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白道是秦直道的一部分。 但同时,它比秦直道更古老。 至少在数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它就已经存在。 它是远古的先民们,用双脚走出来的一条道路。 但,在秦人手里,这条古道被拓宽,被加固,被延长。 最终,出现了这样一条贯穿南北,长达数百里,直至高阙的道路。 因为当年秦人对河间地放弃的太过迅速,以至于匈奴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整个河间地。 所以,白道在如今还是默默无闻,只在商旅和牧民之间流传。 但在历史之上,这条古道在两汉后,却流尽了鲜血。 北魏时期,这条道路是北魏政权控制河套地区的重要通道。 至北齐,宣文帝高洋率军大破柔然时,就是将后勤辎重留在白道。 隋朝时,卫王杨爽,在此大破突厥。 初唐之时,突厥人也是在此杀死了刘武周。 抗战时期,吉鸿昌将军更是亲笔手书‘化险为夷’四字,称赞白道的作用。 当然,现在的汉军诸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些事情。 但,出塞后立即抢占白道,却是任何一个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人,必然会去做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 当汉军从云山一侧的黑水河进入到塞外草原时,白道就是出现在汉军面前的第一条道路,也是唯一一条人造道路。 而且,这条道路还很宽阔,更是非常坚固! 秦人修路,向来是以质量和效率著称。 秦直道,秦驰道,甚至被后人用了一千年。 无数王朝躺在秦王朝的功劳簿上,安逸舒服的打了个饱嗝。 直到,秦人的道路再也不堪使用…… 直到,出现了第二个二愣子——隋炀帝杨广。 所以,白道必然可以承载汉军的重载补给马车和各种重装备。 更是在这个冬天,为数不多,可以避免大军陷在泥泞和寒风中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白道直通高阙。 占据了这条道路后,汉军就可以沿着道路,直插高阙。 义纵骑着战马,矗立在一个小山坡上,望着汉军主力,沿着白道不断前行的场景。 远方一个已然废弃了许久,只留下两个残垣断壁的关塞废墟,已经清晰可见。 “那是秦的新雍塞……”义纵拿着地图,对照了一番后,感慨道“沧海桑田啊……” 当年,蒙恬率领秦军最精锐的军队,北上驱逐胡虏,强大的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匈奴、楼烦、林胡、东胡,统统撵走! 然后,秦军占据阴山,并且前出阴山,以阴山为基点,重新勾画了新的防御体系。 自榆林塞以南,二十七军塞及三十四县,相继设立。 当年的秦帝国,依然是那个气吞万里如虎,睥睨当世,横压世界的无敌帝国。 所以,秦人的野心也大的惊人。 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设立了两个郡级行政单位。 高阙以南,是九原郡。 高阙以北,是所谓的‘新秦中’。 秦人很显然,希望将此地建设成第二个关中。 不仅仅大肆移民,更在此地,将许多关塞之名,冠以关中地名。 如,那个已经废弃的‘新雍塞’,还有同样被掩埋在废墟里的‘新咸阳’‘新安阳’…… 秦始皇和蒙恬,显然希望通过以此来将此地彻底控制和掌握。 但是…… 随着一代雄主秦始皇帝驾崩,天下局势转瞬倾覆。 帝国失去了它的控制者和领导者。 即位的二世,称其为蠢材都是对蠢材的侮辱! 义纵甚至觉得,哪怕是放只猪坐在二世的位置,也不会比他干的更差劲。 短短几年之内,秦帝国的霸业就被那个蠢货葬送。 不仅如此,他甚至连帝国的底裤都给败掉了。 自孝公以来,秦人七世先王,两百余年的基础,一朝丧尽。 看着脚下的这条坚固的宽阔道路——即使已经过去了七八十年,尽管已经长满了野草,但这条道路,依然存在,并且依旧坚固如斯。 义纵就越发的相信,当年贾谊贾长沙的评论没有错——向使二世仅得中人之姿,秦帝国也不会崩灭。 当然,义纵明智的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 他拿着地图,比照着情报,道“我军已至新雍塞,距离梓岭不过百十里!” 他雄心万丈的对左右下令道“传我军令全军加快速度,务必在今日下午日暮之前,进抵‘新咸阳塞’占据梓岭一侧的高地!” “诺!”左右都是轰然应诺。 立刻就有传令兵,将这个命令传达到全军。 “派去通知上郡卫将军的使者也不知道到了没有?”义纵喃喃自语两声。 这次,他统帅大军,先行出塞。 虽然说,是可以解释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关键还要看人家郅都认不认。 这个事情,要是郅都认,那就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要是郅都不认,那就乐子大了。 这官司估计怎么打也打不清楚。 甚至可能成为一桩公案、悬案! 想想看,要是卫将军郅都觉得是车骑(义纵)要贪功,手下的部将再一鼓噪,嘿嘿…… 更麻烦的是,义纵很清楚,因他这个举动,肯定会使得郅都所部陷入麻烦甚至灾难之中。 要是郅都吃了亏,然后把心一横,是完全可以将责任和问题推给他义纵的。 义纵虽然确信郅都人品很好,应该不会计较。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 政坛上的事情,谁说得准? 何况,此事还干系着一万五千多人的生死以及数以十计的将官前途。 所以,义纵此时,其实是忐忑不安的。 思虑着这个事情,义纵也不得不叹息了两声。 这个时候,一个传令兵,策马飞奔而来,一到义纵面前,他立刻翻身下马,行了军礼,呈着一个军报,道“虎贲卫程都尉急报!” 义纵立刻上前接过来,看了看,顿时大喜,道“请回复程都尉本将望都尉,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却是程不识那边传来了捷报。 程不识所部,与义纵所部一般,都是昨日早晨出塞。 但不同的是,程不识所部是从兴乐塞,渡过大黑河,直插梓岭侧翼。 