乎没有料到。

穿过尸堆,脚下是断壁残垣,许多尸体东倒西歪,虽然死透了,但依旧能看到那些士兵坚毅的面庞,战斗之惨烈,让人心悸。

藤野一路穿过大殿,这里更加触目惊心,他认出了徐山,身躯上插满了五柄东瀛长刀,鲜血早已干涸,他杵着自己的长剑,半跪在地上,满脸不屈,死得其所。他身后,书生气的宁致远躺在血泊之中,一脸坦然。

看到这一幕,藤野由衷叹息,他摘下头盔,怔怔地看着尸体,然后深深鞠躬。

“他是一名合格的将军。”

“传我军令,厚葬他们。”

“立下碑文。”

“遵命。”几个士兵颔首。

暴动还在持续,东瀛士兵在大肆抓捕越北联军的残余势力,不得不感慨这一支由藤野带领的军队素质很高,并未闯入民宅,也没有把屠刀挥向平民。藤野下了军令,约束三军,不得抢劫难民,不得对百姓行凶。当日,藤野打开鄞城地图,圈下了一部分空地,让士兵将所有难民都赶入那里,美其名曰“集中营”。

同一时间,东瀛士兵完全控制鄞城四大关卡和重要港口。

至此,鄞城全面沦陷。

东瀛人不宣而战,强势攻陷鄞城的消息传遍了吴越,各路诸侯都是吓了一跳,这场战争准备了数个月,雷声大,却是雨点小,甚至底层官兵和百姓都认为是上面的掌权者大题小作,是想借着战争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或者以此增强影响力,大肆扩军,为了日后脱离大凉朝堂管束,却不想,战争真的来了。

数日。

各方沉默。

战争来的太过突然,本以为吴越四路诸侯都准备好了,却不想真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毫无准备。

越州牧听从军师号令,第一时间就做出了战斗部署,以东瀛人占领的舟山群岛、鄞城为中心,从禾城、湖州、会稽、天台、婺州五地各调30旗的兵马联合讨伐东瀛人,并且形成防线,对外宣布要全歼鄞城的东瀛人,打出响亮的第一战。(注,自太安初年,东瀛的舰队闯入舟山群岛附近,与大凉帝国沿海驻军爆发长达三个月的海战,虽然失利,但后东瀛内阁大臣赴京向大凉皇帝俯首称臣,龙颜大悦,当即将舟山群岛赏赐给了东瀛人,一直沿袭至今。)

鄞城失守的消息在吴越传遍,越州牧府君大人程守玉勃然大怒,为了不让此战影响士气,又因为有从鄞城逃走的士兵大都对宁致远没有什么好感,现在人都死了,便宣扬宁致远的过错,颠倒黑白,说他如何如何克扣军饷,如何搜刮民脂民膏。又因为宁致远在鄞城这半年期间,的确带兵严苛,几乎不近人情,百姓看在眼里,也都附和,所以,宁致远真的就是万民唾弃,所有人都将鄞城一夜失守的责任推卸在了宁致远一个人身上。越州牧得知情况,深思熟虑,便起草了文书,对外宣布鄞城之战全部都是因为宁致远指挥错误导致。所谓墙倒众人推,无数曾经宁致远政治上的死对头都跳出来,添油加醋,指责宁致远的过错,还扒出他的黑料鞭尸,最终,为了安抚民怨和加强军中的威信,越州牧下令捉拿宁致远的家眷,全部问斩。

消息传到了鄞城。

东瀛本州军驻鄞城军的主将藤野谦信听说了这件事,冷笑涔涔。

“宁致远大人,学富五车,一身才华,甘愿与鄞城共存亡,死后却被泼了脏水,遗臭万年,真是……”世态炎凉,藤野摇摇头,他对宁致远深表佩服,在尚未开战前夕,就听到了风声,模糊了解到宁致远在鄞城的军改,可观望了半年,他松了口气,因为宁致远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各路军队阳奉阴违,没人把宁致远当回事,大凉的军队太过腐朽,这也是为什么东瀛军队能势如破竹一夜攻克鄞城的缘故。

东瀛人进了鄞城,百姓们整日提心吊胆,因为自局势升温以来,各路诸侯都在大肆渲染东瀛人的残忍和野心,但令人惊奇的是,藤野的部队素质出奇良好,进城后,禁止私闯民宅,禁止洗劫百姓,只是按照军令将百姓们全部集中到难民营,统一管理,并且还打开了粮仓,开仓煮粥,倒也没为难百姓。这一个举动令百姓们感到迷茫。

正值下午,藤野和副将等人站在城楼上,看着排着几条长龙队伍的难民们井然有序去盛粥,副将不解道:“将军,咱们何必这样优待百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依末将之见,不如将这些难民集中管理后就不管了,让他们自生自灭不就好了?”

藤野微微一笑,说道:“牧野君,你觉得,内阁和军府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副将牧野右沉思一会,说道:“自然是将吴越两州纳入囊中,成为我东瀛民族的领地。”

“可是,吴越两州,人口有多达三千万,军府可调动的兵马,最多不过一百五十万,面对二十倍于的敌人,该当如何?”

