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将文职军官们训斥了一通,义纵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战场。 他举起千里镜,望向匈奴的精锐,绝对的主力——胥纰骑。 此刻,这些可怕的匈奴骑兵,已经完成了绕袭的准备——他们在一刻钟内,就在战场左翼,绕出了一个长达二十里的斜面。 “确实不愧是匈奴的第一精锐,单于的爪牙啊……”义纵将他们与折兰骑兵稍微做了下对比,最终他知道,这是一支在作战能力上很可能超过折兰人的骑兵。 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比起当初的折兰人,可谓是先进了一个时代。 折兰人用的武器,主要是原始的青铜铤和青铜小刀。 他们的弓,也是草原上常见的短弓。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马镫和马鞍,以至于在面对汉军时,只能被动挨打。 这些缺点,使得折兰人在汉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但,现在的胥纰军就没有这些缺陷了。 “加强版的折兰骑兵吗?”义纵在心里想着“若是歼灭了这支骑兵,匈奴的脊梁骨就要被彻底打断!” 汉军上次全歼折兰骑兵,结果就是,高阙之战,匈奴人望风而逃,许多关键地方几乎是一鼓而下。 而且,匈奴人再也不敢侵犯代北长城,只能绕远路,来这燕蓟一带。 若在此全歼了胥纰军,那岂非是可以在心理上,取得对匈奴的彻底优势? 千万不要小看心理优势带来的巨大战略优势。 想当年,巨鹿之战时,秦军威风凛凛,东方诸侯军队束手无策,只能抱头鼠窜。 即使是项羽率军来援,这些诸侯军队,在整场战役,都只是充当了一个人肉ob的作用。 那场战役诞生了无数个成语和典故。 其中,作壁上观,就是对这些诸侯军队的描写。 再向前数十年,秦国一统天下,多少军队在秦军面前是闻风而逃,不战而降的? 义纵很清楚,只要这一战全歼了这胥纰军。 那么未来,汉军在匈奴人面前,就将成为克星。 五千破三万,两千破十万,将不再是传说。 但,想要全歼这支骑兵,却也不能不付出代价。 “命令胸甲开始具甲……”义纵挥手下令“命令细柳营都尉准备迎敌!” 义纵现在麾下的总兵力,连同辅兵和隧营在内,总共约有两万三千人。 其中,南北两军四千人左右。 细柳营一万两千骑。 另外还有飞狐军留下的两个胸甲校尉部一千七百骑(满编两千)以及一个游骑校尉部一千余人。 除此之外,就全是辅兵了。 自然,这些辅兵算不得战力——除非危机之时,谁会让伙夫和马夫上战场呢? 而且,即使到了危机时刻,这些人顶不了用。 正规军都败下阵来了,上辅兵也是送死而已。 是以,义纵手里头现在的可用兵力,也就是在大约一万七千到一万九千之间。 现在,他在右翼已经投入了三千七百骑,在中央则投入了南北两军的几乎全部主力。 他手里头大约还有一万一千骑左右。 在这些战力里,有四千骑,他是不会动的。 这是汉军的预备队,为了预防万一的生力军。 更是担负着最终给与匈奴骑兵致命一击的尖刀。 而胸甲骑兵,暂时也不能动。 还没有到他们出场的时候。 换句话说,义纵现在能用的兵力,也就六千骑而已。 刚刚好,与匈奴胥纰军的兵力相当——可能要少个一千左右,但无所谓了。 因为,这支骑兵,是细柳营的老营! 几乎所有士兵,都有着五年甚至更多的从军经历。 军官层,几乎参与过从吴楚之乱到现在的所有战争。 可谓是真正的汉家精锐,久经沙场的铁军! ………………………………………… 当兰折野率领的胥纰骑兵,在战场上完成了绕行后,他勒住战马,观察战场的情况。 