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从雍县回归长安,刘彻就迎来了接二连三的‘惊喜’。 第一个‘惊喜’是义纵率领的朝鲜东夷使团,已经抵达萧关,即将回到长安。 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御前。 这在古代中国,无论如何都是武将了不得的大功。 哪怕是如义纵一般,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武装游戏,这灭国之功也是实打实的。 刘彻将群臣召集,讨论封赏。 汉室最重军功,甚至可以说在汉室,军功就是一切。 更何况,义纵还是刘彻的小舅子,大臣中没有煞笔,天子一召集,大家就闻弦歌而知雅意了。 所以,义纵以及羽林卫的封赏,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就被全票通过。 义纵被封为东成候,食邑一千三百户,拜为郎中令。 前者封侯,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食邑一千三百户,也是毛毛雨啦,在汉室的外戚里,义纵的食邑户数应该算是比较少的。 换句话说,即使他没有这个功劳,只要熬个几年,迟早也能封侯。 关键的还是郎中令的任命。 郎中令既是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光禄勋,大约相当于后世天朝的中央警卫团团长,向来都是由皇帝的心腹中的心腹担任。 刘彻即位后,郎中令就一直虚悬,此刻,终于迎来它的主人。 而在义纵之后,有功的羽林卫将士,自然也是人人加官进爵,赏赐丰厚。 义纵手下两位表现出色的校尉,更是借此机会,一飞冲天。 一个被任命为北军使者护军 什么叫使者护军? 在汉室,带使字的,都可以自动脑补成钦差大臣,持天子节,坐镇某些关键敏感位置。 而使者护军你可以将之理解成类似后世的监军。政委一类的角色。 主要任务就是奉命监督和督促某支军队。 不过,汉室与后代不同,并不以为宦官作为护军使,而是皇帝从自己身边的侍从亲随之中选择。 譬如历史上巫蛊之乱时。那位著名的《报任安书》的主角任安,彼时担任的就是北军使者护军官一职。 而任安的发迹之路,能很清晰的看到有着皇帝近侍、心腹的影子。 这个职位,说重要,不重要。在上有卫尉,下有各部将军、校尉、都尉、存在的情况下,实际上使者护军官,常常被架空。 毕竟,无论卫尉也好,下面的将军、都尉、校尉也罢,在汉室的南北两军里,都是有背景有后台的,一个皇帝的近侍,就想让指挥得动这帮家伙。也太天真了一些。 但,要说不重要嘛,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年周勃利用俪寄哄走执掌北军的吕禄,进而鼓噪北军反吕,彼时,倘若吕家在北军里有这么一个使者护军在,也不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至少,也能提前有所预警不是? 所以,太宗孝文皇帝执掌大权后。吸取吕氏败亡的教训,在南北两军设置使者护军,以亲信近侍或者心腹将军出任此职,防止南北两军出现独走或者被人蛊惑。 而这些年来。汉室也一直在加强护军使者的权柄。 到今天,护军使者已经拥有诸如便宜行事,持节督抚军营等权柄。 任命一位羽林卫出身的校尉为护军使者,这意味着刘彻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明确了要将南北两军牢牢控制的态度。 而这位校尉,却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与义纵一同在河东做‘剽’这种绿林好汉的张次公。 而另一位校尉王永,也因为军功,被拜为未央宫司马门卫尉。 