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六月的长安,已经变成一个火炉了。 刘彻自然跟往年一样,带着自己的妃嫔,躲到了甘泉山上避暑。 “刘辟光认罪自杀了?”刘彻泡在温泉里,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奏疏,珉了珉嘴唇。 跟刘辟光一起从死的,还有他的王后、太子,以及几个民怨极大的儿子。 剩下妃嫔子嗣,刘彻虽然心肠软,舍不得杀。 但也没有圣母,而是将他们圈禁起来。 这样过个一两代,等仇恨消弭,才会释放。 但刘辟光临死前,倒是干了件人事! “刘卬、刘贤、刘志……”刘彻念着这三个诸侯王的名字。 这三位,跟刘辟光相比,只能说是一时瑜亮。 刘辟光,将他们的那点子破烂事情,全部抖落了出来。 就这些,也足够让这三个渣渣‘死有余辜’。 其实,不需要刘辟光抖落,就这几天,告他们状的奏疏,就已经堆满了刘彻的御案。 墙倒众人推。 落井下石,这向来是官僚的拿手好戏。 只是…… 齐鲁的官僚,尤其是这四人的官员,能有几个是干净的? 至少根据刘辟光招认,他的高级官员和幕僚中,起码有七成,是跟着他一起无恶不作的混账! “传令廷尉、太常与执金吾……”刘彻闭着眼睛下令“一切罪官,务必严惩不贷!不要有负担,发现一个,就处置一个!” “派人转告执金吾,八百石以下,只要证据确凿,执金吾可就地正法!” “千石以上,查实罪责者,赐毒酒白绫!” 这些人,这些贪官污吏。营营苟且之辈。 留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浪费粮食! 况且,今年的考举,马上就要拉开大幕了。 清理掉这些人。可以给考举士子们空出许多职位。 要知道,刘彻最近可是一直在发愁,随着考举不断深入。 士子越来越多,迟早可能会形成类似后世那样的大学生就业难,研究僧找工作难得困境。 而类似这样的问题。在后世都是老大难,不知道愁白多少人的头发! 至于现在……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后果非常严重! 甚至可以用灾难来形容! 刘彻根本无法想象,未来,上千甚至上万的考举士子,在长安等待分配职位的可怕场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给这些家伙找职位,找岗位,在未来,会成为刘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方向。 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在齐鲁清理掉一批硕鼠,再将过去几年的那些表现出色的士子,提拔到齐鲁的岗位上去。 而他们空出来的位置,则由新的士子取代。 这样,既给了士子们工作岗位,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能让天下人看到,考举就是好就是好,只要有能力,升官如火箭。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清洗。汉家从此就可以彻底掌握齐鲁。 让这个一直以来,就喜欢跟长安唱反调的地方,安静下来。 “齐王与胶东王,陛下打算怎么办?”汲黯在刘彻身旁。小声的问道。 刘彻睁开眼睛,道“告诉廷尉和太常,齐王与胶东王,就不要去动了,查一查他们的官员就可以了……” 齐王刘将闾,再怎么说。也曾经是他刘彻的一块踏脚石。 想当年,刘彻是靠着刘将闾,才得以上位。 即使只考虑这个问题,对刘将闾,也要高抬贵手。 毕竟,这可是活着的声望机器。 更何况,刘将闾的问题不大。 他也没怎么欺压百姓。 这倒不是刘将闾有良心。 而是他根本不需要! 就靠临淄的租税和商业税收,他一年就能入账数千金! 在汉室诸侯王里面,刘将闾是仅次于梁王刘武以及过去的吴王刘濞的狗大户! 更何况,刘将闾那么识趣,眼睛都不眨一下,就送了三个县给刘彻的宝贝女儿当礼物。 若是都这样了,刘彻还想弄他,就多少有些不近人情,还会被人说成是刘彻觊觎人家的齐国土地。 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至于胶东王刘雄渠,虽然混账了一点,但也没干太多坏事! 最重要的是,他儿子刘德,很对刘彻脾气。 刘德这个跟刘彻过去同名同姓的堂弟最近几年,就一直在帮着刘彻培养造船工匠搜罗造船之法。 