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游牧民族,比之农耕民族,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他们的军队的机动速度和集结速度。 在军臣下令后,不过三天,他就已经集结起了一支空前的庞大部队。 以其王庭主力,约五万骑为核心,加上须卜氏和兰氏的四个精锐万骑为左右两翼,带着数十个部族的杂兵,在广阔的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南北长达四百里,东西宽约三百里的庞大军阵。 之所以如此稀疏,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性决定的。 他们需要足够的空间来放牧牲畜。 而牲畜所产的奶酪,是他们的主食。 当这样一个庞大的集群,在草原横行而过时。 后世电视上,马拉马拉河的壮观畜群在东亚地区重现。 数都数不清楚的牛羊,漫山遍野的跟随着部族的牧民前行。 所过之处,一切绿色都消失了。 一片又一片的草场,光秃秃的暴露在风沙之中。 哪怕是微风吹过,都足以形成一阵沙尘。 若是风力稍微一大,则可能出现沙尘暴。 而为了防止被汉朝发现自己的意图,匈奴人特意绕过了那些可能会暴露的地区,尽量走在草原的腹心。 而草原的腹心,是一望无垠的草原。 这就进一步的破坏了本来就脆弱的草原生态。 许多部族的贵人,都忧心忡忡的看着这一切。 “此番若不能抢到足够多的东西……恐怕,就算是胜了,将来的日子也会很难过……”无数人窃窃私语着。 匈奴之所以,很少集结起这样庞大的军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因为庞大的军队和其附属的附庸的牲畜,毁灭脆弱的草原生态,从而导致灾难! 在事实上来说,匈奴人和其他游牧民族虽然愚昧。 但他们对草原和生态的维护,却非常尊重。 跟农耕民族为了保护耕地,而进行休耕一样,匈奴人也懂得休牧——既一块草场,若有可能,必定是放牧一年,然后第二年不在哪里放牧,给草原留下恢复的时间。 但现在,当这支庞大队伍扫过之后,数十年来的努力,一夜化为乌有。 明年的这些地区,肯定会出现严重的青草危机。 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荒漠化。 然后,饥荒就会随之而来。 大量大量的牲畜会饿死,大批大批的婴儿会因为吃不到母亲的奶水而哭的撕心裂肺! 更严重的是——当冬天来临,由于食物缺乏和牲畜瘦弱。 很多部族,都会在饥寒交迫之中走向末路。 “这赌的太大了……”不少人都有些畏惧。 特别是那些自己家牧场就在这一条路线中的人,更是几乎绝望。 这些人将无助的眼神,投向中军的那些贵人们。 但没有人理睬他们…… 反正又不是自己家的牧场! 高高在上的王庭贵族们,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牲畜会给这片草原留下什么样的伤痛! 即使偶有些不忍心的人,在军臣面前,想要劝说一二,让军臣将军队再分散一些,或者分批出去,以免过于破坏草原。 但,除了得到军臣的训斥,没有其他任何好处! 军臣自己也想的明白——倘若这次南侵,能够大获全胜,甚至于占领汉朝的燕国首都,抢到足够多的财富和粮食。 那么,现在的一切破坏都是值得的! 匈奴将获得他们梦寐以求的一切! 而倘若出师不利,被汉朝人怼回来。 那么…… 这幕南地区,也就只能放弃了。 既然要放弃,那为何要在乎? 难道要将这大好的花花世界,肥美的牧场,翠绿的草原,留给汉朝人,留给且之那个叛逆享受? 做梦! 我得不到的东西,我将要失去的东西! 当然要彻底打碎了! 最最重要的是,军臣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将所有幕南部族,全部绑上他的战车。 让他们不得不跟着自己征战和杀戮。 不然,他们就等着饿死吧! 所以,军臣毫不犹豫的将沿途的一切部族,全部收编,打着‘防止汉朝知道’的旗号,将一切的牲畜和人民,全都裹胁起来。 同时,他不断的发布命令,要求附近的部族,全部过来效命。 