司马门是未央宫进出的关键,除了皇帝外,其他宦官、大臣乃至于外戚,唯一能合法进出的通道。 拜其为司马门卫尉,实际上正是刘彻要强化宫禁安保工作的态度。 其他羽林卫出征将校,也各自被提拔为南北两军中的中上层军官。 这种掺沙子的策略,自然是瞒不过人,也不需要瞒人。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刘彻得以从各个方面完全掌握南北两军,真正做到了如臂指使。 除此之外,刘彻并没有义纵卸任羽林卫都尉以及驸马都尉的官职,依旧由义纵来执掌羽林卫,同时将羽林卫的规模提高到三千人。 使之从一支皇帝宿卫,变成一支正规野战军。 而攻朝的另外一支部队楼船将军徐悍率领的远征舰队,同样也得到了大量封赏。 徐悍益封两千三百户,总食邑户数达到将近五千户,成为汉室列侯阶级中举足轻重的一员。 而他部下,也有三人封侯。 同时,刘彻正式策命徐悍为楼船将军,明确其可指挥‘天下郡国大小楼船、艨艟’并总督‘江河湖海大小事务,举缉盗匪,输转粮草等一应事务’。 这大概算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出现了独立于陆军之外的新兵种。 新生的楼船将军衙门,一下子就为汉室贡献了数百个全新的公职工作岗位。 楼船将军衙门成立后,徐悍干的第一件事情,就伸手朝朝廷要军费。 徐悍的理由冠冕堂皇,而且几乎无懈可击。 徐悍在奏疏中说,他这次远征朝鲜,泛海而击,朝鲜君臣几乎无所反应。 而汉室海岸线远长于朝鲜,若有朝一日,有敌自海上来,那该怎么办? 所以,海防非常重要。 另外江河湖泊之中,也是盗匪丛生之所,只有有了足够多的舰船,才能保证江河湖泊航道安全。 另外,徐悍还提出,江南赋税粮帛物资,可以走海路运输到燕蓟地区,经由燕蓟,输转长城以及北方,在效率上和损耗上来说,海运比河运、陆运要安全、快捷得多! 若别人这么说,朝臣会以为此人是异想天开,胡言乱语。 但徐悍如此说。有图有真相。 他列举了远征舰队从齐地起航直到朝鲜沿海的过程,以及几次从海路输送补给的经历。 更关键的是,他拿出了完整的海图。 足足数百副,详细到了将齐-辽东沿海地区所以暗礁、海域风浪情况都逐一描述的详细海图。 有了这些海图。徐悍证明,海路运输并非是异想天开,而是可行之事。 而通过海路运输,南方的粮税,抵达北方的燕蓟港口。只需要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而且还不需要征发大量民壮运输,更能减轻损耗。 在如此多的证据支持下,加上刘彻有意偏袒。 最终楼船将军衙门得到了一万万一千万钱的军费,同时还得了三千万钱的造舰费用。 只是,刘彻否决了徐悍想要继续建造大型楼船的提议。 这笔造舰费用将全部用来建造在江河巡逻的小型舰船。 而原本远征舰队的楼船,则有一半将会进入船坞,接受改造,改造后它们将变成运输船,承担运输江南物资到北方的任务。 楼船将军衙门未来的主要的职责。也将是负责粮税转运、清剿内河水匪等治安保障任务。 远洋舰队,刘彻确实想打造。 但现在,技术和时机都不成熟。 而第二个惊喜,则是来自随同义纵一同抵达长安的沧海君南宫信以及真番王刘忠汉,萁子朝鲜的后裔建立的马韩国国王等人。 本来,这些个人口不过二三十万,甚至只要几万人的小国,在汉室面前,不过是蝼蚁罢了。 但这些家伙却扭扭捏捏的像刘彻提出,他们国境内的野人有点多。 希望王师能帮忙料理一下! 刘彻一听。几乎是忍不住想要大笑! 野人? 义纵跟徐悍去打了一趟朝鲜,刘彻也当然知道了,在朝鲜半岛上的野人,指的是那些人。 嗯。就是那些躲在山沟沟里面的原始部落。 这些部落,大都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时代。 一般多则数千,少则几十上百。 当然也有类似沃沮这样已经初步步入原始部落联盟时代的部族。 无论是以前的萁子朝鲜政权,还是后来的卫氏政权,对这些原始部落,都是无比头疼。 派军队去征服吧? 