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刘彻拉着义纵,君臣两人走出殿中。 历来,君臣关系密切的标志,就是皇帝拉着大臣,在自己的宫廷出入游玩。 所谓出则同车,入则同榻。 想当年,郎中令周仁,甚至能在刘彻的老爹临幸妃子之时,在旁边加油助威,乃至于帮着把候补美人抬到皇帝的寝宫。 历史上,某些双向插头就更夸张了。 譬如哀帝宠幸董贤,留下了断袖之癖这个典故。 这个断袖之癖怎么来的? 就是哀帝宠幸董贤,连早上起来,都生怕吵醒对方,于是剪断自己的袖子…… 刘彻即位后,倒是没有了这些毛病。 别说大臣,就是宦官,在他啪啪啪的时候,也得在门外待着。 刘彻素来就没有让人看春宫的癖好。 但这拉拢大臣,示之以恩的把戏,刘彻却玩的飞起。 不仅仅常常邀请元老们入宫谈心,游玩。 甚至,一有空,刘彻就会拉上周亚夫等人,去上林苑游猎。 这些办法,成本很低,甚至接近于无。 但自古以来,却是皇帝拉拢臣子,培植羽翼,巩固权力的不二法门。 刘彻领着义纵,穿越阁楼,来到石渠阁之前的那个小树林。 义纵一看到这个地方,就露出了微笑,心道“陛下果然还是跟过去一般,喜欢来此……” 今上在即位后,就极爱来此。 平均三天,会来这里一趟。 或散步,或坐在树林的石墩上,看着石渠阁的流水哗哗发呆,或带上臣子谈心。 义纵原以为,自己离开长安将近一年。 天子或许已经找到了新的散心地点。 现在,看来,当今这位,从未改变过他的喜好。 而且。看着这个小树林。 义纵发现,此地,与过去一般无二。 依旧是一个普普通通,除了一个木亭和几个石墩外。没有任何建筑的小树林。 这说明了,今上骨子里,是一个非常念旧之人。 这让义纵的心情立刻就变得踏实了起来。 其实,离开长安这么久,义纵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他失去了天子的信任。 这个情况,确实是可能发生的。 皇帝身边,永远不会缺乏宠臣。 而后起的宠臣,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想尽一切办法攻仵和抹黑自己的前任。 倘若前任没死的话,那,这种攻仵和抹黑,还要再增加十倍的力度。 历代以来,许多皇帝宠臣,一旦离开皇帝,要不三个月。就要被人揭发各种黑幕,然后死的惨不忍睹,就是因此。 义纵虽然自诩自己不是靠马屁发家,也非靠裙带关系。 马邑之战后,事实证明,他是有资格有能力,当得起骠骑将军这个职位的。 但,天子的信任,对他而言,依旧至关重要。 对所有武将来说。他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取信于皇帝。 历史上,多少名将,就是因为无法得到自己君王的信任。而功亏一篑,甚至兵败身死? 数都数不清楚啊! 刘彻看了看义纵的模样,在心里笑了笑。 他抬头打量这个小树林。 老实说,一开始,他来此只是想静静而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渐渐成为了习惯。 然后,又从习惯变成了伪装。 随着做皇帝的时间不断增加。刘彻现在,已经深深的明白,皇帝需要伪装来欺骗自己的大臣的这个道理。 正如同他当年所见的自己的老爹的做法那样。 一个出色的皇帝,应该让大臣们在平时,完全捉摸不透皇帝的想法。 但在同时,皇帝又必须旗帜鲜明的告诉臣子和天下,他的执政思路与底线何在。 这两者之间的度,想要把握好,就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 好在刘彻运气不错。 他老爹给他留下了周亚夫、郅都和晁错这样的忠臣。 上台之初,还争取到了申屠嘉为首的保守派的支持。 所以,有了很大的空间来运作和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慢慢的为自己编织起一个个或真或假,半真半假的伪装人格。 让大臣们在捉摸不透的同时,还能确定很多事情。 这很重要。 尤其是对于皇帝统治天下,尤为关键。 刘彻将视线收回来,对义纵问道“卿在云中将近一岁,可有云中郡郡守之人选向朕推荐?” 义纵打赢了马邑之战。 在成王败寇的中国,他肯定不会只会是一个云中郡郡守了。 所以,原先的计划,只能是作废。 