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刘彻冷眼看着眼前的这些臣子,这些士大夫贵族们。 他的心里,一座火山正在喷薄。 “卿等难道就无人能佐朕了吗?”刘彻冷冷的问道。 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柄利剑,插到了这些大臣心坎上。 但,群臣依旧无人敢站出来。 只是一个个都跟小学生一般,顿首而拜“臣等无能……” “你们不是无能……”刘彻提着天子剑,站起身来,看着他们“只是不敢而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汉家朝野上下,就刮起了一股歪风邪气。 尤其是两千石朝臣之中,这股歪风邪气,刮的非常猛烈。 相互推卸责任,踢皮球。 这只是寻常而已。 更可怕的是,这些九卿两千石,为了政绩和名声而相互推卸责任,踢皮球。 或许有人会奇怪相互推诿责任和踢皮球什么时候也能成为政绩? 但事实就是如此。 当汉家政局渐渐稳定后,朝堂上就出现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歪风。 当然,这个锅呢,要刘彻的祖父,那位‘圣人’天子来背。 当初,北平文侯张苍佐太宗为相十四年。 因为在新恒平一案和改朔问题上,张苍坚持己见,跟皇帝刚正面。 虽然最终事实证明了,张苍是正确的。 但悲剧,恰恰因此而来。 正因为张苍是正确的,所以,他被罢相,逐出长安。 从那以后,百官中流行起了所谓‘长者范’。 什么叫长者范呢? 张释之就解释过夫绛候、东阳侯称为长者,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学此蔷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张释之的说法,或许不为过。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后面的人把这个风气带坏了。 以石奋、张欧和直不疑这样不靠能力靠资历和名声做官的人的成功,更是将这股歪风邪气,推到了高峰。 石奋为官五十年,啥事也没干过,最终却以两千石上大夫勋退休。 张欧当了三年廷尉,前前后后,总归批准了十几个死刑犯的死刑。 就这,他还是流着眼泪,痛不欲生的批准的。 仿佛杀的是他的子侄一样…… 直不疑就更妙了,除了相貌和人品外,刘彻几乎没有听说过他还有其他什么特长的。 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官僚一看这些成功例子,哪里还不懂学习? 既然累死累活,都不一定比的上袖着双手,跟个雕塑一样立在朝堂上的人。 为何要去累死累活呢? 我辈士大夫,坐在家里清谈雅问,岂不快哉? 而这次齐鲁的阵仗,可是吓坏了这些官僚。 这么大的事情,不管是怎么说,怎么做,最后都会有错。 既然如此,皇帝想骂就骂,想喷就喷呗。 又不会掉块肉! 刘彻对这些家伙的想法,简直是洞若观火。 若在过去,刘彻还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看看这些家伙吧! 靠山不是姓窦,就是姓薄,都是些近亲繁殖下的产物!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彻在心里想着“是时候换点新鲜血液入场了!” 正好,这些蠢货给了刘彻最好的借口。 居然承认了自己的无能! 或许,他们以为现在的朝局,还是一个月前的朝局! “尔等既然承认自己无能……”刘彻提着天子剑,冷笑着说道“那么就乞骸骨罢!” “朕的天下,朕的国家,不养无能之辈,不用五蠹之臣!” “尚书令何在?”刘彻拔剑出鞘,剑指前方。 “臣在!”汲黯立刻步至台阶下,跪下来,恭身受命。 “录诏吧!”刘彻说道“宗正丞负,上大夫容、内史丞章、少府丞徐等,不能佐朕治国家,其皆罢之!” 将剑收回鞘,刘彻转身,提着绶带,回到御座之下。 而他的身后,十几位千石至两千石不等的朝臣,过去显赫的大人物,甚至是薄窦外戚的关系户,纷纷愣住了。 然而,如今的天子,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即刻就有沉默的武士上前,持着斧钺,对他们说道“诸位贵人,请吧!” 