奉上他们的牲畜、奶酪、皮毛、粮食、食盐乃至于女子、穹庐。 匈奴人就像一场飓风,从草原深处刮过。 所过之处,寸草不留,一切都化为乌有! 在还没有攻击汉朝前,匈奴自身就已经尝到了伤害。 无数部族,妻离子散,无数人民,流离失所。 为了供应军需,匈奴人可不会管你是匈奴本部还是匈奴别部或者附庸。 所有部族,一视同仁! 这是匈奴帝国自从冒顿单于愤然与东胡开战后,最大的豪赌! 这一次军臣压上了自己的一切筹码! 若是赌输了,裸奔虽然还不至于。 但,他这个单于,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此次南侵是如此重要! 是以,军臣不仅仅亲自坐镇在中军,他还将自己的亲信们,都派到了四面八方,深入各个部族,监督和督促。 就连呼衍当屠,也被因此用‘戴罪立功’的名义,放到了侧翼。 ………………………… 草原上的动静如此之大。 汉室的情报部门和长城边境上的斥候以及那些被汉室收买和拉拢的一些匈奴内线,当然不是瞎子。 在匈奴人开始集结后三天,在云中郡,汉室就已经得到了匈奴主力异动的消息。 但当时,没有人重视。 因为之前数年,匈奴人也曾经这样浩浩荡荡的集结过主力。 但最后,他们都去西征了。 所以,云中方面,最开始以为匈奴人又要西征了,是以并没有放在心上。 甚至都没有向更上一层楼汇报。 但,七天后,雁门关的汉军斥候,带回了一个重要情报——匈奴主力,似在东移? 这立刻引起了整个雁门关的警惕。 当天,雁门郡守苏文就下令句注军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宣布动员郡兵。 在两天内,雁门关就完成了作战动员。 全郡二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就全部被征发入伍。 各个军堡的武库,全部打开。 句注军和飞狐军淘汰的武器,立刻发放下去。 转瞬之间,就拉起了总计六个校尉部,将近一万五千人的新兵部队。 同时动员了雁门郡本来拥有的一万三千郡兵。 句注军更是立刻完成了作战集结。 各烽燧台上,也是塞满了柴禾,随时准备点燃烽火,告知身后的汉军,匈奴人入侵的消息。 可是等了半天,武州山脉方面也没有看到匈奴人的影子。 斥候深入草原三百里,也没有看到匈奴人重兵集结,向雁门进军的信号。 所以,雁门郡在进入战备状态后三天,发现并没有自己的事情,就在叹息和可惜声中解除了战备状态。 但有关情报,却被送到了太原。 太原方面得到情报后,立刻重视起来,下达命令,要求雁门、云中立刻出动斥候,进一步深入草原腹地,了解情况。 同时,一封八百里加急奏报,立刻从太原出发,通过直道,向长安疾驰。 两天后的深夜,这封紧急军情报告,抵达长安。 在得到了这封报告后,尚书台的尚书们紧急唤醒了正在酣睡的汲黯。 后者得到报告,只看了一眼,就立刻道“快,随吾去面圣!” 匈奴主力东移? 哪怕只是一个传说,也必须立刻重视起来。 不然,万一出了问题,这脑袋掉起来,可不是一颗两颗! 半个时辰后,刘彻就被人从卓文君的身体上拉了起来。 “陛下!紧急军情!雁门关得到情报,匈奴主力似乎已经集结起来,正在东移……”汲黯立刻就将那封紧急奏报递给刘彻“请陛下决断!” 刘彻接过报告一看,心里一咯噔,立刻就知道可能要出大事了! 因为,匈奴的举动,与他所设想的匈奴反应如出一辙! 匈奴主力东移,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必须立刻重视起来! “立刻传丞相、车骑将军、执金吾入宫!”刘彻披上披风就道“再给朕准备好长城全图!” “诺!” “去石渠阁,将上郡、上谷郡、渔阳、右北平等地的档案和地图都搬来!”刘彻接着说道“再去大农和少府,让大农与少府,即刻准备燕赵地区的军粮储备和官仓储备数据,在天亮前,朕要知道,燕赵地区,现在有多少存粮?” 一旦匈奴入侵,汉军就立刻要机动起来。 这大军机动,自然要粮食! 所以刘彻必须知道,燕赵地区的官仓里现在有多少粮食? 在微微想了想以后,刘彻忽然灵机一动,道“立刻派人通知楼船将军徐悍,让徐悍即刻下令,将安东和辽西、齐鲁的楼船调动起来,不惜一切代价,向燕蓟转运粮草和军械!命令护濊军立刻动员,随时待命!” 假如匈奴入侵燕蓟,特别是右北平和渔阳一带,那么,护濊军就可以及时增援! 