但,他怎么可能看的清楚整个战场? 这也是古典时代的所有军队指挥官要面临的问题。 战场太大了! 再牛逼的指挥官,即使是白起,孙武,也无法看到全局! 他们只能看到战场一角或者是战场表面的形势。 就如现在的这个汉匈战场来说。 从汉军左翼到汉军右翼,就足足有四十多里长,就算是义纵拿着千里镜,也很难看清楚所有地方。 至于兰折野,他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影影绰绰的景象。 这让他非常高兴。 此刻,在他眼里,匈奴军队的情况不小好,而是大好。 在中军,黑鸦骑冲过了汉军防御深入其纵深数百步,两军杀成一团,尸体磊出一个个尸山。 匈奴骑兵却在不断前进。 既然是在前进,那肯定是战时顺利! 至于在右翼,他虽然看的不是很分明。 但至少,看得到,汉匈骑兵混战成一团,汉军右翼的兵力几乎全部被调动了。 那还等什么呢? 兰折野一扬马鞭,意气风发的下令“伟大的狼神在注视着他的子民!勇士们,神国的七十二族美女在等待你们!冲锋吧!杀戮吧!” 胥纰骑兵们,立刻就被刺激的双目发红,心生亢奋。 他们人人都知道,单于已经开出了前所未有的赏格,杀一个汉朝人,抵得上十个大夏人! 而斩得军官,更是直升贵族! 即使战死,也可以回归狼神的神国。 太美妙了! “杀!”胥纰骑兵们狂吼起来,此刻,他们的眼中,只有杀戮! ………………………… 兰折野做梦也想不到,就在这个时候,在战场的正南方,虒奚一带的长城脚下。 匈奴单于军臣的使者,谦卑的拿着一支节杖,在汉军将士的怒目注视下,走到了设在一座山峦上的李广帅帐。 “匈奴使者拜见汉朝将军……”这使者双手拿着国书,敬拜李广“奉吾主之命,特来与汉朝休兵弥合,解除误会!” 李广高卧帅位,微微笑了一声。 他记得很清楚,十八年前,他投军之时,匈奴人的嚣张气焰是何等高傲。 而如今,这匈奴单于却不得不遣使来跟他乞和。 对李广来说,匈奴人想乞和? 门都没有! 他还没杀够呢! 但…… 考虑到义纵主力正在战场上与匈奴骑兵作战,为了给车骑将军争取时间,他勉为其难的站起身来,笑道“贵国真的要休兵?” 不等对方回答,他就说道“只是本将并无与贵国谈和的权力,不如这样?请等待本将向天子请示……在此期间,贵国与吾则沿战线停战……” 那匈奴使者顿时就日了狗了! 从此地到汉朝长安,哪怕是快马加鞭,至少也需要半个月! 一来一回就是一个月! 一个月后,黄花菜都凉了! 况且…… 即使这汉朝将军不耍诈,到时候汉朝皇帝一句吾不用也! 这一个月岂不是白等了? 若换了以前,这使者真想拂袖而去,再开战火。 但在现在,形势比人强! 汉朝人不仅仅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主动,更有一支精锐插入了匈奴的背后。 胥纰军、黑鸦骑、逼落骑,岌岌可危,匈奴的牲畜群也岌岌可危。 此刻,对匈奴来说,真真是危难之刻,存亡之秋。 一秒钟,都不能多等! 必须与汉朝达成协议,两国休兵,让汉朝人放自己回去! 为此,什么条件,他们都必须答应。 没办法,使者只好低眉顺目的笑道“这……将军……将军既然愿意与我国和平,那么,还请将军放开道路,容小使前往要阳、白檀,通知蔽队,以免产生不好的误会……” “误会?”李广哈哈大笑。 汉匈之间,匈奴人误会了汉朝几十年,难道就不能汉军也误会一下匈奴? “正是……”那使者挤出一丝比苦还难看的笑容,拜道“贵国不是有句老话吗?冤家宜解不宜结!况且,我国单于与贵国皇帝乃翁婿之好,贵国天子的夏夫人,正是我国北海阏氏……还请将军考虑周全……” “北海阏氏?”李广笑了一声。 这个事情,若换了别人,可能还真的会犹豫。 但李广可是出任过卫尉的! 他曾经亲眼见过,天子的宠妃夏夫人在上林苑之中训诫那些匈奴陪嫁奴婢。 