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先生请先起来吧……”刘彻踌躇片刻,最终还是下不了决心。 在这个时代,女性可以当官(许负),可以拥有爵位(一大票刘氏外戚的女性基本都是封君),也可以拥有财产和土地的继承权(汉律。置后律规定女性享有财产继承权,甚至享有继承家族全部产业的继承权),甚至于,女性还可以当户主(堂邑候陈午泪流满面,他家的户籍本上户主一栏,标注的就是馆陶太长公主的大名),甚至,女贵族、女土豪,还可以如同男性开后宫,养小白脸,乃至于带着小白脸,光明正大的出入宫廷。 但…… 自殷商灭亡之后,女性主政,就成为了忌讳。 尤其是汉室经历了吕后临朝称制的惨痛教训后,舆论和统治阶级,对于女性掌权的恐惧,无以复加。 刘彻几乎能肯定,他要是任命了缇萦为太医令,立刻就会有人嚷嚷牝鸡司晨,纲常离乱。 “陛下,两千石《易经》博士司马季主与太史令司马谈在门外求见……”王道适时的进来禀报。 刘彻于是趁机将这个敏感话题跳过去,他立刻说道“快请……” 自古以来,医方卜噬不分家。 司马季主作为天下公认的日者,执当代易学研究之牛耳的大能,说不定能有点办法,或许能让淳于意醒来。 不久,司马季主与司马谈就联袂进来,微微朝刘彻恭身行礼“臣等拜见陛下……” 刘彻摆摆手道“两位爱卿来的正好,太医令今早忽然昏厥,至今不醒,两位爱卿看看,能否有什么办法?” “诺!”司马季主点点头,然后趋身上前,弯腰跪坐到淳于意榻前,然后将手指搭在对方的脉络之上。 片刻之后,司马季主站起身来,长叹一声“仓公透支太甚了,以致脏腑气衰,五行紊乱……老臣无能为力……” 刘彻长出了一口气。 虽然他心里早已知道如此,但还是免不了失落。 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淳于意已经将近七十岁了。 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是高寿了。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根本活不到这个年纪。 即使走了,也属于喜丧。 “两位爱卿,随朕来一下……”刘彻对司马季主与司马谈吩咐一句。 然后又对王道叮嘱“你在此守候,有什么事情,即刻报朕!” “诺!” “缇萦先生也一起来罢……”刘彻又对缇萦说道。 于是,刘彻带头,领着司马季主与司马谈,还有缇萦,一起走到太医署的一个偏院之内。 “司马博士……”来到地方后,刘彻就对司马季主问道“爱卿,长者,久处江湖之中,与天下贤达交好,以卿所知,当今之世,可还有扁鹊传人?” 司马季主闻言,微微一愣。 讲道理的话,其他如今天下,所有以诊脉为手段,进行医疗的医生甚至方士,都是扁鹊的传人。 医方所说的望闻问切,即便不是扁鹊所发明的,也是扁鹊将之发扬光大的。 在中国医学历史上,扁鹊之前与扁鹊之后,是一个分水岭。 自扁鹊之后,中医才算脱离了愚昧的巫术,走向科学和辩证施药的时代。 但是,如今世人所说的扁鹊传人,主要是两支。 一支就是淳于意的这一脉。 淳于意的扁鹊传人身份,是确凿无疑,而且能自证的。 他师从阳庆,阳庆传淳于意扁鹊门徒最正宗的《脉经》,这也是齐扁鹊一系的正统标志。 但扁鹊还有一个流派的门徒。 这就是在赵国的那一派。 传说,当年,扁鹊见赵简子,为之诊病,得赐田四万亩。 于是,扁鹊就在赵国扎根下来,传授门徒医术,使诊脉之方传播到天下。 此事,在史书之上,确实有确凿记载。 因此,战国时期,许多赵国人根本不承认还有‘齐扁鹊’这一脉。 不过,秦末战乱,终止了一切的争辩。 赵扁鹊一脉,几乎凋零干净,至今,刘彻都没有听说过谁握有能证明自己是扁鹊传人的信物的人。 而齐扁鹊一脉,则也是两代单传了。 要不是刘彻大力鼓励淳于意收徒,还拼命硬塞学徒和实习医生,如今,这齐扁鹊一脉,恐怕也将步赵扁鹊后尘。 