这些家伙往原始森林一躲。你找都找不到,更别说抓了。 而且,这些部落长期与天斗,与人斗,甚至不乏有食人族,打他们虽然很少失败,但一旦失败,就是全军覆灭…… 要不打他们吧,这些家伙就到处骚扰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村庄以及城镇。 对原始部族来说,不管用什么办法,能得到食物的永远是好办法。 而朝鲜以及辽东辽西等地多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中,有的是供这些原始氏族生存和躲藏的空间。 别说是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濊人、真番、马韩等小国了。 就是后来历史上强盛一时的女真人甚至建奴们,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女真与建奴崛起之前,都是受够了那些躲在深山老林的亲戚和远方表亲的折磨。 但这对汉室来说,却并非什么太难的问题。 刘彻一口就答应了这些‘忠臣’的诉求,命令辽东辽西以及驻朝鲜的汉军,协同各队,对朝鲜半岛来一次拉网式的清剿。 无论是宋代的生番女直部落还是建奴时期的生番建州,在这两者强盛后,都成了对方的奴隶和打手。 刘彻就不相信了,一帮连武器都是石头木头骨头的原始部落,能奈何得了全副武装,使用铁器得汉军。 特别是刘彻还命令,从燕国抽调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部队前往协助的情况下。 两条腿跑的再厉害,能快得过装备了马蹄铁的骑兵? 而这些原始部族,对刘彻来说,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汉室总人口,只有四千多万。 这四千多万是包括了老人孩子妇女军人官员奴仆婢女宦官皇帝。 而汉室未来,不管是开矿也好,水力建设也罢,都离不开劳工。 尤其是开矿、冶铁,这些工作都是极度危险,动不动就要死一户口本的。 秦朝为什么灭亡? 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点。过度的透支国力,尤其是过度的征发民壮,是绝对跑不了的。 若能从朝鲜半岛上抓个十万八万的青壮回来,刘彻也就不需要为了矿工和冶铁工发愁了。 赘婿和刑徒虽然没有人权。但总归也是汉室的国民,总归也能给国家纳税不是? 而且要是赘婿和刑徒死光光了,难得要逼着农民去开矿不成? 而现在的技术,再发展一百年,刘彻估计。开矿也是一个要拿人命去填的工作。 既然汉人不能死,那就只能麻烦夷狄们去死了。 反正,在中国目前传统的价值观中,夷狄跟两只脚走路的牲口差不多。 就是死一百万,一千万在矿山里,都不会让汉室舆论有什么负疚感。 更妙的是,这个时代的矿山,是非常危险,死亡率及其恐怖的。 换句话说,未来。就算抓了大批的猴子三哥回来挖矿,也不用担心几百上千后,中国被人鸠占鹊巢。 只要把所有运回来的奴隶,全部消化在矿山隧道中,高台炼钢炉就可以了。 这确实很残忍,也很没有人道。 但这却是汉文明想要凌驾于全球之上的必经之路。 正如后世的西方文明,是建立在非洲、美洲、亚洲各族的灾难和苦难之上一样。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就必须剥削其他国家和民族。 “东北和朝鲜的原始部族,也未必够目前汉室所需……”刘彻心里想着。 原始部落,再抓能抓多少?撑死了十万? 抓完了怎么办? 刘彻不由得忧心忡忡。 好在这个世界足够大。抓完朝鲜半岛上的,可以去中南半岛什么的地方抓。 而这第三个惊喜,则让满朝文武,都奔走相告。人人弹冠而庆。 元德二年十一月十一,义夫人为天子诞下一对龙凤胎,母子平安,国家有后! 对大臣贵族们来说,什么帅师伐国什么开疆拓土,什么万国来朝。都比不上皇帝有后重要! 