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封赏之后,当然是抚恤。 抚恤孤寡,赈济和存问忠臣。 这是刘氏政权,在吸取了秦亡教训后发展出来的统治手段。 每年派人慰问和犒劳那些孤儿寡母,成本不高,但效果非常拔群。 很轻松就能收割大批的民众身心。 刘彻即位后,更是进一步的强化了这整个抚恤体系。 所有因公殉职和殉国的士卒、军官、官吏甚至百姓的未成年孤儿,全部都由国家抚养。 刘彻在上林苑,收养了总数多达三千的孤儿。 而此次马邑大战,汉军的损失,虽然相较战前的预估,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单单是军队的战死者,就已经有两三千人之多! 汉军在马邑城外的十几个哨卡和作为预警的烽燧台的守军,几乎全军覆没。 至少有七百人,在马邑会战开始前,就已经死于匈奴马蹄之下。 另外,马邑城外的汉室村寨的平民死难者人数,也根本无法估计。 战前,汉家在马邑之外的两百多里的国土上,有着十几个村寨,将近两三千的居民。 另外,为了给马邑预警,汉家还在马邑之外的旷野上,安置了两个小型游牧部族,大抵也有个千人左右。 但,在匈奴人入侵后,能撤到马邑城里的百姓总数不超过千人。 虽然,马邑之战结束后,汉军从马邑周围的山谷和山陵中,寻找到了数百避难的难民。 而且,未来,还会不断的发现避入山谷和山陵。躲避战乱的百姓。 然而,依然有大批的平民,惨死在匈奴入侵的过程中。 战死的军人与遇难平民,两者相加。此次马邑之战,汉室可能要损失四千人以上。 这将制造无数个战争孤儿。 刘彻自己内心也是很内疚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孤儿,起码有一半,原本不用成为孤儿。 若刘彻能在战前就下令疏散。马邑城外百分之八十的死难者,将能安全的撤退到马邑城。 但代价却可能是,匈奴人立刻远遁。 这其中的取舍与抉择,只能说是见仁见智。 反正,刘彻现在是很内疚的。 但对皇帝来说,个人的情感什么的,从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皇帝以天下为棋盘,国家做棋子。 动辄之间,就可能干系上百万,甚至千万人的生活。乃至于可能决定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进程。 这要求,皇帝必须铁石心肠,冷血无情。 所有个人情感太过丰富的皇帝,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而且更可悲的是,不仅仅他自己没有好下场,他的国家,他的家族,他所爱的女人,也都没有好下场。 最典型的就是李煜。 历史告诉刘彻,皇帝的无情。其实就是最大的有情。 所以,做有情君王容易,无情帝王困难。 三世为人后,见过了无数的血的例子和教训。并且在皇帝位子上锻炼和磨砺了四年后,刘彻已经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 就像他对袁盎,对窦婴。 看似无情,实则是对他们最好的维护。 否则,若是一时心软。 不仅仅袁盎、窦婴都要没有好下场。 受他们的牵连,他们的家族和门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国家和民族,更是要首创严重。 而现在,无论是袁盎还是窦婴,都已经不太可能再跟刘彻的前世那样,重蹈他们的悲剧命运了。 想着这些事情,刘彻站起身来,他的心里的内疚感,全部飞去爪洼国。 “马邑之战,我军固然大获全胜,但战死之忠臣义士,无辜遇难之百姓士民,数以千计,朕哀忠臣义士之遗孤或匮于衣食,伤无辜士民之后代或离于寒暑,甚悯憨之!”刘彻面露伤感的对着群臣说道。 今天是大朝议。 所有在长安的列侯贵族外戚大臣,千石以上的各级主管官员,全部都聚集在一起。 这也是汉室一年之中少有的能将所有部门和全部列侯贵族外戚,聚集在一起的机会。 刘彻的视线,扫过那一位位大名鼎鼎的列侯,一个个天下知名的博学之士,一尊尊富可敌国的外戚大臣。 心里面,却是有着恨铁不成钢的不满和愤怒。 他这个皇帝,在两年前就带头在上林苑,自掏腰包,抚养孤儿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伤残士卒、官吏,或者失去了儿子,无依无靠的军属。 但这些家伙干了什么? 也就四大金刚,意思意思,收养了几个孤儿。 