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怎么办? 义纵听到这句话,难耐心里的激动,几乎是吼着道“当然是抢光了!” 在这个时候,他不再是大汉帝国的车骑将军东成候了。 他仿佛回到了七年前,在河东郡的大泽和荒野之中,他与张次公昼伏夜出,行剽做盗,遇到肥羊,就必定忍不住想要下手。 原本,义纵以为自己早已经洗去了土匪的风气,成为了一个贵族。 但现在他才发现——他自己从来就不是什么贵族。 在骨子里,他其实还是那个土匪,那个路霸,那个杀人越货的绿林好汉! 汉军将官们听了,也都是激动万分“将军,您说,我们怎么抢?” 此刻,整个汉军高层,根本就不像王师。 反倒是像一伙聚众为乱,占山为王的土匪。 没办法! 这个世界,财帛动人心!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而对汉室军人来说,一匹好马,尤其是可以作为胸甲骑乘用马的良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名贵的珍宝,最值钱的宝物。 千金也难换! 特别是如今,汉家的主力野战军团之内,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极强。 在高阙之战后,天子命令御史大夫衙门派员奔赴各军,组织和整理军史,更是将这种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升到极致! 尤其是军官们,对自己的部队的认同感,飙升到了一个极致。 这使得军队的山头主义风行一时。 但同袍之情,却也更加深重。 现在,汉军各部之中,受到公羊派思想和法家思想影响,在有文化的军官阶级里,兴起了一股‘今日吾以xx军为荣,明日xx军以我荣’的风潮。 而带起这个节奏的,就是义纵的羽林卫。 而依据现行的汉家军法和战利品分配原则,在一般情况下,战利品,谁缴获谁受益。 换句话说,假如大家伙能够将对面的那批大宛马、乌孙马收归囊中。 可能,这些战马,大家伙现在并不能马上享受到。 它们会被作为种马,在汉家的马苑里繁育和培养。 但它们的下一代,却肯定是优先分配给大家伙的。 而未来,军史和队史之上,自己的大名,就会留于其上,让后来者仰慕和崇拜,未来,更可以自己的军队,压倒其他竞争对手。 譬如棘门军啊灞上军啊。 甚至,超越羽林卫和虎贲卫! 谁不想成为下一位田叔公、魏尚、栾布? 别说是这些高级军官,就是下面的司马队率,听说了以后,也是激动万分,不能自已。 现在,汉军之中,攀比的就是那支军队的胸甲更多。 其次才是训练情况和战斗力。 而且,通常情况下,胸甲的数量,就代表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和排名以及享受的资源多寡。 激动过去,义纵开始冷静下来。 他知道,就算从前在河东郡当绿林好汉的时候,遇到肥羊,也得讲策略。 况且,他现在的战略目标,还是要将匈奴主力分割包围,逐个击破。 这些好马,确实让他心动,但,不能莽撞行事。 他举起手来,道“传我得将令只等李广将军的信鸽,我军便立刻南下!” 至于这些大宛马和乌孙马…… 那就先寄存在匈奴人那里好了。 反正他们又跑不掉。 当然,假如这些匈奴人不知死活,那先吃掉他们也无所谓! “派出信鸽,通知郭都尉……”义纵接着说道“请郭都尉南下百里后,从潮山绕行,渡过要水,到要水北岸待命!” “诺!” 至于白檀? 义纵当然是不会去打的。 那是个死地,就算打下来了,也会面对匈奴人的疯狂围攻,而汉军现在的军粮,只剩下两天多一点的储备了。 即使算上橐他和战马产的奶,也最多只能多撑一两日而已。 所以,义纵先得给汉军补充一下给养。 孙子兵法有云食敌一钟,当吾十钟! 匈奴人在要阳之后囤积的牲畜,才是他此行的目标,甚至是最重要的目标! 吃光或者杀光这些牲畜,匈奴主力就会陷入断粮,至少也是缺粮的危机之中。 没有了食物来源,匈奴人就将成为死蛇! 任凭他们的骑兵再多,军队再强,也会慢慢的拖死。 ……………………………… 此时,李广正在邝平的汉军后勤基地巡视。 这一战,打的最激烈的地方,不是渔阳塞。 而是他所防守的虒奚-犷平一带的长城,匈奴人在过去一个月,集结了七个万骑的力量,轮番狂攻此地。 而长城防线,从虒奚到滑盐塞这一带,长达百里,匈奴人只要突破此地,汉军就不得不在犷平与之决战。 因为,倘若犷平一失,则蓟城门户大开。 居高临下的匈奴骑兵,可以在一日之内,将兵锋推到平谷,切断汉军与右北平郡的联系,同时包抄到渔阳塞的背后。 如此一来,整个燕蓟防线都会瞬间崩溃。 燕国百万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 是以,李广在此率领渔阳郡兵,与匈奴死战至今。 在战前,渔阳郡有郡兵一万四千人,编为五个校尉部,其中有一个在渔阳塞协助薄世防御,其余四个全部在李广率领下,坚守虒奚-滑盐一带。 在最初,在燕国援兵没有来之前,渔阳郡兵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短短三天,阵亡的士兵就超过了三千人,还有五千人负伤。 几乎整条防线都摇摇欲坠。 在危急时刻,楼船将军衙门的水兵们,拿着武器,穿着甲胄,加入了战场。 这才堪堪维持住了这条防线。 