但魏尚却很可能撑不下去了。 刘彻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尽速解决比较好。 不然,魏尚要是死在云中郡郡守的位置上。 那刘家和汉室的脸,就要丢光了! 偌大一个中国,连一个能接任魏尚职务的合适人选都找不到? 刘彻与汉室,还有什么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事实,有时候却真是这样让人尴尬。 云中郡郡守,这个位置,说高,其实也就是一个。 而老刘家像云中这样规模的郡,还有好几十个。 它又不是雒阳或者晋阳这样的高级别都市,可以破格用九卿镇压。 所以,实际上,云中郡守的职位将大部分有能力够资格的大臣将军排除在外——刘彻总不能派郅都过去坐镇吧? 而其他年轻一代的大臣。 将心里话,让他们去云中担任郡守,刘彻还真放心不下! 云中,直面匈奴在河套的主力,在以前承担着汉家对匈奴最主要的警戒和警备工作,云中又因为是与匈奴共享河套,所以,很多防线,其实根本不在长城保护之内,过了云中城向北。胡汉混杂,情况非常复杂。 一般人恐怕去了也驾驭不了这样复杂的情况。 正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刘彻才不得不把自己小舅子派过去当接班人。 目的就是要让义纵借他这个皇帝姐夫的虎皮来镇住局势。 现在,好不容易。义纵魏尚手底下练出来了。 但马邑一战的辉煌大胜,却使得义纵不再可能成为云中郡守……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 计划从来赶不上变化。 没有办法了,刘彻只好跟义纵打听打听,看看他能不能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 义纵闻言,沉思片刻。也感到棘手。 云中的情况,没有亲自去过的人,根本不知道当地到底复杂到了什么程度。 汉匈数十年的大战,造成了云中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有些名义上是汉朝土地,但实际上,对面的匈奴牧民,常常会过来放牧。 有些,则名义上是匈奴的地盘,但汉军也并不介意过去观光旅游。顺便画画地图,观察一下塞外风光。 一般而言,类似这些举动,只要不过分,太过深入。 无论是云中郡还是对面的匈奴休屠和昆邪部族,都会装作没看见。 道理很简单。 大家都不是傻子。 不会为了小事,去闹个不可开交,也更不可能因为,今天你家跑了一支骑兵来我家,我就要跟你开战。也不可能因为,你们家跑了几只羊到我家来吃草,我就要干你老母。 而且,这样的局势。也有利于云中跟匈奴的那几个部族眉来眼去,私底下干些不会被长安和单于庭喜欢的事情。 譬如,云中拿了汉室产的金属器皿,丝绸什么的,跟昆邪、休屠、东胡,换点战马牲畜皮毛。补贴补贴家用。 甚至于偷偷摸摸的卖点武器装备过去。 毕竟,云中太穷了。 在今上即位以前,常年都没有足够的军费拨款,而且云中本地的产出和赋税收入,也没有几个钱。 而云中的特殊位置,又使得它无法节流。 于是,就只能想尽办法开源了。 魏尚在义纵去了以后,就跟他坦白了很多事情。 义纵在仔细观察和视察了以后,也对此表示理解。 毕竟,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总户口不过两三万的郡,能维持得了那么庞大的一支军队。 上面拨款,又只有那么一点,不想点办法,找点钱的话,军队就要饿死了。 况且,云中的情况,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 云中郡还要维护和管理,汉家过去二三十年,在匈奴内部埋下和拉拢的数十个贵族和十几个亲近汉室的部族。 这些人里,有东胡王卢家,也有着昆邪、休屠甚至是四大氏族的旁支贵族。 这些人,有部分是真的心向汉室。 但绝大多数,却只是为了钱和利益。 给钱,他们就办事,不给钱不办事。 甚至有人给了钱,也不办事。 毫不夸张的说,在云中郡这样一个复杂的地方。 一般的是非观和善恶观以及主流舆论的评价,全部失效。 很多时候,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无法判断,云中郡的做法,究竟是对是错。 