这些大臣,这些显赫的贵人,曾经在朝野拥有庞大力量和无边威势的所谓清流团队。 此刻,一个个都双眼无神,只能是跪下来,深深一拜,然后解下自己腰间的绶带,奉上印玺,脱下冠帽,顿首再拜,道“臣等谨奉诏!” 不奉诏,还能如何? 刘氏天子,利用这样的忽然袭击和冷箭攻击,拔除那些他所不喜欢和欣赏的政治势力和政治团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太宗放丞相绛候周勃,逐北平候张苍时,都是这样,在朝会上抓住他们的一个失误或者就是捏造了一个借口。 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的就让这两位一个有扶立之功,一个辅佐十四年,政绩斐然的巨头黯然退场,甚至晚景凄凉。 看着这些旧时代的旧官僚们退场,刘彻坐在御座之上,问着其他人“现在,还有谁是无能之臣?” 先前,这个殿堂上,除了丞相和御史大夫,以及负责去处理平陆候和红候丧事的太常、大鸿胪,还有在齐鲁和荥阳督办齐鲁案件的执金吾和廷尉诸官外。 汉家九卿各司曹千石以上大臣济济一堂。 四十多位衣冠楚楚,身佩印绶的大人物们,临襟正坐。 但此刻,却是风吹雨打去,一下就少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同僚。 这些人,几乎全部都是过去汉家朝堂上所谓的‘清流’和‘长者派’。 简单的来说,就是平时袖手做雕塑,有事一拜谢君恩。 自太宗以来,这个派系逐渐强大和兴盛,甚至曾经出现了张欧担任丞相的伟业。 彼时,他们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但现在,他们却如同土鸡瓦狗一般,被当今一句话,全数逐出朝堂,放之于四野。 很多人甚至都还没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个情况。 一个曾经庞大的派系,烟消云散。 “臣等伏唯陛下之命!”在短暂的失声后,其他大臣立刻就争先恐后的叩首而拜,唯恐迟疑片刻,自己也要被逐出朝堂。 “以大农丞番训为上大夫,以上林苑监司马安为少府丞,以丞相徽事文禁为宗正丞……”既然辞掉了一批官员,当然就要提拔一批官员。 刘彻自然毫不犹豫的就将他即位以来,自己有印象的一批能干的中层官员,直接提拔到朝臣的位置上。 这样,就等于告诉了其他人朕,不缺人当官! 于是,臣子们就更加战栗了。 但除了战栗外,却没有多少人意外。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天子能拖到现在,才开始大规模的插手和安置自己的亲信大臣,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当年先帝一即位,可是就将整个朝堂上的九卿都换了一遍! 刘彻扫了一眼已然是惊弓之鸟一般的大臣们,拍拍手掌道“那就接着议齐鲁民众鸣冤之事吧……” “诸卿以为,朕当如何啊?”刘彻笑眯眯的问道。 现在,大臣再也不能装哑巴,更不敢把手往袖子里一缩,当个雕塑和应声虫了。 要知道,宣室殿门外,排着队想进这个大殿之中,哪怕是在角落里有个位置的人,能从长安城一直排队排到雒阳。 更可怕的是,地方上的郡守,也都在虎视眈眈。 他们更是巴不得天子雷霆震怒,将朝臣们全部赶回家种田。 这样,他们才好上位! “陛下,臣以为,陛下何不命一德高望重之长者,前往安抚,明示陛下以恩,约结齐鲁民心……”有人建议道。 这个主意虽然会得罪郅都和廷尉的那帮法家官僚。 但,无疑却是最主流和大家最直观的看法。 自古,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尤其是对官僚们来说,谁闹的厉害就安抚谁,只要能稳住局面,不让自己头疼就可以了。 更何况,这还是政治正确。 自古以来,三王五帝以及三代的贤王名臣们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因此,一下子就有许多人纷纷附议。 然而,刘彻却将眼睛,从他们身上扫过。 然后,将他们的名字一个个的记下来。 这些人,已经被刘彻统统归入了政客的行列之中。 