司马季主当然知道,刘彻问他的意思是什么? 无非就是赵扁鹊门徒,而且还要是有名的大医。 只是…… 连皇帝劳资都找不到的人,他一个老头子,去那里找呢? 他摇摇头,说道“陛下,长桑氏之学,奥妙无穷,非常人能授……老臣以为,当今天下,仓公之后,再无扁鹊矣……” 刘彻听了呵呵一笑。 长桑氏,就是传说中传授扁鹊医术的仙人。 据说啊,当年,长桑氏除了传授扁鹊诊脉之法外,还赐下了一种神奇的药剂,让扁鹊吞服。 扁鹊吞服后三十天,就有了特异功能。 这个特异功能,相当奇特。 几乎是后世网络小说里的透视眼的翻版。 使得扁鹊能凭借肉眼,看到人体的五脏六腑,甚至能穿墙,见到隔壁邻居家里的陈设。 刘彻读史之时,感觉,这假如是真的的话,那么,这个长桑氏,恐怕是外星人。 他对扁鹊所做的是一种类似基因改造的手术,移植了纳米生物电子眼或者内置了类似微型ct设备一样的黑科技。 不然,无法解释这一切。 当然,这只是臆测而已。 中国史书上,类似的疑似外星人或者天外来客的记载,多如牛毛。 这些记载,有的是以讹传讹,有的是夸大,但也有的,未必不是某些真相的隐喻。 不过…… 司马季主所说,长桑氏之学,不可复制,刘彻却不赞同。 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或许几百年后,中国就能发展出现代医学,制造出x光和ct设备。 到那个时候,岂非是如长桑氏一般,让人类拥有了透视能力? 当然,那也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搞定目前这太医令的人选。 “太医署如今的发展轨迹和方向不容变更!”刘彻对自己身前的三人道“三位爱卿,都是知道并且清楚,这太医署所做事情的重要性的,朕希望三位爱卿能为子孙后代计,替朕好好想想,这未来太医令的人选……” 缇萦听了,不禁有些默然。 但她也没有办法。 “谁叫我是女儿身呢?”缇萦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而司马季主和司马谈都是点点头。 太医署最近数年的所作所为,他们两个都很清楚。 尤其是司马谈,作为太史令,负责记录历史,就是他的职责。 而太医署近来的发展变化,他几乎事无巨细,全都记了下来。 石渠阁之中,现在,甚至建了一个专门的收藏太医署病历的档案馆,里面堆满了太医署上下医官诊治甚至手术的详细档案。 给病人造病历,并且追踪观察,这也是扁鹊一门的传统。 因此司马谈很清楚,太医署最近数年在淳于意领导下发生的变化。 旁的不说,解剖学的出现,就解决了许多过去被认为是绝症的疾病的治疗问题。 而病历档案的建立,则让医生能准确追踪病人病情的变化,有效的延长了病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但问题是,这些事情,他们知道,但外人不知道啊。 一旦淳于意病逝,没有了这位扁鹊门徒镇压,天知道太医署内会发生什么事情,太医署外面的舆论又会怎么变化。 “陛下……”司马谈在仔细想了许久后,恭身说道“臣有一策,不知道当不当讲……” “爱卿但说无妨……” “世侄女……”司马谈看向缇萦说道“此事,或许需要世侄女有所牺牲……” “臣听说,世侄女如今寡居?”司马谈问道。 缇萦点点头。 她在三年前丧夫,然后就投身于医疗事业,至今没有再婚。 “那此事就好办了……”司马谈道“臣听说,故紫光禄大夫,特进元老石公有子曰穰,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现为陛下御前御医随侍左右……” 他抬头笑眯眯的看着缇萦,又看了看刘彻,说道“且夫,此子恰巧也丧妻年余,未有婚娶,陛下何不下诏,以缇萦为石氏妇,再以石穰为太医令,缇萦在旁辅佐,如此,太医署上下可无忧也!” 刘彻听了顿时抚掌大赞。 这个主意好,而且是一箭n雕的好主意。 