而且是带把的后代! 虽然义夫人不是皇后,生下的也未必是太子。 但天子有没有儿子,跟有没有太子,那是两码事。 有儿子,没太子,大家都不会在乎,毕竟太子总会有,无非就是缺乏一个能提前押注的对象而已。 但没有儿子,这个事情可就大条了! 这可是关系到家族未来,国家兴衰的大事! 历史上小猪一直没有生下儿子。 结果朝野人心惶惶,连小猪的舅舅田蚡都跟刘安眉来眼去,朝中文武百官,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打着小九九。 在汉室,毫不客气的说,有儿子的皇帝,才算一个完整的皇帝! 皇帝要是没有继承人,别说臣子了,自己心里都要打鼓。 所以,前世小猪在刘据出生后的激动就可想而知了。 刘据几乎是出生,就被立为太子,还有大赦天下,赏赐臣民的诏书。 刘彻如今,到没有小猪那样激动到手足无措的地步。 但也高兴的几乎要跳舞。 他蹲在地上,看着襁褓中的两个小可爱,心中有着无限的疼爱与爱惜。 照道理说,他前世也有七八个子女,不该如此激动。 但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何如此。 他就如同个孩子一般,在两个小家伙脸上,左亲亲,右捏捏。 便是殿中的宦官见了,也忍不住低头,死死的憋住笑声。 兴奋过后,刘彻冷静下来,他深知,这份父爱与情感,从今以后,怕是要深深埋起来才行了。 自古宫闱的危险,远超人们想象。 尤其是,当今皇后的老妈是馆陶。 刘彻知道,他要是对这双儿女表现的太过溺爱,天知道馆陶要是发疯,能干出什么事情来? 老刘家的节操,就是刘彻自己都没把握,更何况其他人? 历史上的刘家,出过人彘这样的惨剧,也出过父子相残的悲剧,更出过皇帝亲手掐死自己唯一骨肉的脑残。 毫不夸张的说,刘氏家族,是一个疯子与天才的混合体。 躺在榻上,还在虚弱中的义婼许是感觉到了刘彻的异样,于是挣扎着道“陛下,还请陛下为皇子公主赐名……” 望着义婼的眼睛,刘彻也流露出些温柔的神色。 他走过去,握住义婼的手,温柔的道“皇子……就叫病已罢……” 病已这个名字,在民间是很多寻常人家的孩子的乳名甚至大名。 义婼来自民间,自然知晓病已之名在民间泛滥成什么样了。 但她是个聪明人,并不失望,反是微笑道“病已,病已,无病无灾,甚好,甚好……” 但义婼怎知,病已这个名字本身就寄托了刘彻对自己的这个长子的无限希望。 历史上,汉室中后期最有名的君王,中宗宣帝刘询没当皇帝前,就是名为刘病已。 “那公主呢?”义婼满怀希望的看着刘彻。 刘彻微微一笑,儿子他要保护,不能做的太过,甚至还要欲盖弥彰,但女儿就不需要了。 自古以来,女儿就要富养。 刘彻微微沉思,然后道“就叫她桃桃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希望她长大后能漂漂亮亮,永远开开心心……” “谢陛下……”义婼顿时大喜。 刘彻握住义婼的手,抚开她额前的发丝,温柔的道“就是辛苦爱妃了……” “臣妾不苦,有陛下恩宠,臣妾这辈子都值了,更何况还能为陛下诞下皇子公主,这是臣妾之福!”义婼依偎到刘彻怀里道。 刘彻拍拍她的肩膀,道“爱妃好好休息吧,朕先去东宫一趟……” 有些事情,还是未雨绸缪的好。(未完待续。) ps ps更正一下上一章的一个错误,水德之后应该是土德,而非火德,我中间有一个地方写得太顺,出了错漏,抱歉~ 另外,写今天这章的时候,我特么居然忘记了义婼是神马怀孕的,只记得我的大纲是设定在十一月后生产~ 查了以前的稿子,也没查出来~姑且按照大纲这么写吧~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hadsa.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鲤鱼乡万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