可以当狗,但绝不能托付重任! 更别提未来让他们出任九卿、地方郡守什么的了。 道理很简单,九卿和地方郡守以及重要事务,必须由政治家出任。 政客与政治家之间的区别就在于。 政客遇到问题,首先的反应,就是自己的地位和乌纱帽能不能保住,然后就会考虑会不会有麻烦,最后他们才会去想怎么解决问题。 而政治家则不然。 政治家遇到问题,首先考虑的是怎么解决问题。 倘若需要杀人,他们绝不手软;倘若需要安抚和宽容,他们也绝不拖沓。 他们的眼睛,从不看在现在,而是关注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乃至于百年的未来。 所以,政治家能解决问题,而政客永远只会制造问题。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一百个当官的里面,起码有九十九个是政客,剩下的哪一个,都不一定是政治家。 现在刘彻手里,能够称得上政治家的官员。 其实也四个半。 一个是丞相周亚夫,一个是御史大夫晁错,一个是执金吾郅都。 剩下那一个半,分别是汲黯、公孙弘以及张汤。这三人只能算是半个政治家。 他们或者是太天真,或者是太过于功利,或者是太过稚嫩。 还需要时间和历练来磨砺。 即使如此,刘彻也觉得自己很幸运了。 古代的贤王,能得到一个政治家辅佐,就足以安天下了。 若能有两个,便可致太平。 三人就足以霸天下。 现在他居然有四个半! 单单是这个成绩,就足够他吹牛逼,炫耀几百年了。 但刘彻的心很大很大。 所以,四个半,还是不够! 这朝堂上的朝臣,至少要有一半是政治家,才能稍微满足一下他的野心。 所以,在可见的未来,他依然会不断的提拔新兴官员,打击和放逐那些不干人事的政客。 以此来保障国家始终能引进新鲜血液,避免近亲繁殖。 当然,这方法和策略还是要讲的。 就像现在,刘彻当然不能直白的否定这些政客的建议。 因为政治不正确。 在中国,无论如何,皇帝都不能公开要求自己的大臣对自己的百姓下死手。 即使那些所谓的‘百姓’压根就从来不是百姓。 仁德,是天下人评判和对一个皇帝的最基本要求。 在天下人心里,他们的帝王,必须要对所有的臣民充满‘爱’。 至少表面上要这样。 即使是杀人,也要流着眼泪,被迫无奈的杀。 但这种风气,也不能助长! 刘彻很清楚,他现在要是安抚了,妥协了。 那国家律法和朝廷威严就要一朝丧尽! 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这些齐鲁的地主和士大夫根本不会领情,更加不会反省! 他们一旦重获自由,就必然变本加厉,比过去更加肆无忌惮。 连朝廷和天子委派来的执金吾和廷尉,尚且不能致法我等,天下之大,还有谁能制裁吾等? 他们会越跳越高。 最终,变成一个个庞大的根深蒂固的让子孙后代连下手都不敢下的怪物! 也就是所谓的门阀世家! 刘彻岂能容许这种怪兽出生? 发现苗头就要立刻打死! 九品中正制和它一起衍生的门阀政治,就不该出现! “朕皇祖高皇帝,皇祖父太宗皇帝,皇父仁宗皇帝,所立之法,在尔等眼中,难道是可以私相授受,随意篡改的?”刘彻低声问道,然后,他提高了调门“先帝立法,朕不敢有所辱!” 但其实这个话,他自己都不信。 老刘家是出了名一代天子一代法。 他自己上台四年,更是把祖宗之法都改的不成样子了。 现在萧何要是复活,估计都快认不出他当初制定的汉律了。 但,这同样是政治正确。 汉室,孝道最大。 谁又敢对皇帝说祖宗之法不足法呢? 何况,有这样胆略的人,也就不会是政客了。 “卿等还是再议吧……”刘彻挥挥手道。 但实则,他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太祖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刘彻眼里,一切官僚地主和权贵,都是纸老虎,都是土鸡瓦狗!(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esads.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80电子书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