李广,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当时,夏夫人是如此对那些奴婢说的“我乃汉夫人,非匈奴阏氏,尔等皆为我之奴婢,自当如我一般,尽心尽力,侍奉汉天子,学习汉语言,遵守汉律法,不得有误!” 这就是一个当代的宣太后! 她会顾忌匈奴? 怕是恨不得匈奴去死! 因为…… 只有匈奴死了,她未来所生的皇子,才有机会角逐储君之位。 不然,一个匈奴立在那里,她的子嗣,永无机会! 甚至,还可能被牵连,被影响! 不过,这并不妨碍李广拿这个事情来作秀。 他仿佛犹豫了一下,然后对那使者道“既如此,请容我请示上官……” 使者此刻心里面却是有如杜鹃泣血。 他很清楚,现在,汉朝军队横亘在往来南北的要道上。 这使得北方的胥纰军、黑鸦骑和逼落骑全部跟匈奴主力分割开来了。 他们现在暴露在汉朝精锐的打击范围内,每多一刻钟,就多一份危险! 要知道,率军的可是汉朝的车骑将军啊! 那个杀人不眨眼,传说,每天都要吃三十个匈奴婴儿的恶魔! “敢问将军,需要多久?”他舔着脸,恭维着道“若将军能够通融,我主愿意以一万头牛羊为谢礼!” “一万头牛羊?”李广嗤之以鼻。 莫说他本就不爱什么荣华富贵,便是真爱,区区一万头牛羊,就想收买他这个做过九卿,如今身负燕国中尉、渔阳郡郡守的两千石?汉家大将序列里的一员? 这也太看不起汉家的两千石了吧? 旁的不说,李广可是听说过,当年,馆陶长公主如日中天,权倾朝野之时,想通过她活动到两千石的列侯们,开出的价码可是三千万钱,两千金! 即使如此,能够如愿的也没有几个! 至于在现在,一个两千石郡守若拿出来拍卖。 李广保证,列侯封君们恐怕会将价码炒到一万万甚至更多的天价! 这一万头牛羊就想收买一个汉室九卿? 完全就是羞辱! 不过,既然匈奴人愿意送钱,他为何不拿? 他笑了一声,道“那么,就请贵国马上将牛羊送来!” 他大马金刀的跨坐起来“另外,再给本将送上等战马五百匹来!” “什么时候将东西送来了,本将就什么时候给贵国一个答复……” 那使者想了想,最终只能无奈的道“诺!如将军所愿,小使立刻命人去准备将军需要的东西……” …………………………………… 此时,在战场上,匈奴的胥纰军,纵马狂欢,形成一个个看上去混乱无章,但实则彼此配合默契的阵型。 他们呼啸着,想要从汉军的侧翼,绕到汉军的身后去。 这实际上是在激将! 激怒汉军出战! 这也是骑马的特有语言之一,任何骑兵都能听懂——有胆子吗?有胆子就出来一战!没胆子就给我蹲着,看我捅你菊花! 汉军当然不会怂! 卫驰骑着战马,拿着手里的骑枪,冷笑一声,道“匈奴人想要战?那便战吧!” “传我的命令!”他举起骑枪,向前一指,说道“匈奴灭亡,就在今朝!” “都尉有令……”数十骑传令兵立刻飞奔而出,他们沿着广阔的平原,在汉军的左翼骑兵阵列之前通过“匈奴灭亡,就在今朝!” “万胜!”士兵们高声回答,然后纷纷翻身上马。 刹那之间,整个汉军的左翼,就已经杀意沸腾。 “出击!”卫驰将手一挥,他身后的战旗立刻前压,上百名轻骑,簇拥着他从山坡下奔驰下去,然后,整个左翼,六个骑兵阵列闻风而动,他们就像一把镰刀,就像一道海潮,直直的冲向了匈奴的胥纰军。 就在此时,汉军中军之中,战鼓声一下子就变得激昂起来。 在一个小山坡下,胸甲骑兵开始集合了。(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aeyd.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鲤鱼乡墨香阁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