除此之外,李广当初选择在犷平建立汉军的后方基地的决策,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若无犷平这个大后方,可以让负伤的士兵得到救治,让重创的部队可以撤回来修整,重新恢复战斗力,并且补充兵源,恐怕虒奚和滑盐都可能早就被匈奴人所攻占。 而战争打到现在,李广的部队越打越多,就像滚雪球一般,现在,他麾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七万余人,其中骑兵超过一万! 而在平谷,在狐奴,更多的汉军,正在赶来。 虒奚和滑盐的危机终于解除了。 现在,该轮到匈奴人头疼了! 不过,李广现在没兴趣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匈奴人的问题。 他行走在犷平城之中,现在,这个城市的所有民宅和官衙,都已经成为了一个个的汉军伤兵救治所。 超过一万伤兵,在此养伤。 李广逐一的走进每一个伤兵的救治所,看望和勉励这些在前线与匈奴人顽强战斗的士兵和军官。 每到一处,李广都会亲自给伤兵换药,并且为他擦拭身体。 这也是李广的性格。 不同于其他汉军大将的高冷范,他走的从来都是平民风格。 无论是一开始的骑都尉,还是后来领兵平吴楚之乱,还是出任卫尉,或者在朝那塞训练新兵。 他都是如此。 跟士兵们打成一团,毫无架子,也没有将军的脾气。 他的部下,也都非常信赖和依赖他,视他为亲人,如同父兄。 也正是如此,李氏家族,才会在他这一代兴盛。 曾经的历史上,李广虽然屡屡无功而返,外号迷路大将军。 但,李氏家族却越发兴盛。 其兄李蔡,官至丞相,其子侄皆为汉军高层。 所以,太史公评价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讲的就是李广数十年行伍生涯,收获的军心和人望。 而李广的这些遗泽,是如此深厚,乃至于其亡故二十多年,依然有人愿意为他的子孙后代铺路、引路,一度,李氏将门,居然可以卫霍相提并论。 毫不夸张的说,李氏将门,就是第一代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当然,现在的李广是不知道也不清楚这些的。 他也没有那个野心和期望。 他心中所想的,也只是守住虒奚,完成天子交托的任务。 正如他现在,蹲着身子,为一个在战场上,受了重伤,至今依然昏迷不醒的伤兵喂药一般。 “让军医好生照料……切不可让一个士兵因为医药问题而亡……”站起身来,李广叮嘱着负责此处的军官说道。 与其他汉军大将不同,李广除了是军人外,他还是一个医术不错的医生。 甚至在没有入伍前,李广本人就是一个医生。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他可以倒背如流。 这是他的家传,他祖上是老子之后,传到他这一代,虽然已经是支脉了。 但,家教还在,基本的教育还在。 等到李广去了朝那塞,负责练兵,彼时,汉家的军医制度初建,李广就干脆通过关系,从太医署要来了十几个军医,然后,自己带队,带着亲兵们,学会了许多战场救治之术。 旁的忙可能帮不上,但紧急包扎和止血,还是可以的。 所以此次大战,李广的亲兵们,就是战场上的军医。 三百亲兵,救回了无数重伤员。 这也让李广在军队里的人气和人望越发的高涨起来。 到现在,不仅渔阳郡兵,就连来援的楼船军队和燕国的豪强,也对李广高度认可。 所以,李广命令一下,将官们就连忙道“诺!必不负明公之望!” 在李广走后,这个伤兵营里的士兵和军官们更是纷纷议论着“向使将军皆如李公,何愁匈奴不灭?” 不过,也有许多人对李广这一套不太感冒,甚至反感。 在这些人眼里,军队,本是一个等级森严,上下尊卑有序的地方,军法无处不在,等级无处不在。 但李广的所作所为,却将这一切打乱。 堂堂郡守,燕国中尉,天子亲自点的将,却跟士兵们打成一片,甚至一起喝酒吃肉,如同家人。 士兵们和李广倒是爽了。 但军队的秩序和纪律,却也因此荡然无存。 但…… 这些人看看了军中,再看看了那些士兵们,只能乖乖的把这些话埋在肚子里。 不过,雪花般的弹章,却也已经在前往长安的路上了。 ………………………… 李广对这一切浑然未知。 他本就不是什么会玩政治的人,不然,他也不会放弃长安的繁华和九卿的风光,跑去朝那塞练兵,还甘之如饴,乐此不疲了。 过去这一个多月,李广觉得,比他过去六年还要过的舒坦。 每天与士兵寒暄,看着铁马金戈的战场,闻着硝烟的味道,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年轻了起来。 “李将军……”一骑从远方奔驰而来,来到李广面前,翻身下马,拜道“车骑将军紧急飞鸽传书!” 说着他就将一个密封的竹筒,交给李广,李广连忙郑重的接过来,打开竹筒,倒出里面的信件,粗粗看了一眼,李广立刻对身后的将官们道“走!去虒奚!车骑将军有令我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缠住北上的匈奴主力!” “诺!”将官们闻言,全都是大喜。 他们和整个燕国的军民,等待这条命令,已经很久了。 就像久旱逢甘露一般!(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ayyy.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福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