但事实是——二三十年来,在魏尚的努力和顽强固守之下,云中稳如磐石。 从未有任何匈奴军队攻陷过它。 它成为汉室屹立在长城的一颗钉子,牢牢的钉在匈奴南下的咽喉,迫使匈奴人,即使破关南侵,也得在屁股后面留下军队,防止被云中驻军爆菊。 在义纵眼里,事实上,目前汉家绝大多数的郡守,都没有能力掌控好云中。 哪怕是他自己,也需要借助天子的虎皮和魏尚的帮忙,才能稳住当地局势。 想要做好云中郡守。 不止要考验能力,还要考验应变能力,甚至还要求此人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个人魅力,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同时,此人还必须足够冷静和谦虚。 不然的话,今天坚如磐石的云中,数年之后,就将成为汉室长城防线的筛子。 这是由云中郡的地理劣势和战略地位决定的——云中城在河套下游。匈奴骑兵居高临下,时刻威胁着这里。而且汉匈力量,在此地犬牙交错数十年。 许多地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郡守选择错误的话,造成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义纵在心里想了许多个人选,但最终一一否定。 不是能力和资历不够,就是不够圆滑。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不足以团结云中上下。 “若真是如此简单,魏公也不会因此苦恼数年了……”义纵在心里感慨着。 早在六年前,魏尚就上书先帝,请求委派继任人选了。 但六年过去了,此事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 义纵很清楚,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因为魏尚的作用,无人能取代。 他在云中扎根太久了。 久到。从云中被汉军收复开始,他就是郡守。 云中军民习惯了听从魏尚的指挥和安排。 他们也习惯了在魏尚的工作模式下进行各种事务。 云中郡上上下下,每一个关塞,每一个烽燧台,早就已经烙下了独属于魏尚的印记。 人人都称颂萧规曹随。 但这个世界上,萧何或许有很多。 但能有几个像曹参那样甘愿活在前任阴影之下的人? 即使义纵自己,若没有先在魏尚手下工作和学习这一年的时间,充分认识和了解当地的复杂情况。 恐怕他一到任,也会按捺想要玩点新花样,推行新常态。以显示自己与前任的不同,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而这个做法,在云中却可能造成致命后果。 甚至足以让整个云中赖以为强大的体系崩盘。 这才是云中郡郡守继任人选难产的原因所在能力足够的,可能会改变云中的格局。导致很多坏事情发生,但能力不够的,又镇不住场子。 在义纵眼里,其实就是汉家九卿里,也没有一个能胜任这个职位的人。 想了许久,义纵最终无奈的摇摇头。道“陛下,末将愚钝,暂时想不出来有能接任魏公之人……” 刘彻闻言,也长叹了口气。 国家事务,有时候就是这样。 但好在,刘彻早已知如此。 他负手道“这个世界上,除朕之外,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在实际上,刘彻很清楚,即使是他,也并非不可取代。 没有了魏尚,太阳明天难道就不能升起吗? 当然,魏尚的作用,确实很大。 就像刘彻一样,刘彻是穿越者,所以他知道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 而魏尚是老将,是云中郡防线和各种事务的缔造者,他在,就能维系整个体系,让上下有条不紊,不会出错。 但,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是因为人类懂得变通。 既然这样不行。 那可以换个思路,换个办法,同样能解决问题! “卿准备一下……”刘彻说道“朕将在下个月,任命卿为安北都护府都督……” “下辖云中郡、陇右郡、北地郡、太原、上谷等七郡,总统一切郡务!”