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晁错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刘彻的面前。 “朕近日一直在看爱卿给太宗和先帝所写的奏疏……”刘彻拿着那些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晁错奏疏道“卿的见地,以朕来看,确实是贾长沙后,中国少有之庙算者也!” 晁错这个人,不仅当官很厉害,写文章,也是牛逼的很。 他的文字,就像一把把利剑,直指问题核心所在和弊病的症结所在。 且从来不讳言某事的好坏。 譬如的《言兵事疏》《戍边劝农疏》,哪怕是放在现在,也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 而这两道奏疏,却是在二十余年前,上奏太宗的。 至于近年以来,晁错也没闲着。 除了‘削藩策’这张让其名留青史的奏疏外,他在刘彻即位后,也写了《再论戍边策》《请益百姓疏》等。 总的来说,晁错的文字,跟他的为人一样,又臭又硬。 逼急了,他连皇帝的作为,都敢评判一下。 至于骂官僚、骂诸侯王,更是从不惮于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所以,尽管,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想晁错死。 但刘彻一直张开了羽翼,保护了晁错。 现在,在石渠阁里,最起码有上百封弹劾晁错的奏疏,躺在那里发霉。 “陛下缪赞了……”晁错低头谦虚的道“臣不过是狂夫之言而已,幸得陛下圣明,择而用之!” 刘彻闻言,微微一笑。 晁错的性格,还真是从来没有变过! 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这是左传中形容太公望的话…… 所谓‘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而主不听,人人谓之狂夫也。’ 换句话说。这货哪怕是谦虚的时候,也是自比太公望的。 难怪,后来鲁迅会喜欢晁错,说他‘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这两人的脾气,性格,原来根本是一样的。 不过,这话在同时也拍了刘彻祖孙三代的马屁。 能用太公望的。文王武王成王是也! 所以,刘彻也就由得他去装逼了。 “朕闻说先贤曰赏罚所以禁恶扬善也,今卿为御史大夫,身负先帝重托,辅佐朕,治理天下,牧治江山社稷,有乱臣贼子二三人,卿诛是不诛?”刘彻也不跟晁错绕圈子了,直接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晁错立刻跪下来。长身而拜,道“臣受太宗、仁宗两代先帝知遇之恩,委以托孤之重,敢不为陛下效死?” “善!”刘彻点头“明日朝会,朕将致法于济南,凡有非议者,皆可为乱臣贼子,卿可自处之!” 晁错微微一愣。 天子的意思,他自然很清楚。 那就是谁敢反对,谁就是抗拒天子意志的乱臣贼子。 他这个御史大夫。可以自由处置之。 而,当今朝堂之上,不客气的说,除了丞相和大将军等少数人外。其他人,屁股底下都是一堆的翔。 贪污受贿和渎职枉法的事情,基本上人人都干过。 哪怕是他晁错也不例外。 换句话说,在朝堂上,只要打起反腐的旗帜,那是一抓一个准! 只是。这样会不会太激进了? 万一,有些了不得的人物跳起来,也要处置? 但晁错的犹豫,只在这一刹那,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拜道“诺!” “臣谨奉诏!” 对晁错来说,天子的命令,合理要执行,不合理也要执行。 这就是法家的宿命。 更何况,收拾诸侯王跟勋贵,这本就是晁错的使命! 只是…… “若东宫干预、说情,臣当如何?”晁错抬头问道“请陛下示下!” 晁错的担忧,当然很有道理。 素来,东宫就是汉家勋贵和大臣的保护伞。 很多大臣贵族,就是因为跟东宫关系密切,所以,一般的问题,哪怕被人发觉,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尤其是那些旧日与两位太后有旧的家伙们。 