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须卜雕难一来,韩剧连忙站起身,堆满笑容,自动自觉的站到须卜雕难身后,低着头,肃穆而待。==== 须卜雕难微笑着学着汉室的礼仪,对刘彻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只是,须卜雕难在经过韩剧身边说,叽里呱啦的用着匈奴话对韩剧轻声说了两句。 刘彻注意到韩剧闻言之后,脸色霎时变得雪白,身子都开始颤抖。 这就是奴才的遭遇了。 不管他怎么拼命的巴结主子,稍微惹怒一下主子,过去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归零。 更何况,匈奴是一个奴隶制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 须卜雕难训斥完韩剧,就毫不在意的来到刘彻身前,恭身再请。 刘彻注意到,在须卜雕难行礼的时候,在场的其他人,包括跟在须卜雕难身后的几个匈奴贵族都微微的低头躬身,将右手放在胸口,根据刘彻了解,这是匈奴人对上位者表示恭敬和顺服的礼节。 然而,有一个人却很淡然。 而且这个人很年轻。 大约也就十六七岁的模样,他的样貌也与匈奴人有些不同,生着一双碧色的眼眸,个头虽与周围匈奴人差不多,但看的出来,此人的地位,至少与那须卜雕难是对等的,甚至,很可能,此人的地位还要高于须卜雕难! “他是谁?在匈奴国内是什么地位?”刘彻有些好奇。 但刘彻来不及多想,微笑着与须卜雕难对坐下来。 一坐下来之后。须卜雕难就颇为热情的为刘彻倒了一杯酒。 跟想象中的野蛮、无理、嚣张跋扈的匈奴贵族不同。 这位匈奴正使,须卜雕难颇为文艺,准确的说。他有些文青。 这从他身穿绸衣,虽然很不适应汉室的礼仪,但却一直在坚持着用汉朝礼仪向刘彻表达就能看出来。 刘彻微微一想,就释然了。 匈奴的贵族,尤其是上层贵族,随着匈奴的不断胜利,版图和势力的不断扩张。 他们虽然依然逐水草而居。但是,人类天生就是追求更好生活和更愉悦生活的物种。 匈奴人怎能例外? 若刘彻没有记错的话,中行说在老上单于面前受宠不是因为他有多忠诚于匈奴。 比中行说更忠实的狗腿子。匈奴人多的是! 关键点就在于,中行说帮助老上单于成功的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打压下去了匈奴国内的贵族的享乐主义。 根据刘彻了解,大抵中行说是这么跟老上单于说的‘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 这些话。简单的来说,就是来自汉朝的丝绸与精美的饰品以及美食。腐化了匈奴贵族,所以要赶快的改变的这个局面,让贵族们都明白,汉朝的东西没有匈奴的好。 类似这般的对话,其实在未来两千年的游牧民族兴起过程,无数的汉奸用过无数的话语,跟他们的主子重复过类似的话。 不管是辽金蒙元还是满清。 然而,事实证明了,这样的整风运动,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后世的满清贵族们还没入关呢,就已经被糖衣炮弹腐蚀的差不多了。 入关之后更是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三藩之乱,全靠绿营在打。 如今,老上单于已死,新单于上位,顽固派的右贤王也被铲除了。 这么一来的话…… 刘彻用屁股都能猜到,匈奴国内的享乐主义重新抬头了。 而且这一次,匈奴人在憋了十几年后,爆发出来的威力,肯定远超想象。 眼前的这位正大光明的穿着绸衣来见刘彻的匈奴正使,就是证明。 “假如是这样的话,我的计划就更能实施了!”刘彻心中一动。抬头看向须卜雕难,道“有劳使者为孤解惑了!” 侍从官准确的将刘彻的话翻译过去。 须卜雕难微微沉吟,然后对刘彻叽里呱啦的说了一段话。 侍从官连忙翻译“家上,使者说,大匈奴撑犁孤涂统御数万里草原,治下国度,数以百计,一切美好之物,应有尽有,不知道汉朝屠奢想要了解些什么?” 