谢天谢地,现在的汉家楼船衙门,在安东和辽西,有着足够的船舶! 而在齐鲁地区,汉室更是驻扎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这支舰队,拥有楼船数十艘,新兴的改进型福船十几艘。 可以在半个月内,就将齐鲁地区的数十万石粮食,转运到燕蓟。 而在安东的护濊军驻地新化城,靠近出海口,所以,他们可以乘坐楼船的舰只,迅速从安东驰援渔阳和右北平! 想到这里,刘彻就接着命令“告诉楼船,命令楼船准备披甲作战!”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因为刘彻知道,在渔阳和右北平地区,现在汉室的防务到底有多么空虚! 本来,燕蓟地区就已经几十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了。 自平城之后,当地就没有遇到过什么上规模的匈奴入寇。 所以,当地的驻军,一直都是常规状态。 更麻烦的是——因为安东大开发,刘彻还从当地调走了大量的有经验的军官、文官和军队。 护濊军和安东驻军,就有大半是从右北平、渔阳甚至燕国和赵国抽调的。 这就进一步让当地的防务空虚化。 而且,由于大量的精英被抽调走,却没有及时补充,所以,当地的动员能力和基层组织能力,恐怕也堪忧! 所以在紧急时刻,楼船的水兵,可能也必须做好参战准备! 正好,借这个机会,建立起汉室的海军陆战队…… 当然了,刘彻也知道,假如匈奴的主力,入侵燕蓟地区。 靠着几千水手,恐怕是阻挡不了的。 所以,关键还是汉家的主力野战兵团,能够用多快的速度赶到战场,支援渔阳和右北平! 微微思考了片刻后,刘彻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他一拍大腿,再次下令“立刻派人,即刻出发,持朕诏命,宣轻车将军李广,命令李广在五日内,抵达渔阳!” “命广为渔阳郡郡守,领燕国中尉,总督渔阳及右北平、燕蓟郡兵!” 李广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进攻他是屡次吃亏,号称迷路大将军。 但在防守方面,他确实是个天才! 从时间上来算,使者现在就连夜出发,通过直道,抵达北地郡,通知李广动身,大约需要两天。 而从北地郡,快马加鞭,不眠不休,赶到渔阳,五天时间应该是可以的。 这样,李广就应该可以赶在匈奴人攻击前,就组织好防御。 只是…… 刘彻担心,匈奴人可能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因为,从雁门关报告的情况来看,假如匈奴主力确实东移,而且,确实可能南侵。 那么,他们最可能的攻击方向就是渔阳、右北平、上谷郡这一条造襄防线。 理由也很简单,造襄防线,说是防线,但其实它更有利于进攻。 燕国人当年建造它,就不是为了防御的! 而是为了对外进攻,开疆拓土,加强自身的力量,以抵御强秦,达到自保的目的。 而后世的明朝时期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朱棣就是通过这一带的长城,作为进攻基石,不断北伐的。 而朱棣将北京选作首都,也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继续依托长城,北伐、攻击,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过,明朝那帮蠢货,后来却只知道死守不出,自然肯定要挨打! ———————————— 嗯,虽然现在,月票还没有到3624票,但我还是更了~ 继续码字,第四更也会很快奉上! 但是第五更,第六更,有机会吗? 哈哈哈,我希望我可以跑赢月票啊~~~~~~(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gdqa.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四库书小说网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