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元德五年的春天,一场地震忽如其来。 这次地震的震级比较小,大约只有五级,甚至可能还不到五级,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损失很少。 长安城只是感觉到了大地明显晃动了一下,大约有几个茶杯在这个时候掉在地上摔碎。 震中位置是在长安以西,靠近鸿固原的一个小山村。 地震造成该村房屋倒塌,并且有一人死亡。 但,这场地震,让刘彻浑身冒出了一阵冷汗。 “还好朕去年就解除了这个定时炸弹……”刘彻叹了口气“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若那些商贾的作坊,还在鸿固原那边。 刘彻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些商人,必然是一个也跑不掉,统统要掉脑袋。 更可怕的是,这事情肯定会被儒家解读成‘机变械饰’,有不法之徒,妄图用‘机心’来扰乱天下,于是上苍震怒,大地地动。 刘彻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高枕无忧,可以笑嘻嘻的端上一个小板凳,坐看公羊派吊打鲁儒? 怕是早就不得不救火了! 但,这场小型地震,在关中人眼里和其他人眼里,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自平王东迁,关中就进入了地质活跃期。 国书,甚至记载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记录的八级大地震——岐山大地震。 史载三川竭,岐山崩! 岐山大地震或许离关中人的记忆太过遥远。 但另一场规模丝毫不逊色于岐山大地震的地震,却依然让人记忆深刻。 吕后二年正月,关中与汉中交界的地区发生了规模超过八级的武都大地震。 这次地震,彻底改变了整个汉中和蜀郡的许多地貌。 古汉水因此不复存在——它被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变成了一个个堰塞湖,这些堰塞湖,至今依然在阳平关外,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所谓‘天地大泽’。 这次地震,甚至还影响了后世。 后世的嘉陵江的上游,其实是古汉水的上游。 地震迫使古汉水截留,同时,迫使嘉陵江无法流入四川。 于是嘉陵江袭夺了古汉水的上游水域。 禹贡所载的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人于江的景象从此不复存在。 而对今天的汉室,那次大地震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关中人面对地震,颇为淡定——当年,武都大地震,持续了八个月,从吕后二年正月一直到该年八月,余震依然持续不断,关中的震感非常强烈。 而且,在今天,那次大地震,也成为天下人指责吕后的罪名——若非你牝鸡司晨,怎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地震?肯定是你的错! 所以,尽管这次地动距离长安甚至可以说近在咫尺。 但,大家依然歌照唱,舞照跳。 并没有任何其他反应。 关中人的注意力,更多的被另外一个事情给吸引走了。 元德五年春三月十四,刘彻正式下达了迁函谷关于新安的诏书。 关中的地理,因此东移三百里。 对这个事情,关中士绅和百姓都是议论纷纷。 有支持的,也有吐槽的。 但,反对声寥寥无几。 至于新安和新安县以南的广大地区的老百姓,只能用热泪盈眶和喜极而泣这两个词语来形容他们的感觉了。 这个很好理解。 就好比后世南京吃了马鞍山,你看看马鞍山市民会怎样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旁的不说,终于成了关中人,这个原因就足以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载歌载舞了。 更别提,进入关中,就意味着享受到与关中一样的福利。 包括上林苑的避难所和粮食保护以及优惠的盐铁价格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虽然,新安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一时半会,还不能算关中人,要等函谷关迁过来,建成以后,他们才能从法律上被视作关中人。 而刘彻的注意力,则从广关之上,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移风易俗! 移谁的风?易谁的俗? 包括江都国在内的,东海郡、会稽郡、豫章郡的这片东南之地的风与俗。 早在刘彻即位时,就有会稽郡的监郡御史报告会稽民俗崇鬼神,常以牛羊祭,百姓民困乏于此。 刘阏去了江都后,也不止报告江都百姓喜巫神之属,祭祀耗费颇重,常至生活困乏。 至于刚刚归化的东海郡就更夸张了——其民无不以祀巫神为要,常倾家荡产,以祀巫神。 这是当地几百上千年的传统了。 百姓生病或者喜丧,都爱祭祀巫神。 而且喜欢拿着牛来祭祀。 这是因为牛耕在当地并不普遍的缘故。 东南地区,到现在为止,除了少数地方外,大部分农村,依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时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牛耕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加之,当地是以水田为主的耕作环境,血吸虫肆虐,百姓常常容易患上血吸虫病。 