刘彻淡淡的道“负责整个北国长城,同时与匈奴之战和之事!” 其实,所谓的安东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在刘彻的理解中就是后世的大军区或者说战区。 义纵就是汉室北方战区的司令官。 总统整个北方长城防线的驻军和郡兵,同时负责民兵预备役及其他准军事组织的工作。 但,他这个安北都督,相比较安东都督薄世,他将没有任何民政权力和财政权力以及人事权力。 他只有指挥权和管理权。 日后,等安东都护府开始走上正道,安东都护府拥有的民政、财政和人事权力,也会逐步的回收。 这是为了防止出现藩镇而必须做的努力。 这样一来,这些都护府,在未来,就将成为一个个为汉室开疆拓土的战争机器。 “陛下信重之恩,臣感激涕零!”义纵连忙跪下来表忠心。 都护府模式,在安东都护府后,开始进入了汉室大臣的视线。 大家立刻就发现了,这是一全新的权力热点。 都护府都督大权在握,而且跨越郡县的限制,管理庞大的地域。 所有人都知道,未来,属于都护府的时代,恐怕将要来临。 区别只在于,当今天子,想将都护府模式,推广到什么地步。 如今,全新的安北都护府的出世。 让义纵在欣喜若狂的同时,也看到了,未来的安西都护府,安南都护府,甚至河套都护府、河西都护府、西域都护府和身毒都护府在水面之下的影子。 当今天子,从来都是谋而后动,步步为营。 有了开始,就不会有停止。 “爱卿先别急着高兴……”刘彻笑着道“北方情况,不比安东都护府,此地,从来皆中国之土,所以,朕不会给安北都护府任何的民政、财政以及人事权力,卿,要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军队以及对匈奴的窥探!” 刘彻看着他说道“明白了吗?” 义纵看着自己姐夫和君王的眼神,他曾在刘彻身边三年,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你不可以插手朕不让去管的任何事物,除了对匈奴的战争和军队日常训练外,你可以不可以插手其他事物。 这样一来,虽然安北都护府的权力,马上缩水一大半。 但义纵同时安心了下来。 倘若,这个安北都护府,拥有民政、财政和人事权力。 那他反而会提心吊胆。 韩信怎么死的? 彭越跟英布又是怎么‘谋反’的? 大家都读过历史,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真要是那样,那么他义纵迟早会被逼着走上韩信、彭越、卢绾的后路。 况且,这样子也没办法在朝仪上通过——汉家用了五十六年,通过一场场不断的战争,削平异姓诸侯和同姓诸侯国,可不是为了新造一批地方割据实力派。 所以,义纵马上就拜道“臣明白,这是陛下对臣的回护……” 刘彻点点头,笑着激励他道“骠骑也不要灰心,等打败了匈奴,夺回河套,占据河西与西域,朕就会按照卿的功劳,在西域为爱卿选一个好地方,作为爱卿的封国!” 刘彻看着义纵,意味深长的许下诺言“真正的封国!” 刘彻摘下一片树叶,放到义纵手上,道“此朕之承诺也!” 义纵当然知道一叶封桐的典故。 而且,天子早就跟大臣们放风了。 这未来,效仿宗周,在新征服的远离中国的地方,大封功臣,这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义纵确信无比。 自己是当今天子第一个确定和明确承诺,给与独立封国的大臣。 顿时,义纵心里就生出了无边的荣誉之感。 这样的信任和恩德,在这个时代,足以驱使一切有节操和良心的士大夫贵族,给皇帝拼死卖命了。 义纵当然也不例外。 他跪下来,拜道“臣唯努力效死,百死以报陛下之恩而已!” 刘彻将他拉起来,说道“骠骑努力杀敌,为朕开疆拓土,就是对朕最大的回报了!” “臣必不负陛下之所望!”义纵发誓道“必为陛下,执单于之首,问罪于御前!”(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aveyh.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废文网麒麟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