石穰是万石君石奋之子,而石家虽非列侯,但在舆论界拥有巨大能量。 石奋不仅仅与儒家各派系的巨头相交莫逆,他同时还跟黄老派的大能有亲密关系。 若是以石穰为太医令,至少,舆论的压力就不会有太大了。 再加上他这个皇帝借权,为太医署撑腰,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有开眼的家伙上跳下蹿了。 而且,石穰一直是刘彻的贴身御医。 他成为太医令,太医署内部,也不会有什么傻瓜敢跳出来找死了。 对此人,刘彻算是比较了解的。 医术高超,而且为人忠厚,就跟他们家的家风一样,有着古代君子的风范。 缇萦嫁给他也不吃亏。 如此一来,石穰与缇萦的结合,就成为了一场权力和科学的联姻。 可以说,好处多的数都数不清楚。 唯一的问题是——缇萦愿不愿意? 若是旁的女子,估计在此问题上,根本不用去想,肯定是嫁嫁嫁。 但缇萦不一样。 她是天下闻名的孝女,士林称颂的才女。 虽然相貌只能算一般。 但中国人娶妻,向来不娶相貌,美貌什么的,可以交给滕妾和歌姬去负责就好了,这人品、才学和品行,士大夫贵族公卿,追捧的永远是贤妻良母。 在这个方面,缇萦占尽优势。 以刘彻所知,目前至少有四位丧妻的公卿列侯在追求缇萦。 其中不乏有食邑五千户以上的高阶列侯。 讲道理的话,缇萦嫁给石穰,那是下嫁,对缇萦本人而言,损失巨大。 “先生怎么看?”刘彻看着缇萦问道“先生若愿意,朕愿立刻下诏,指婚!” 这事情,必须抓紧,不然,一旦淳于意去世,这婚事就要再拖至少一年。 汉家虽然没有守孝的要求和传统。 但父丧,不嫁娶,却是诸夏的基本道德要求。 一般来说,父丧之后,一年之内不嫁娶,服丧期间,禁止饮酒作乐,这是基本要求。 甚至有些还有法律依据。 缇萦想了想,讲老实话,自从丈夫去世后,她就没考虑过再嫁人了。 这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考虑的。 汉室的传统,寡妇改嫁,是不会带孩子过去的。 而是会将孩子们留在夫家。 但是,她的三个孩子都没有成年。若是这样抛弃他们,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考虑孩子们,她才没有选择改嫁。 不然的话,早有列侯将她娶回家了。 “陛下,石公子温文儒雅,确是君子,良人……”缇萦细细的了想了一遍后说道“只是,妾与先夫,育有一子两女,长子不过十二,幼女才不过四岁,妾实在不忍……请陛下问问石公子,是否愿意接受妾带子女过去?” 这倒没有什么好害羞的。 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汉室民风开放,连少女假如看上一个良人,都可能私奔的如今,寡妇们的坦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实际上,寡居的妇女们,甚至有时候会聚在一起,讨论那个男人更强壮,谁又更适合做丈夫。 而且寡妇再嫁,类似这样的能否带子女改嫁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开拿到台面上讨论的。 譬如,历史上,武帝的外婆金氏改嫁后,就带着儿子去到王家生活,直到对方成年。 刘彻听了呵呵一笑,拍着胸膛保证说“先生但可放心,此事,朕替石穰做主了!” 这个事情,石穰的意见根本没有用。 刘彻会直接去找他老爹谈话。 以刘彻对石奋和石家的了解,恐怕他们家听说后,四肢都要举起来表示支持。 且不说石穰娶了缇萦马上就能获得巨大的政治资本,更能助益家族子弟的仕途。 单单是缇萦这样一个孝女,嫁给石家,就足够让石奋动心了。(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adshk.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