副将不说话了。

藤野继续开口:“且不说吴越四路诸侯,在扩军的情况下,拥有兵马超过二百万人,如果连百姓都和军方不分彼此,我等岂不是必败无疑?”

副将点头,是这个道理。

“百姓愚昧迂腐,大部分人都是没什么野心的,他们只顾得自己微末的利益,他们不管皇帝老子是谁,也不管收税的是谁,他们只管谁给他们饭吃。”

副将一点就透。

藤野的目的很简单,要知道,昨日一战,虽是大捷,但其实真正的战斗还没开始,东瀛军队以死伤八千人为代价,歼敌三万,但因为联军仓促迎战,被打得个措手不及,所以退败如潮水,所以说,昨日一战,并非有多么激烈和惨痛。背后的含义就是,联军六七万大军都退走了,随时会卷土重来,城内还聚集了十来万的百姓,如果不加以管理,不用外部的干预,这十万百姓要是闹起来,发起狠,东瀛军队很难短时间镇压。

话虽如此,副将皱了皱眉,有些担忧道:“将军,盟军登陆还有数日,留着这些贱民始终是个隐患,若是哪日咱们没粮食养他们了,必定对秩序是严重的挑战,不如……”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十万百姓,就是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

藤野笑了,“我自有考虑。”

吴南,广陵。

东瀛人不宣而战,夜袭鄞城,越北联军颓败,第一道防线失守,鄞城陷落,消息第一时间也传到了广陵,一时间,人心惶惶。

号称有雄兵十万的鄞城港口,一夜之间就被击败了?

十万大军,就算是伸直了脖子让东瀛人砍,那也得砍个三天三夜吧?就这么无声无息溃败了?

这半年,陈词得了吴王的军令,招兵买马,组建了陈家军,打造了一支两千人的精锐部队,有陈词利用现代化的特训,这支军队非常强大,可以用来执行特殊的棘手的任务。

夜里,陈词展开地图,细细浏览,樊褚在一旁不言语。

“鄞城失守,情理之中,可是未免败的太快了吧?”陈词暗自惊讶,鄞城是港口,四面平川,缺乏天险,如果东瀛舰队大规模登陆,兵败是迟早的,所以才被誉为是第一道防线,但这溃败的速度太过夸张,一夜就败了,这还了得?

樊褚老老实实说道:“越北来信,说是鄞城郡守宁致远指挥不利,白白葬送了大军。”

陈词冷笑:“官场的话就不必跟我说了,那群人迫切想找个背锅的,真相是什么重要吗?哼,宁致远是读书人,鄞城聚集了越北各郡的联军,这些联军颇有怨念,一定是自恃身份,不听从指挥。”

如果鄞城的联军上下同气连枝,怎会这么不堪一击?

樊褚不说话了。

陈词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鄞城是第一道防线,鄞城失守,东瀛的军队会从辽阔的海域抵达舟山群岛,然后从舟山,抵达鄞城,再开始长驱直入,全面发动战争,现在当务之急是收复鄞城,将东瀛军队阻击在舟山群岛上。如果要避免全面战争,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控制鄞城,只有这样,东瀛军队只能在舟山屯兵,到时候他们人断了粮谷,马无了草料,自然兵败。如果把吴越比作铜墙铁壁,那么无疑,鄞城失守已经让这座高耸坚固的城墙破碎了一道口子,东瀛人必将乘胜追击,依靠这个口子继续深入,直到把战火烧到整个吴越。

未来战事会发展成什么样,就看越州牧怎么打这场仗了。

“报——”

“驸马爷,吴王邀请您前往王府议事。”有一军士行至庄院,跪下行礼。

“好。”陈词和樊褚刚出门,公主就走过来,他自然是听说鄞城陷落的消息,女人感性,只觉得一座城池完全陷落,一定是伤亡惨重。

“公主,早日休息。”陈词微笑一下,走过去和公主浅浅拥抱了,公主纵有千言万语,但看到陈词身后跟着的几名军士,也不好什么,微微颔首,轻语道:“夫君,路上小心。”

王府。

吴王收到了越州牧的来信,第一时间就召集了广陵军团各级将领议事。

王府内很热闹,气氛却很严肃。

除了吴王,世子殿下慕容桐,广陵军团总督大将军余昌龄,副将许开阳,吴王的军师祁连子,还有乾山兵站大将军张莽,坤山兵站大将军宋敛,南山兵站大将军杨东,北山兵站大将军陈岳阳。陈词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到齐了。由于持续半年的军改和清剿,以及扩军,四大兵站的军队数量都激增到了15旗左右,也就是说,整个广陵城,可调动的兵马有超过80旗,约8万人,相比之下,陈词拥有的2旗兵马,数量就显得稀少了。

“言卿,坐。”

“多谢。”