其他列侯贵族,大都都是仿佛没看见刘彻的态度一样。 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抚恤孤寡的事情。 即使是有良心的,譬如周亚夫,也只会抚恤和照顾他的部下。 至于其他人,真没有这么博爱。 至于那些整天一口一个天下的鸿儒饱学之士。 更是连做个样子的动作也没有。 不分儒法黄老,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根本就看不见民间的疾苦。 所谓天下,所谓苍生,在他们眼里,或许只是个需要的时候,才会拿来嚷嚷几声,疾呼几声的形容词。 只有寥寥几人,能时不时的嘴炮呼吁一下,关注一下。 至于实际行动? 一个也没有! 还有那些外戚。 姓薄的,姓窦的…… 他们仿佛在这个问题上成了瞎子。 好吧,虽然说在封建时代,贵族大臣和士大夫们,向来如此。 他们是世界上最强的铁公鸡,一毛不拔! 想要让他们吐点东西出来,千难万难。 别说是现在了。 哪怕再过两千年。 你看看二代们官老爷们,是不是也依然是一个德行? 想从他们嘴里弄钱出来。 口水都说干了,恐怕也就捐个三五百,意思意思。 甚至可能还不及他们去ktv潇洒一次所付账单的零头。 但刘彻却无法容忍这样的情况。 贵族、大臣、外戚。 吃朕的。用朕的,还不跟上朕的节奏? 你们要干嘛? 难道是想反抗朕的统治?质疑朕的神圣性? 若在以前,刘彻还没办法制裁这些渣渣。 但现在嘛…… 马邑之战,一个全新的军功贵族集团已然崛起。 这些新兴的贵族们年轻。没有底蕴,而且理想抱负志向都比老旧贵族大臣们要高。 所以,刘彻现在有了足够的筹码了。 “不愿意跟朕走,朕只好让尔等去跟先帝了……”刘彻在心里冷笑着。 刘彻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三条腿的蛤蟆或许很难找,但两条腿的贵族和大臣,难道很难找吗? 什么国家培养一个两千石不容易,社稷栽培一个列侯很困难。 那都是骗人的。 事实是——刘彻记得很清楚在南北朝的某个时期,某个政权的某个皇帝曾经下令要想当官,必先自宫。 然后,自宫的士大夫,数都数不清楚…… 还有,朱元璋对官僚和贵族们够狠了吧。 杀的官僚和贵族,加起来估计都能铺满整个南京城。 然而。踊跃参加科举,给八八舔臭脚的人,依然可绕地球三圈。 所以,刘彻知道,对贵族,对官僚。 皇帝只要强势,那就可以随便。 当然,刘家自古就是靠演技来统治天下的。 哪怕是要杀人,也要粉饰一番。 对此,刘彻是很熟练的。 所以。他顿了顿,然后继续道“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也。夫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抚恤孤寡,三王五帝所繇昌也。朕夙兴夜寐。嘉与天下士大夫臻于斯路!士大夫公卿列侯,天下之表率,万民之楷模,当率民更始,为天下先!”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再听不懂的渣渣,就可以去死了。 但,为了避免有些家伙日后叫屈。 刘彻索性将话说的更仔细一些,他看向周亚夫,道“丞相为朕肱骨,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天下列侯士大夫先,为国抚恤阵亡将士,死难孤寡之表率!”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 所有人都明白了。 皇帝这是明摆着要敲诈大家的钱包了。 皇帝的态度很明确。 你们,要嘛出钱,要嘛就收养战争孤儿。 两者之中,必须选择一个选项。 表面上看上去,收养养子似乎很划算。 但任何一个贵族大臣,都不会这么做。 养子?那也是儿子啊! 也享有权利和地位,甚至是继承权。 基本上,不会有贵族愿意随意收养孤儿。 即使是民间,也很少有人愿意抚养那些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的孤儿。 这就是为什么,上林苑的孤儿越来越多的原因了。 被刘彻点名后,周亚夫当即就出列,拜道“陛下仁善,臣甚感佩,敢不为陛下效命?” “臣愿献钱五百万,为抚恤孤寡之费!”周亚夫也是被逼到没办法了,咬咬牙,道“此外,臣愿领养孤儿十人,为天下列侯表率!” 刘彻看了,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丞相高义,朕为天下谢之!” 