刘彻微微一笑,道“我汉家与贵主约为兄弟,两国先王,故约长城以外,弓猎之国,单于治之,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汉皇帝治之,作为冠带礼仪之国,我汉家当然是更想了解和知道,单于治下的数万里草原和无垠国度,是否有着一些特殊的能够耕种的植物,是否有着能让食物更加美味的香料,是否有着更加鲜美的瓜果!” 侍从官于是将刘彻的话翻译过去。 须卜雕难闻言哈哈一笑,又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堆。 侍从官听完,对刘彻翻译道“回禀家上,使者说,大匈奴撑犁孤涂的治下,应有尽有,自然也有着这许多的奇异之物,甚至,他本身就带了一些特殊的香料在身上,假如汉朝屠奢愿意,使者愿呈与汉朝屠奢一观!” “香料?”刘彻露出一个非常有兴趣的神色,拱手道“请!” 这话也不用翻译。 须卜雕难朝刘彻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一个兽皮袋,从袋子里倒出一些黑黑的植物种子。 刘彻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芝麻! 而且还是黑芝麻! 但表面上,刘彻还是颇为好奇的问道“敢问使者。这是何物?” 侍从官将刘彻的话翻译过去。 须卜雕难看着刘彻满脸的惊讶,再听了翻译过来的话,内心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挺着胸膛。抬头叽里呱啦的说了两句。 侍从官连忙翻译道“回禀家上,使者说,此物名曰黑麻,乃是大匈奴撑犁孤涂治下一小国所产,极为珍贵,匈奴人以之沾在奶酪上食用,香甜可口!” 刘彻看着一脸自豪的须卜雕难。微微一笑,拿起一粒黑芝麻,就放进嘴里嚼了一下。摇摇头,颇为可惜的叹了口气。 那脸上的神情仿佛在说‘太让我失望了!’ 须卜雕难一见,只觉得身心受到严重打击。 于是叽里咕噜的对着侍从官说了两句话。 侍从官连忙对刘彻道“家上,使者问汉朝屠奢难道觉得这黑麻不好?难道汉朝还有比黑麻更好的香料?” 刘彻对侍从官道“告诉匈奴使者。我汉家地大物博。这黑麻虽好,但与我汉家特产之花椒一比,就大大不如了!” 侍从官将刘彻的话翻译过去。 几乎所有的匈奴人都不敢相信的相互看了看。 刘彻见此情景,知道,鱼儿已经把钩子咬得牢牢的了。 于是,就对王道吩咐“去,拿些花椒来!” 这时候,须卜雕难。也从随行的前汉人奴才们那里了解到了,汉朝确实有花椒。 没多久。王道就捧着一些花椒走进来。 刘彻让其将花椒放到案头上,对须卜雕难道“贵使但请品尝我汉家香料!” 须卜雕难还没等侍从官翻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一粒花椒,放到鼻子闻了闻。 旋即,他的瞳孔陡然放大,脸上竟然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情来。 然后,他就将花椒放进嘴里。 我大四川纵横天下的秘宝花椒一入须卜雕难的嘴里,花椒特有的芳香和辛辣瞬间就通过味蕾传递到须卜雕难的大脑中。 强烈的辛辣刺激,张开嘴巴,非常没有礼仪的大口大口的吸着气。 但他的眼中却放射出无比的兴奋的神色。 他看着刘彻的眼睛,非常恭敬的问着。 侍从官在一旁翻译着“使者说尊贵的汉朝屠奢,这花椒能否作为礼物,送一些给大匈奴撑犁孤涂,大匈奴需要此物!” 侍从官顿了顿,接着翻译“作为交换,大匈奴愿意将黑麻以及一些其他的耕种物种,送给汉朝皇帝……” 刘彻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花椒一出,匈奴人就肯定会不顾一切的索要。 原因很简单。 花椒的作用跟后来传入中国的胡椒差不多,都是香料、食物的调味品,以及一种中药。 花椒能去除肉类的膻腥味,还能解毒更有驱寒驱虫的功效。 而这对于以肉类为主食的匈奴人尤其是匈奴贵族,简直是无法拒绝的大杀器,这花椒甚至足以令匈奴人疯狂! 