陈词坐在末端席位,樊褚立于他们身后,这次来参加会议的四大兵站的将军,身后也都站着副将。

“先生,你说吧。”吴王看向客座左边席位的一精神矍铄的白发老头,恭声开口。

陈词好奇地盯着这个白胡子老头。

祁连子。

吴王最器重的军师,据说也是慕容桐的老师,也是吴王的老师,此人在吴南政坛存在感极低,但却是德高望重,影响力很高。

祁连子据说在吴王的父亲那个时代,就被先王纳入麾下,据说是西域人,早些年参与过西域的玉门关大捷,取得无数军功,许多北方诸侯都眼馋祁连子的德贤,多次抛下橄榄枝。至今,祁连子已经是九旬老人,按理说,他早已该卸甲归田,也是,若非是局势紧张,吴王也不会请祁连子再次出山献上妙计,因为吴王早已忙得焦头烂额。

祁连子捧拳,对四座执礼,说道:“鄞城之战,意味着东瀛人已经全面做好了开战的准备,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等,等待越州牧的下一步动向。”

“先生,当增兵援越北否?”吴王询问。

“不必。”

“为何?”

祁连子指着地图,目光灼灼:“东瀛人的目标是鄞城,苏州也是突破口,我们应该增兵苏州。”

鄞城是港口,苏州也是港口,苏州对于吴南的战略意义和鄞城对于越北的战略意义是一样的。如果东瀛人想要发动对吴州的全面战争,必定只能从苏州方面北上。但问题在于,东瀛人打了鄞城,就不会打苏州,因为此举就会拉长东瀛人的战线,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得不偿失,所以,东瀛人会全力对抗越北,简而言之,现在战事才刚开启。

吴王忧心忡忡:“先生,那依您之见,我们该不该驰援越北?”

其实他也有私心。

虽然吴越两地共计四路诸侯,虽说唇亡齿寒,但毕竟都各自为政,他也乐于看见东瀛人和越州牧决战。再说,越州牧号称有雄兵百万,短时间很难败北,能支撑好一段时间,足够其余三路诸侯坐岸观火。从常理来讲,越州牧就足以抵挡住东瀛人的入侵,不然他百万大军都败了,那他这个州牧大人,真是脑子被驴踢了,可话又说回来,东瀛人毕竟是蛮夷,是入侵者,这个时候更应该放下私心,各路诸侯组成联盟,讨伐倭贼。

祁连子眯起眼,“不必,我们只要把重心放在苏州,切不能走鄞城的老路,眼下东瀛人之所以能轻易攻克鄞城,几乎不费兵卒,反而突破了越北第一道防线,归根结底是鄞城郡守的失责,也是越北军队的掉以轻心,我们要吸取经验。”

的确,鄞城之战,按理说当东瀛人登陆前,是要由鄞城水师和东瀛舰队打一波海战。海战一打,相当于敲醒了警钟,鄞城的守军都能得到消息,然后由郡守整理联军,下达军令,如此一来,哪怕是海战失利,也不至于被打得抱头鼠窜。起码,坚持三天,不……坚持十天,是轻而易举的,只要能坚持三日,越州牧就会得到通知,从而下发军令,召集各路兵马前去支援,可偏偏,现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鄞城的水师战船不战二败,是如何覆灭的。

吴王颔首,立马看向慕容桐,面无表情道:“传我军令,书信苏州,命水师舰队务必十二时辰随时戒严,做好战斗准备,军中实行宵禁、严禁饮酒、赌博,违者,斩。其次,命各路军团皆掉1580旗增援苏州,守好战线。”

慕容桐点头,立马蘸上笔墨,开始书写起来。

祁连子欲言又止。

“先生,还有什么顾虑?”吴王询问。

“大王,老朽担忧,苏州重蹈鄞城的覆辙。”

“先生可否说的具体些?”

陈词笑了笑,捧拳道:“吴王,鄞城兵败的本质原因,我们一定是要吸取经验的,但现在看来,似乎吴王宫本不明白鄞城陷落的实质。”

吴王讪笑,面露难色。

他并没有因为陈词抢话而感到生气,便说道:“世侄,还请解惑。”

祁连子也没说话。

他毕竟年过九旬,指不定哪天就魂归西去了,所以他也想看看军中是否有能挑大梁之人。

陈词不负众望,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他身上,他也不卑不亢,说道:“吴王,鄞城陷落的本质原因有三。其一,是鄞城水师的失职,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东瀛人的动向,反而一声不吭被全歼;其二,是因为各路联军驰援鄞城,但郡守宁致远无法服众,军力无法贯彻,以至于难以最大限度指挥战争,战事爆发,各路联军各自为政,盲目参战,以至于十分混乱,最终无奈溃败;其三,是兵马太少,依我之见,既然是第一道防线,就应该调更多兵马前去。”

祁连子闻言,微微颔首。

吴王听完,也是深以为然,他说道:“世侄的意思是,我不仅要增援苏州,还要空降一名能独揽大权指挥三军的大将?”

“是。”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dddev/eqdadasg.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四库书小说网正经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