除非是犯下必须惩罚的大罪,一般的小事情,像贪污受贿,根本就动不了他们。 当年,晁错费力九牛二虎之力,将袁盎干趴,逐出朝堂,结果如何? 人家虽然丢到了全部官职,甚至爵位也被一撸到底。 只是,人家有东宫窦太后的保护和照顾。 所以,这些惩罚,只是将袁盎暂时赶出朝堂而已。 但袁盎的声音和意见,依旧可以通过其他官员和贵族的口,在朝堂出现。 在曾经的历史上,更是让袁盎联合起了所有晁错的政敌甚至盟友,将晁错逼入绝境,使其落得腰斩弃市的下场! 如今,刘彻再让晁错定向反腐,就不得不先排除东宫的干扰。 不然,晁错前脚抓人,后脚东宫使者跑来要求放人。 到时候,晁错是放呢?还是不放呢? 这个问题,刘彻自然也有考虑。 “东宫方面,爱卿无需顾虑,朕会亲自去跟两位太后解释……”刘彻淡淡的道“卿只管履行职责就可以了!” 刘彻很清楚,这次的事情,不能再有什么妇人之仁,也不能让人看到自己的软弱立场。 必须旗帜鲜明的告诉天下的贵族诸侯王们。 别作死,作死就一定会死! 同时明确告诉世人——朕意已决。 若他稍有迟疑和放纵,那他的计划,就极有可能要流产! 所以,哪怕是东宫,也不能动摇他在这个事情的坚定态度。 “诺!”晁错看到刘彻的态度,心里顿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只要东宫不干涉,那,他就可以保证完成任务。 ……………………………… 翌日,是例行的常朝。 刘彻端坐在御座之上,看着满朝文武百官。 “南越内附,朕已经下诏,将其国分为七郡南海、桂林、象郡、交趾、日南、桂林、苍梧……丞相与御史大夫要选派好监察御史和采诗团的成员。务必,要让南越上下君臣,皆知中国法度……”刘彻缓缓的做了个开场白。 南越之事,如今。基本已经全部谈妥了。 经过这半个月的谈判。 南越王赵佗已经接受了刘彻提出来的大部分条件。 其中,就包括了同意中央政府,向南越郡县派遣监察御史和采诗团。 监察御史,监督不法,宣扬王化。采诗团,则深入南越郡县,与各个阶级广泛交流。 这样,中央政府,就在法律和意识。形态上,控制了南越。 这种控制,虽然还不比目前中国腹地的诸侯国。 但起码也要强于后世对hk的控制。 现在的南越王国,虽然依然被准许拥有受其王室控制的军队、官僚和贵族。 然而,南越全国的制度、法律以及社会结构,上下等级。全部都要跟着长安来。 从法理和原则上来说,从此以后,南越百姓,也就是汉朝百姓。 他们的名字被登记在南越王国的户籍本上,同样也被登记在了长安丞相府的户籍本上。 南越士子、贵族和官员,可以跟中国士子一样,来长安参加考举,一视同仁获得出仕做官的机会。 这一步迈出去,基本上,只要刘彻不作死。对南越横征暴敛,南越与中国的融合就会越来越密切。 要不了二十年,就会跟当年的长沙国一般,从一个特殊地位的诸侯国。变成一个普遍意义上的诸侯国。 他的官员、法律、军队,甚至王室,都会慢慢的被长安所控制和掌握。 对于这一点,刘彻的自信心还是很高的。 当然,仅仅依靠政治控制,想要彻底的稳固住南越内附的成果。 见效是会比较慢的。 通常。这是一个水磨功夫。 要下力气,一点点的在南越,尤其是百越部族之中,传播和宣传汉朝的法律、政策以及意识、形态。 所以,刘彻跟赵佗还谈妥了许多经济援助的协议。 希望借助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来达到加快这个进程的目的。 “南越与中国分离日久,其百姓,多刀耕火种,不识中国之先进耕作技术与工具之用……”刘彻看向大农令直不疑道“大农要在关东吴楚齐鲁淮泗之地,广选农稷官,前往南越,轮流教导南越士民耕作及开凿水利设施!” 向南越普及先进的技术和农具,这同样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 百越诸部族,向来刀耕火种,以原始低效的劳作方式,获取生活物资。 这怎么能行呢? 如今,刘彻既然已经成为了南越的主人,所有百越部族的天子,那自然有义务,帮助他们,从原始的氏族社会,过渡到文明的封建社会。 当然,中央政府,不能只付出,而没有回报。 那样的话,中央政府,岂非就是一个大写的s。b? “另外,朕还与南越王谈妥了,以蔗糖换铁器的计划……”刘彻对少府令刘舍道“少府要跟进这一计划,同时派遣能工巧匠,前往交趾、桂林、日南,指导南越士民,种植甘蔗,榨取蔗糖,转输中国,再以每石蔗糖,给盐一石,铁器若干斤……” 大农直不疑与少府刘舍,于是同时出列领命“诺!” 