毫不夸张的说,倘若没有胡椒的竞争,花椒就能一统整个香料调味品市场。 而在中世纪之前,香料的经常比黄金还要贵重和珍惜。 西方人大航海,实际上就是在香料和丝绸的巨额利润下驱动的冒险行为。 而胡椒,原产于印度,后来张骞出使西域,才引进到的中国。 此刻,须卜雕难的表现告诉刘彻,匈奴人并未接触过胡椒。 想想,刘彻大概也清楚了。 估计可能是中亚的气候不适合胡椒的生长,是以西域那些国家并未有种植胡椒。 至于张骞后来能搞到胡椒,则是因为他跑的够远! 既然匈奴人不知道有胡椒,那就更方便刘彻的行动了。 刘彻微微一笑,道“使者,汉匈两国先王约定了,世代昌乐友好,作为兄弟之邦,礼尚往来是应该的……” 侍从官将刘彻的话翻译过去,须卜雕难和他身后的匈奴人顿时露出一个非常高兴的笑容,刘彻甚至能感觉到,对方看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了类似‘呦西,你的大大的好人!’这样的神色。 刘彻嘿嘿一笑,接着道“只是……这花椒我汉室所产也有限的很……” 刘彻倒起了苦水“此物需要栽种有高山之上。悉心照料,我汉家也就一郡能产此物,每年所产。不过千余斤……” 这些基本上半真半假,即使须卜雕难回头去问那些汉奸,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蜀郡的花椒每年能产多少。 听了翻译过去的话,须卜雕难不由得脸色拉了下去。 正欲说话。 就听到刘彻又说了起来。 “不过……”刘彻卖了个关子“若是贵国需要,且此物能值钱的话,孤相信,我国的百姓会很乐意多种此物的!” 听完翻译的话之后。须卜雕难与其他人面面相窥。 这汉朝的太子,什么时候变成商人了? 这是在跟他们推销? 但是…… 匈奴人跟汉朝要东西,什么时候支付过钱了? 不给? 匈奴人的思维很简单。你不给我,我就来抢,我就来逼你给我! 刘彻却摆摆手,笑嘻嘻的道“贵使。请听孤仔细说……” 须卜雕难勉强坐下来。保持着匈奴贵族的风范。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的单于已经下令,只要汉朝不背约,匈奴就不可以攻击汉地。 这个命令,已经被下达给了所有南部的部落和王庭的贵族。 不然,此刻,须卜雕难估计早就拂袖而去。找刘彻的老爹去威逼了。 刘彻微微笑着继续道“使者请看,我汉家有丝绸。有花椒,更有食盐以及美食,而贵国地大物博,幅员数万里,统御无垠国度,各种特产与珍奇异兽,数之不尽,不如,贵我两国互通有无?” 刘彻抛出一个让匈奴人无法拒绝的提议,他开口道“不瞒贵使,我汉家还有一个更加神奇的宝贝——大黄!” 侍从官翻译过去之后。 须卜雕难疑惑的看向刘彻,他不明白,刘彻所说的大黄到底有何神奇,竟能令刘彻如此郑重其事。 刘彻拍了拍手掌,门口的王道立刻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大黄走了进来。 刘彻拿着那块小小的炮制好的大黄药片,对须卜雕难道“贵使可知,此物乃是何物,有何功效?” 刘彻微微笑着,如同魔鬼一般诱惑着“此物,最善通便,对于一切因肉食中毒以及伤寒所引起的便秘有奇效,更神奇的是,它几乎包治一切因肉食引起的各种疾病!”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彻太清楚大黄对中国以外的民族的重要性了。 古代中国对西方最重要的商品,除了茶叶、丝绸以及瓷器外,就是大黄! 这种在中国很寻常的药物,自后来张骞凿开西域以后,就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宠儿。 甚至在漫长的千余年岁月中,大黄在西方几乎成为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在中世纪,西方商人倘若能获得一小块大黄,立刻就视若珍宝,将之看出自己生命的保障。 这么说吧,后来老毛子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就是靠着从满清那里获取大黄而生存的! 