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墨家的复苏,儒家确实是忧心忡忡。 儒墨之间的恩怨,已经不仅仅只是矛盾两个字能形容得了的。 儒墨之间的差异,比天高,比海深。 几乎就完全是两条背道而驰的道路。 儒家说‘敬鬼神而远之’,墨家就主张‘明鬼’承认鬼神的存在。 儒家讲天命,墨家就说非命。 儒家团结上层,墨家专走下层。 儒家的名流,感慨苛政猛于虎,猛烈抨击统治者的时候。 墨家的墨者,深入基层,践行自己的道路。 儒家与墨家,相互看对方,都觉得,对方是异端,是邪恶,是道敌。 两者斗了几百年。 双方都很清楚,假如对方上台主政,自己会是个什么下场——当年,孟子在齐国,连农家都不放过,要赶尽杀绝,全数驱逐、排挤。 儒生去了秦国,也好不到那里去。 以前,儒家在汉室,日益强盛,而墨家则日暮西山,人数一天比天少,更不受官府和朝廷青睐。 汉室官僚,对墨家,从来都是用着有色眼镜看待。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几乎都将墨家这个死对头淡忘了。 但最近两年,墨家在关中开始复活。 他们得到了天子的支持和官方的承认! 这对儒家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无数人瞬间就回忆起了,当年墨家全盛之时,吊打儒家的悲惨过去。 儒家,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更不会坐视墨家复苏甚至恢复到它全盛之时,天下学者‘非儒即墨’的时代。 “吾等必须要深思和检讨吾等的策略了……”鲁地,几位戴着儒冠的学者聚在一起讨论。 当墨家在关中复苏的消息传到鲁地,哪怕是这个儒家守旧势力的大本营,也是立刻产生了原子弹一样的冲击。 没有儒生会忘记,当年,他们犟着脖子。跟秦始皇刚正面,最后是个什么下场! 一句‘以古非今者族’,多少前辈因此而殒命。 当然,儒家自己是决不会提当年。不知道多少儒生,跑去咸阳,抱始皇帝大腿的事情。 这就跟后世的犹太人决不会提他们曾经干过的好事,只会一口咬定,错的不是我。是他!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儒家确实是诸子百家里,适应力最强的学派。 哪怕是他们自己也唾弃的暴秦,跪舔起来,也毫无顾忌。 即使是鲁地儒生,当年,秦始皇手下的博士,二世身边的侍从之中,也多的是! 因此,当墨家复苏的消息传来。或许老一辈的鲁儒,思想观念已然根深蒂固,不可更改。 但,青壮派却是立刻像被人抽了一鞭子,立刻就清醒过来了。 大家都很清楚。 儒家,再不奋起,万一要是墨家坐大,甚至,墨家根本不需要秉政,只要墨家能够恢复到其鼎盛时的一半声威。 这儒家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深根社会底层的墨家。有着把儒家赶尽杀绝,甚至于彻底清除的能力。 黄老、法家势大,儒门尚有生存之地。 若墨家强势,这天下。恐怕就无儒门立足之地了。 许多人的忧患意识,瞬间ax。 “当今天子,喜实干而轻文章,重利而虚义,嘴上崇古,实则法今。究其即位以来,诸般诏书,凡三诏,必有一句‘嘉与士大夫更始’……”一人道“吾辈欲要建功立业,就必须从这个方面着手,迎其所好!” 其他人纷纷点头。 这种变幻调门的事情,儒家各派干起来,都从不生疏,反而异常熟练。 仲尼的教训,完全可以从无数个不同方向去理解。 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周公的理论中去吸取营养! “吾尝与蜀郡司马相如通信,问其今上喜好,其曰陛下欲法秦时,收三越,击匈奴,服西南,吾等或可从此下手!”又有人道。 投其所好,与统治者同呼吸共呐喊,向来是儒家生存和壮大的不二法门。 也就是说。 其实儒家的思想是什么,完全是由掌权的统治阶级决定的。 你要扩张,儒家立刻就能为你找出中国统治世界,是上天决定,神明授予的神圣事业的理论和根据,还能瞬间形成一整套思想体系。 你要收缩,他们也能立刻从三百六十五个角度,阐述必要的退让的重要性。 甚至,夷狄入主,华夏变色,他们都能找出道理和依据。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儒家自己是掺私货的。 于是,立刻就有人道“昔在战国,楚曾经略西南,当吴越之时,三越也属中国!” “至于北击匈奴,雪白登之耻,复吕后之仇,更是理所应当!”那人慷慨激昂的道“岂不闻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连最保守最崇古的鲁儒都开始思考变革,考虑转换调门,换脸的时候。 在中国腹心,天下通衢的雒阳。 这里的儒家,反应则更加激烈。 因为,他们不仅仅看到了墨家的复苏。 更看到了法家的崛起,看到了武人的强势。 河南郡郡守郅都,去岁上任以来,杀了数百豪强地主官僚。 南阳郡新郡守张汤,一到任,就大开杀戒,全郡噤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政绩斐然,声闻天下。 就连一个长安来的法家小吏王温舒,拿着天子节,也夷灭了宣曲豪强,已然繁衍数十载的任氏。 任家现在虽然还没定罪,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任氏,这次怕是过不了这个槛了。 雒阳儒门弟子,基本都是地主子弟,官宦子弟和富商子弟。 他们胆战心惊的看着这一切,每天做梦都梦到被如狼似虎的官差拖走。 内心的恐惧,日复一日的积累、膨胀。 对法家的恐惧,对墨家复苏的担忧,还有对未来前途的忐忑。 使得此地儒生,正经历一个自秦以来,最激烈最剧烈最强的变革。 一个在去年,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员加起来也没超过十人的儒生内部小派系,在这场变革中,迅速脱颖而出,旬月之内,这个以前充其量顶多属于一个内部学习互助小组,而且还是非主流的互助小组,迅速成为了雒阳城内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短短半个月,这个小学派就膨胀了几十倍。 成员从十个手指头数的清,变成了上百人参与,数百人认同,无数家族追捧和资助的大派系。(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hqeeq.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鲤鱼乡爱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