这南越的蔗糖,算是刘彻计划里,未来交趾、日南和桂林等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当地种植水稻和其他作物不是不行,但经济效费比太低,而且也很难运出当地。 与其如此,不如在保证了基本的粮食产量后,全力发展甘蔗种植业,以蔗糖作为主要商品。 然后,南越的部族和百姓,再以蔗糖,从中国换取大量的食盐铁器布帛。 这是双赢! 错! 应该是三赢! 因为,还有一个赢家,是伟大的甜党! 自从刘彻让人抄袭了刘安的发明,在关中推行了豆腐后,豆腐脑这种神奇的零食,就成为了关中中产阶级和贵族家庭的零食与早餐的选择。 然而,中国自古缺糖。 现在,中国主要的糖料来源,除了麦芽糖就是蜂蜜了。 很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麦芽糖,也是很贵的。 一般的中产阶级,甚至都消费不起,更别说拿来当豆腐脑的佐料。 于是,关中咸逆横行,甚至可以说是唯我独尊。 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 引进蔗糖,帮助甜党王师,讨伐咸逆,长久以来,就是刘彻的一个心愿。 刘彻相信,在有了足够的蔗糖后,甜党大军,必然兴盛起来。 因为,人类是永远都无法抗拒多巴胺带来的快乐的。 将南越之事,处置完毕。 朝议,就进入了正题。 “济南之事,卿等都知道了吧……”刘彻站起身来,沉痛的道“济南王臣辟光,居然如此丧尽天良,竟役使、奴役国人过律至斯,济南固然有罪,朕也难逃其责!” “非朕德薄,安可致济南丧心病狂至如斯地步?”刘彻挤出两滴眼泪,哀伤的道“朕当素服以避正殿,斋戒沐浴,祷告上苍,请求天地神明,毋因朕之过失,而降罪于朕之百姓,天下治乱,在朕一人,诸般罪孽,皆由朕起!” 面对刘彻忽然的这么个变化,大部分官员,都是措手不及。 在汉室,天子是永远没错的! 哪怕天子自己说自己有错。 那也一定是因为大臣们的原因! 天子怎么能错?假如真有错,那也必然是这个世界的错! 更重要的是,刘彻咬死了一个时期,他不提刘辟光横征暴敛,也不提他激起民变。 只提他‘役使国人过律’这个问题。 不了解汉室律法的人,可能会以为这个罪名,也就跟小偷小摸差不多,撑死罚酒三杯的罪行。 但,实际上,这个罪名,在汉律之中,是极为严重的大罪! 当年刘邦登基称帝后,下令萧何在秦律基础上,修订汉律。 汉律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抄袭的秦律。 但有几条,却是刘邦发明创造的。 这些律法中那条‘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固然是如雷贯耳。 但役使国人过律,却同样是举足轻重的律法。 刘邦设立这条法律的初衷,就是吸取了秦亡教训,为了防止诸侯贵族,肆无忌惮的奴役自己的封国的百姓而设下的高压线。 谁碰谁死! 这样说吧,这个罪名在现在,就跟武帝朝时的巫蛊罪一样。 是属于人渣败类才会去做的事情。 尤其是在舆论界看来,诸侯王和贵族们,本身就是穷奢极欲的富贵之人。 这样的人,却还要役使国人过律,只能说,良心都被狗吃了! 历代以来,所有坐死了这个罪名的人,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一撸到底,废为庶民!(未完待续。) ps 妈蛋啊,今天我刚买的苹果笔记本,蓝屏了,貌似系统崩溃了…… 我就不该手贱,去点那个更新,一更新特么就出事了。 然后,弄了一天,也没弄好,大爷的! 只好拿老伙计来开工了! 今天是本月最后一天了,没投月票的同志,请投给我吧! 然后,等下还有一章。 接着,就是新的一个月了。 四月份,全新的征途,全新的战场,貌似历史类也要玩战力榜?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aayqa.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爬书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