以至于后世一鸭时林则徐以为,西方人没有了中国的大黄和茶叶,就要拉不出屎,跑不了路。 咳咳…… 这当然是yy了。 但,却足以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都离不开大黄的神奇疗效。 甚至就是在现代,一直信不过中药的西方人,对大黄却网开一面,将之录入药典。 毫不夸张的说,大黄一出,匈奴人马上就得跪舔刘彻。 当然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匈奴人尝到大黄的神奇作用以后。 须卜雕难听完翻译过去的话,再看看那块黄黄的植物根茎,脸上露出不太相信的神色。 刘彻微微一笑,道“贵使若不信,可以试试!” 须卜雕难闻言,立刻就从随行的成员里,找了一个人出来,掰下一小块大黄,对他命令着,看着他吃下去。 没多久,那人就捂着肚子急匆匆的找人带他去厕所。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了此情此景,须卜雕难再也无法镇静了。 作为匈奴人,须卜雕难见过太多的贵族因为便秘,饱受折磨,甚至许多大人物就是死于便秘。 以肉食为主的匈奴贵族阶级,便秘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而任何能对便秘有效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神物! 须卜雕难此刻心中激动无比,若是能将大黄带回匈奴,立刻就是大功一件! 不!不!不! 大黄的作用根本不止于此! 此刻,在须卜雕难的眼中,那块神奇的黄色植物根茎,比世界上的任何珍宝还要珍贵! 作为须卜家族的一员,须卜雕难非常清楚,有了大黄,对于他的家族会有多大的助益。 旁的不说,单单只是控制住大黄的流通,就能让家族进一步的控制麾下的部落。 想想看,假如只有忠诚的部落,才可以被赐予大黄,甚至进一步将大黄神化成撑犁赐予的神物,那…… 这画面美的须卜雕难都不敢看了! 这时候,一直在须卜雕难身后的那个年轻的碧眼匈奴人也开口了,他一开口,刘彻就知道,他哪里不对了。 因为,他的匈奴话非常生硬。 就好像后世的老外说汉语,中国人讲鸟语一样,一开口,就能听出不同。 刘彻于是对那个侍从官问道“他说什么?” 侍从官恭身道“回禀家上,此人说,这大黄与花椒,是否可以卖给他?” 刘彻瞳孔猛然扩大。 心里面一个声音猛地出现他不是匈奴人!!! 但他不是匈奴人,怎么出现在匈奴使者队伍中? 他是谁? 他不是匈奴人,怎么拥有与须卜雕难对等甚至隐隐高于须卜雕难的地位? 倘若是其他人,估计怎么猜都猜不到这人的身份。 但刘彻却猛的想到了一个国家。 他知道,这人来自哪里了。 “他是乌孙人,而且还是乌孙王族!!!!!”刘彻心潮澎湃。 乌孙与匈奴的关系,就类似后世的米帝之于英国。 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乌孙的先王猎骄靡是匈奴冒顿单于的养子,匈奴老上单于的干弟弟,毫不夸张的说,乌孙先王猎骄靡在匈奴拥有着几乎不下于匈奴左右贤王的地位,长久以来,乌孙与匈奴的关系亲密无比。 甚至于,乌孙本身就是匈奴扶持和培养的一个打手。 对于乌孙,刘彻太清楚不过了。 这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 不想当皇帝的太子绝对不是一个好太子! 反过来说,不想当老大的马仔,也绝对不是一个好马仔! 而毫无疑问,乌孙,绝对是一个好马仔!(未完待续。。)r752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hssys.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第一版主小说网叔叔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