胶东王国,现在就有汉室除江都的造船厂外最大的船厂。 这个海军基地,刘彻很看重。 所以,也就不准备动他了。 当然,经过此事后,刘彻已经做出了决定了。 那就是要继续收拢诸侯王的权力! 在过去,诸侯王们,拥有任命千石以上两千石以下官员的特权。 靠着这些特权,他们自然可以作威作福。 甚至刘卬那个混账,还把官职拿出来明码标价,搞起了拍卖。 这个刘彻是怎么也忍不了的! “拟诏吧!”刘彻看着汲黯“从今以后,收天下诸侯王,除梁王、江都外,一切四百石以上官吏任免权,再让太常准备,从天下名士之中遴选德行高尚之人,为诸侯王太傅,仔细教导,不可令济南故事重演!” 这其实是早就该干的事情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吴楚之乱后,刘彻的老爹,就花了三年时间,慢慢的将这些权力都收归中央。 但刘彻登基后,这个进程就停滞了。 如今,在济南这档子事情发生后,刘彻当然不能继续容忍这样的情况了。 “诺!”汲黯叩首而去。 “齐国……”刘彻摇摇头。 他虽然不准备找刘将闾麻烦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将闾就没麻烦了。 这个王叔的麻烦还大着呢! 不为别的。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齐国这个天下头号的经济强国,盯上它的人,从吕后开始到现在,起码能凑出一个加强排! 便是刘彻,若非他已经是皇帝了。 恐怕也要对那个每年单单是合法的收入,就多达一万万钱和数千金的大国饶有兴致。 据刘彻所知,他的兄弟们。除了刘阏是一心想着回到中原外,其他人,几乎都打上了齐国的主意。 连刘荣都为此跑来跟刘彻低头服软了。 能不能在兄弟们的觊觎下保住自己的齐国,刘彻也为刘将闾捏了一把汗。 毕竟。只要他的兄弟们团结起来,在东宫那边,把刘将闾踢去什么临江长沙,不是不可能。 将这些事情放到一边。 刘彻对王道吩咐一声“去给朕将绣衣卫的报告拿来!” “诺!”王道领命而去。 没多久,就抱着足足一个箱子的报告回来。 “念给朕听吧……”刘彻闭着眼睛道。 “诺!” 王道将箱子打开。拿起里面的那些报告,念了起来。 刘彻则闭着眼睛听着。 绣衣卫的报告,基本都是些民间的琐事,以及打探而来的官场议论。 刘彻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在休息的时候,听上一两个时辰。 讲老实话,这些报告的内容,大都很枯燥,讲的也是民间议论的焦点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情。 但,地方上的焦点和重大的事情。到了国家层面,常常就会变得无足轻重。 但刘彻依然坚持这样,而且已经坚持了两年。 因为,刘彻清楚,这样的好习惯,有助于他这个宅在皇宫的君王,了解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对这个国家的社会变化,有所了解。 不然的话,你能相信。一个天天宅在宫里面,最多去上林苑散散心的皇帝,能知道现在国家的现状和百姓们关注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搞笑吧! 哪怕是后世资讯爆炸的世界,也尚且有某些国家的政要。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成天都只知道吹牛打屁,翻来覆去的念那些都被说烂了的陈词滥调。 结果就是,统治精英跟底层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然后。某个领导于是就经常闹出许多低级笑话。 更可怕的是,那个领导还不知道自己闹笑话了。 自以为自己很英明神武。 刘彻对此,一直引以为戒。 身为皇帝,身为统治者,必须时刻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国家的底层百姓,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关心和瞩目的事情。 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做出政策调整和部署。 这次,绣衣卫报告的,基本都是士林舆论和市井百姓以及贵族官员们,在私底下对刘彻诏命的看法和议论。 