根据军报,程不识所部,已经在梓岭西北方向约五十里左右的大河之侧,全歼了一支百人规模的匈奴游骑,并且依然在继续向着梓岭方向急行军。 按照战前规划,假如不出意外,最迟明天下午,程不识所部就至少应该封锁梓岭,并且控制住梓岭的进出要道。 为中军主力打开一条通道。 一条通向高阙的道路。 但这并非易事! 尤其是在这塞外的冰天雪地中,程不识所部又没有白道可行,只能跋涉在草原上,行进在泥泞之中。 这对其全军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 此刻,程不识所部,确实是很行进的很艰难。 塞外的寒风,带着风沙,打在人的脸上,疼的厉害。 天空中又下起了小雨,路面也变得泥泞起来。 许多士兵的行军速度都因此受限。 好在,这次出塞,汉家做足了准备。 一口口简易的行军锅在隧营和民夫的努力下,迅速搭建起来。 一碗碗热腾腾的姜汤,加着盐巴和奶酪,送到士兵们面前。 使得士兵们能够驱散寒冷,恢复体力。 但是,今天晚上在那里宿营却成了一个问题。 好在,楼烦军的骑兵们,是这个草原上的熟人,他们很清楚在草原上,应该寻找什么样的地方过夜。 昨天晚上,就是在他们的指导下,程不识所部,才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山谷宿营御寒。 但…… 下一个可以宿营之地,距离程不识所部还有七十里! 若是单人,或者团队较小,七十里,转瞬即至! 若程不识率领的军队是老于行伍的士卒,也可以在日落之前赶到。 但,偏偏,程不识所部,不仅仅规模庞大,总数几近两万人! 更麻烦的是,七成以上的士卒,都是新兵! 尤其是陌刀兵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南方的淮泗地区。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下雪的场景。 更别提顶着寒风,行进在茫茫草原上,跋涉在泥泞之中了。 更别提这里是敌国境内,匈奴骑兵随时可能出现。 而汉军却不可能跟过去一般,在内线作战,可以得到百姓士民的协助。 大军的行进速度因此一度被拖慢到一个时辰十里! 这简直就跟蜗牛在爬一般! 程不识知道,他必须想个办法,让军队的速度快起来了。 不然,假如入夜之前,不能找到宿营地。 在一片漆黑的塞北夜晚行军,极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会有数不清的士兵掉队、迷途,然后倒毙在塞北的寒夜之中。 草原上的夜晚气温之低,程不识可是已经领教过了! 但该怎么办? 程不识急的直挠头。 现在的情况是,新兵们完全没有在这样的泥泞道路上行军的经验。 甚至楼烦军的骑兵们,也不是很能适应汉军的行进速度。 为了维持大军的首尾坚固和完整的组织,军队就只能牺牲速度。 不然的话,骑兵一下子跑的没影,留下步卒推着车马和辎重,一旦出现敌人,立刻就会雪崩!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汉军先锋骑兵在左翼发现并且歼灭了一支匈奴斥候。 这意味着,匈奴人极有可能已经知道了汉军出塞。 很快,最迟在明天,程不识就要面临匈奴人的袭击了。 甚至可能,在今天晚上,汉军就要面临匈奴骑兵的查探以及夜袭。 程不识的呼吸因此急促起来。 首次单独领军,让他深感责任重大,心里面也一直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但越紧张,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他的思绪就越乱。 没有办法,程不识只好骑着马,不断的催促士兵们加快速度。 然而,这速度却始终提不上来。 新兵蛋子们跟程不识一样,处于亢奋和紧张之中。 方才前军的先锋斩首一百,让他们对功名充满了渴望。 但这泥泞的草地和湿滑的道路,却又让他们没由来的烦躁。 许多来自淮泗地区的陌刀兵甚至开始抱怨起来了。 “这该死的道路!”无数人痛声咒骂着。 但也有乐观派。 譬如来自齐鲁的士兵们就发挥了齐鲁地区的特点,有人幻想着议论说道“若是能找到一个城塞就好了,当年秦朝不是在这河间之地建立了许多城塞吗?倘若有一个完好的城寨,我们今天晚上就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了……” “是啊,是啊……”其他人也附和起来。 这让程不识听了有些恼火。 齐鲁的兵,纪律性强,组织好,听从命令,但有个缺点,太过浪漫了! 这也是齐人的特点。 齐鲁自古就是富庶的鱼盐之地,当地的百姓,自耕农以上就不愁吃穿了。 这也使得此地的人民,想法多,有些浪漫。 譬如当今法家,就有齐法家和秦法家之分。 儒家也分齐鲁之儒和北方之儒的区别。 甚至,黄老派,也在齐地变种了。 总之,齐人总能用他们的想法,将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 但,这些齐鲁新兵的议论,却让程不识忽然之间茅塞顿开。 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传令全军在我军前方五十里,有秦人之军塞,可以御风寒!”程不识立刻就叫来传令兵下令。 旋即这个命令传遍全军。 最开始,程不识还有些忐忑。 但,很快他就发现,效果好的惊人! 在听说仅仅在前方五十里,就有一个秦人的军塞,保存完好,可以躲避风寒后。 齐鲁的士兵们首先发奋起来。 在他们的带领下,整个大军的行进速度一下子就提高了一倍多! 就连楼烦军也因此军心大振,士气高昂。 这让程不识很奇怪一个可以御寒的军塞,有这么大魅力? 但他哪里知道,对士兵们来说,若能晚上睡在一个干燥舒服的床榻之上,顺便将脚泡在滚烫的热水中,简直就是天籁! 靠着这个善意的谎言,程不识所部,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了梓岭西北一侧的山谷。(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eehkk.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啃书网鲤鱼乡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