出现种种在人们眼里怪异而荒缪的病症。 愚昧无知的百姓,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求医无用,只能求助于虚无缥缈的巫神。 在即位之初,刘彻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自然也不敢去碰这个问题。 但现在…… 刘彻已经有了处置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与决心和条件。 “昔者,西门豹治邺,以诛河伯,由是大治之!”刘彻端坐在宣室殿的正殿上,注视着跪在殿中的百余位官吏。 这些都是御史大夫、内史和太常衙门从关中六十八县以及三河地区遴选的优秀基层干部。 他们过去半年,一直在甘棠学习。 现在,经过了甘棠培训后的他们,将成为刘彻东南战略的基石。 “朕将东南江山,交托卿等,望卿等不负朕与天下之望,移风易俗,导之以礼,风之以乐,齐之以政!”刘彻充满期许的道“到功成之日,朕将在此为诸卿设庆功宴,与诸卿工庆之!” 他们,将会在随后前往包括江都在内的东南四郡,出任县令、督邮、主薄等基层职位。 他们将直面当地根深蒂固的巫祝传统和强大的地方利益集团,就像西门豹所面对的那个集团。 这不仅仅要考验他们的手腕、能耐和智慧,还要考验他们的耐心。 当然,刘彻和整个朝堂以及汉家百万大军,将成为他们的坚实后盾。 “臣等谨奉诏,夙兴夜寐,不敢忘陛下之训!”群臣三拜道。 “朕已下诏,禁民食一切螺类,卿等下去后,要广泛的深入地方,进入亭里,不厌其烦的对父老宣讲,螺之危害与毒害!”刘彻继续说道。 血吸虫病,在现在的人的眼里,简直就是巫术的诅咒,是魔鬼的疾病。 但,对穿越者来说,这却不是什么秘密。 这是一种寄生虫病。 对人体危害极大,在后世,这种寄生虫早被消灭。 但在现在,它和它们的宿主却活跃在中国东南的水网和池塘之中。 刘彻现在做不到像那样灭绝它们的程度。 但是,却不是没有办法对付它们! 从前年起,淳于意的一个弟子,就带着十几个人,长期扎根在江都国,实验种种灭螺的药物。 终于,现在,找到了一种相对廉价而且易得的灭螺药物——茶饼。 这是一种山茶的果实榨油后的副产品,略有微毒,在很多地方,都被视为杀虫和驱虫的偏方。 经过实验,茶饼可以有效灭杀水中的钉螺幼体。 另外,就是夹竹桃也具有良好的灭螺效果。 这是那位淳于意的弟子偶然发现的——他发现,但凡有夹竹桃的地方,就见不到钉螺,反之,哪怕相隔不到十步,也有钉螺的存在痕迹。 而众所周知,夹竹桃有毒。 尤其是其种子和叶子、根茎,有剧毒,能让人畜中毒。 然而,正所谓一物降一物。 含有剧毒的夹竹桃,正好成为了钉螺的克星! 所以,刘彻对付血吸虫的办法很简单。 一方面,在水田里用茶饼杀灭钉螺,一方面,广泛的在村庄的河流和池塘两侧种植夹竹桃。 同时,鼓励百姓,将夹竹桃的叶子、根茎和果实,浸水后丢入池塘、渠道和河流中。 虽然这样做,似乎可能要滥杀无辜。 但至少可以克制和限制血吸虫的蔓延。 要知道,现在的血吸虫在中国,还没有那么泛滥。 现在采取措施,消灭和控制钉螺,足以限制住民间的血吸虫病。 虽然无法消灭,但,血吸虫病是可以控制的! 但,这个政策能否推动,能否落实,关键就在于眼前的这些官吏身上。 只要他们忠于职守,按照他们从甘棠学到的方法,积极工作,推动和落实,将钉螺控制住,血吸虫病就能被限制。 当然,刘彻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还有备用计划。 那就是军事管制! 一旦,某县的钉螺控制不利或者阻力太大。 直接上军队! 这在后世王朝,或许是妄想。 但在汉室,这却是跟吃饭喝水一样正常的事情。 皇帝觉得某个地方要失控了,那就会命令列侯或者将军,率领军队,直接接管当地的一切民政事务,直到地方秩序恢复正常或者皇帝觉得可以了。 至于当地的巫婆和巫祝以及传统的封建迷信。 他们难道还比刘彻这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能统御和主宰天地万物,宇宙未来的天子抗衡? 都不用刘彻出手! 只要这些官吏聪明一点,学着西门豹故技就可以了。 你说你能通神? 那麻烦您去与鬼神打声招呼好伐? 反正,东南的巫神,都与水有关。 见一个就丢一个,总能丢服他们! 假如有着国家大义,行政权力,背后还有军队和枪杆子撑腰。 这些官员连几个装神弄鬼的巫婆都收拾不了。 那,他们也就不值得投入资源和力量去培养了。 “去到地方后,诸卿不要怕难,也不要怕苦,更不要畏惧地方物议和百姓的议论!”刘彻给这些官吏打气撑腰“只要按照诸卿在甘棠所学的方阵策略,按照朕的命令去行事,那么,朕保证,卿等将与西门豹一般,受到万世崇敬,香火祭祀!” “西门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刘彻看着他们道“其与卿等勉之!” 这也是事实。 邺县到现在,都还有西门太守祀,岁岁祭祀,香火延绵不绝。 那位当年的西门太守,如今,在邺县已经成为他们的保护神,是城隍,更是土地。 而且,这种祭祀,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被列入国家正祀范畴的。 换句话说西门豹封神,不仅仅是民间认可了,官方和皇室也同样给与了背书。 正如蜀郡李冰之子,成为灌口二郎一般。 中国的神明,泰半都是先人后神。(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eghhq.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战神小说网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