甚至有些人的议论,很刺耳。 但没关系,事情都做了,难道还怕人说不成? 大丈夫敢作敢当! 更何况,这个事情,刘彻问心无愧。 一些跳梁小丑的叫嚣和诋毁,就由得他们去了。 反正,对舆论,老刘家向来都是——你可以说话,但朕可以不听! 相比起官僚贵族和士林,刘彻更关心,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因为,这些农民虽然是文盲,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 为什么当年,太宗皇帝在听到了‘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能容’的民谣后,马上就封淮南厉王的三子为王? 这是因为,太宗皇帝知道,且不论这个童谣是否是被人故意创造的。 但它能在民间广泛传唱。 这就说明了,老百姓们,对皇家内部的权力倾轧和兄弟残杀的反感和厌恶。 百姓不希望自己的君王,是一个对兄弟都能狠下手来的人。 他们希望看到一位对兄弟亲爱,对百姓仁慈,对大臣宽宏的明君。 太宗于是顺应民心,成为了百姓心里面的那个理想的君王。 于是,他成了圣人。 如今,刘彻也是这样。 老百姓希望他是个什么样子的皇帝,他就会主动向那个方向靠拢。 之前,刘彻每次明诏天下,基本都是在参考了绣衣卫报告的民间情况后,针对性的调整用词,将他自己一步步塑造成了一个爱民如子,天生神圣,受命于天,无所不能的君王。 而这个决策,很明智。 百姓们慢慢的将刘彻与他们理想中的君王形象重叠起来。 于是,就造就了今天,刘彻至高无上,无人可制的权柄。 从十步之内,到万里之外,甚至南越、闽越,他的威权,行于四海。 刘彻最近甚至听说,连匈奴,都有他的祭祀了。 真是让他哭笑不得。 “果然,百姓们是希望皇帝能跟他们站在一起的……” 听着王道念着的报告,刘彻在心里面,不无得意的点点头。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国的百姓,不管过去现在未来,都有着深厚的明君情节。 只要皇帝能稍微照顾他们,能稍微看重他们,他们就愿意给皇帝卖命了。 若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捞到好处。 那这个皇帝,必然就会成为圣人! 刘彻这次果断处置济南的事情,让他在民间狠狠的再次刷了一波脸,绣衣卫报告,甚至有百姓开始以圣人、圣王、圣主这样的至高尊称来称呼他这个皇帝了。 这让刘彻顿时就感觉,自己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 但,刘彻也依然清楚。 这个世界上,最善变的人,就是人民群众自己了。 所以,唐太宗说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必须,时刻注意,百姓的生活和人生安全。 不然的话,一旦大变来临,他可能会措手不及。 ………………………… 刘彻在甘泉宫泡温泉的时候。 万里之外的霓虹列岛,陈嬌已经准备返航了。 他此行,非常顺利。 在这些无名的列岛上,短短半个月不到,就抓了数千的倭奴,而成本,则几乎为零。 这些矮个子的倭奴,甚至将他和他的舰队视为神明,根本不用动手,就有人愿意跑来给他服务了。 除了倭奴之外,陈嬌手里面,还拿着几块狗头金。 “这倭奴之属的岛上,好像黄金有不少?”陈嬌挠挠头,在心里猜测着。 怀化发现金砂河之前,好像就曾经大量发现了狗头金,很多时候,甚至有人在河边都能捡到。 而这倭奴列岛上,也有狗头金。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 “这里也有黄金富矿?”陈嬌在心里猜测。 “等吾下次再来之时,一定弄清楚这个问题!” 若是能清楚这倭奴之属的列岛上的金矿存在。 那么…… 陈嬌知道,自己可能要发大财了!(未完待续。) ps 等下还有,虽然很困~但既然承诺了,就一定会做到! 大家可以先睡~明天早上起来再看!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aaaqe.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百书楼爱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