然后,他就看向了晁错,还有晁错身后的那几位九卿,以及两千石跟列侯外戚们。 这些人被刘彻盯得有些发毛,不得不出列,滴着血,说道“臣等谨奉诏!” 没有办法,丞相带头,即使是再不情愿的人,也必须比照丞相的捐献数额和领养人数,根据自己的地位,出钱出力,还要领养孤儿。 刘彻看着,笑起来,说道“善!” 然后他就拍板了。 对他身旁的汲黯吩咐道“尚书令,还不快去与诸位爱卿核对和登记捐献数额和领养人数?” 群臣顿时就哔了狗了! 见过不要脸的,但这么不要脸的天子,翻遍史书,大抵也就只有今上这么一个奇葩了吧? 而他们话都放出口了,即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跟个待宰羔羊般,等待汲黯带人来核对和登记了。 刘彻坐在御座之上,看着这些大臣和贵族。 “其实,朕也是为了你们好啊……”刘彻在心里说道。 收养的养子,肯定不会有亲生儿子的待遇。 大抵会是成为这些家伙的儿子跟子侄的亲兵或者心腹。 讲道理的话,其实,养子的作用是很bug的。 像是五代十国,那就是一个养子们称雄的世界啊。 后唐,后周,都是养子在打天下。 什么十三太保,威震世界。 甚至,后唐还曾经吊打了整个天下。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等养子们长大了,只要出一个人才,他们现在的付出,就全部将得到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 汉人重恩义,讲的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可以想象,未来的汉家,将会出现许多是养子的大将甚至名将。 他们肯定会回馈和反哺收养自己的家族。 当然,刘彻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那就是通过逼着列侯大臣外戚,收养战争孤儿,从而人为的制造一批精英。 如今的时代。 就是食客和门人与恩主之间,也存在了相互的契约关系。 养子与养父之间的关系,一旦确认,就是终生不变的。 不仅仅养子需要对养父尽孝,对收养的家庭尽责,承担自己的义务。 同样,养父也有对养子的义务和权力。 其中就包括了让他跟自己的儿子们一样受教育的权力和接受家族培养的权力。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将养子当奴隶用。 不过这样的和弱智,刘彻相信,数量不会太多,而且,他们会在未来被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朝局淘汰掉。 这样一来,十年之后,刘彻就能收获至少一千个合格的精英青年。 他们是成长在列侯勋贵和大臣家族中的战争遗孤。 他们将得到列侯大臣家族的最基本的教育和培养。 他们将成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而且,刘彻相信,当列侯和大臣们收养了战争孤儿的事情传出去后。 汉军将士的士气将大大提升,他们将更加勇敢,更加无畏的与敌人战斗! 因为他们会知道,哪怕自己战死,他的子孙后代,也将被国家妥善照顾和抚养,甚至可能被贵人收养,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很重要! 匈奴人为何能用简单的武器和原始的战术,称霸整个东北亚? 除了野蛮和他们是纯骑兵外。 最重要的是,冒顿给他们定下了一条铁律作战得胜,斩首赐酒,所得战利品和人口,全部归个人所有,除此之外,在战争中,抢回战死者尸体者,可以得到他的全部财产,包括妻子、牲畜和奴隶。 这样,就让匈奴人在作战之时,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哪怕是战事不利,也不会轻易溃散。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ps 麻蛋,持续卡文~~~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akkvs.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书本网耽美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