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翌日清晨,李广立刻从渔阳塞动身,带着渔阳的都尉、校尉和县令,渡过渔水,在中午左右,抵达了渔阳郡东北部的犷平县。 犷平县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县。 大约在三四十年前,才第一次出现在汉室版图上。 在那以前,此地仅仅是虒奚塞的一个乡。 即使是现在,此地在渔阳防御圈的地位,也是可有可无的。 因为其前有虒奚,东有滑盐,上有白檀塞和要阳都尉所。 而这些塞堡,都是秦人和燕人苦心经营的军堡,倘若他们都失守了,这犷平城低矮的城墙和狭小的区域,也肯定挡不住匈奴铁骑! 但李广在带着众人粗略的走了一遍犷平县的地域后,他忽然皱起眉头,道“诸君,我们再回头仔细看一遍这犷平……” 众人虽然不是太理解,但还是跟着李广回头,再次在犷平走了一圈。 不过这一次,李广带着众人走的更仔细。 这一次,他们登上山峦,眺望犷平,再深入大泽,视察路况。 而李广随行的一个校尉则领着十来个亲兵,拿着纸笔,到处走走画画,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终于,在李广带着人走下犷平的一个山坡时,阳时忍不住问道“将军为何如此重视犷平?还有将军的这些部曲,拿着纸笔所为何事?” 李广闻言笑了笑,对那个校尉招手叫到自己身边,对众人介绍道“此乃校尉武承,武苑的高材生呢!俺花了不少力气,才从细柳营的卫驰手里抢来,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在堪舆测绘和测距方面有奇才!” 那校尉带着手下走过来,对着李广以及众人行了一个军礼后,有些羞涩的道“不敢当将军之赞,某只是略尽职责而已……” 但渔阳诸将看向这个武承的眼神,却全都变了。 现在,几乎每一个汉军的高级军官,只要他还有上进心,想要去长安武苑镀金,就必然会关注武苑的动向。 而如今,汉家的武苑,众所周知有三个大专业、 一曰骑,一曰步,一曰参谋。 各自对应骑兵、步兵和文职参谋等专业,当然其中各有细分,但总的来说,在武苑你可以看你爱好学习你想学习的任何公开内容。 武苑并不禁止,骑兵专业的跑去参谋专业那里听课,同样,步兵专业也可以到处跑,到处听,只要你能毕业就可以了。 但,这只是武苑的表象而已。 实际上,成为武苑学生只是第一步而已。 有能力,表现出色,或者在某一个方面有特长的学员,常常会得到特别关注。 并且获得某些特殊待遇。 而这正是武苑中学生的分水岭。 一旦获得了这样的关注,这个学员立刻就会进入一个全新世界,接受一些特别的训练,甚至接受汉家名将的一对一教导! 事实上只有得到这样关注的人,才是真正的武苑学员,汉家的明日之星。 他们的名字被直接记录在兰台的档案里,受到兰台尚书们的关注,甚至直接进入国家高层,譬如丞相周亚夫、车骑将军义纵、卫将军郅都的关注名单,乃至于当今天子的青眼。 这是汉家从莫府舍人制度中延伸而来的一个针对武将的制度。 在汉家军方被私底下称为未来将军名单。 而在武苑之中,能够学习和掌握测绘与堪舆技术的人,全部都是属于这一类被列入‘未来将军’名单中的明日之星。 他们是帝国的未来巨头! 每一个人的背后,都可能站着一位巨头。 而这测绘堪舆和测距技术,可一点都不简单! 在如今这个各种兵书满天飞的时代,掌握和学会测绘地图,堪舆地理,成为了每一个军人都渴求的事情! 因为,从马邑之战,到高阙之战,都证明了一个事情——军人也要懂文化,尤其要懂数学和地理! 不懂的人,很难带好兵,也难打胜仗! 而渔阳,向来是寒苦之地。 这个武承武校尉,恐怕是渔阳始建以来来过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最高的军官! 这可是一个金大腿! 甚至立刻就有人开始寻思着武校尉是否已婚这种问题。 李广却是呵呵一笑,从武承手里接过一份已经被初步测绘出来的地图,拿在手里看起来。 武承测绘出来的地图,完全是按照着标准的汉军军用地图绘制方法绘制而出的。 上面各种符号和线条,将整个犷平的地理地貌,形象的描绘出来,只看了一眼,李广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对犷平的初步印象。 他将这地图交给渔阳诸将,让他们传递着看。 等所有人都看完,李广看着他们,说道“诸君,俺想,可能从前所有人都错了!此地……”他拿着那地图,这地图还是初稿,只是将犷平的大体地理地貌绘制了一遍,但,却已经足以告诉李广和所有看过这副地图的人这里,就在脚下这片土地,很可能会成为此番汉匈大战的关键地区! 原因很简单别看犷平这个地方,新建不久,城矮人少,而且交通不便,仅有一条直道的支路从此地过,连接着滑盐、白檀、虒奚、要阳。 但是…… 在其东方,那地势平坦,开阔的东方,那右北平之地。 此地,正好卡在了右北平与渔阳之间,成为右北平之敌南下的最后屏障。 换句话说,假如右北平方面出了问题,匈奴骑兵若想从右北平南下,就必须先面对邝平! 这样,邝平的得失,就从无关紧要,立刻上升到了关乎整个燕蓟的安危的战略要地! 还不止如此! 自犷平而下,到蓟城距离只有数百里…… 而犷平之后,并无天险可守。 换句话说,犷平成为了蓟城最后的屏障! 除此之外,由于犷平有直道通过,所以,燕蓟的援兵、粮草、物资,可能都需要从这里通过。 李广抬起头,看着诸将,道“此地,当为燕蓟门户,幽燕之枢纽,控扼南北之要塞!” 他重重的道“必定要以重兵把守!” “可是……”渔阳都尉梁显迟疑道“我军目前兵力严重不足!” “全郡郡兵总数不过一万余人……若再征召民兵,则有违汉法!”梁显说道“而我渔阳要守的地方太多了!滑盐!渔阳!要阳及白檀、虒奚!每一个地方都是要地,不可轻弃!” 这也是事实,渔阳郡和右北平郡,都是历史不过百年的郡,在百年之前,是胡虏的地盘。 到燕昭王时期,才渐渐为中国控制,到秦始皇时代才得到开发。 目前,这些地区的许多山区,甚至都不为人知,是野兽的天堂。 而汉军所控扼的这些地方,则每一个都是那么重要。 譬如渔阳塞,渔阳塞一丢,匈奴骑兵就可以长驱直入,沿着直道直扑燕蓟。 哪怕打不下来,他们也可以调转马头,转功上谷郡,到那个时候,上谷郡就要腹背受敌,难以支撑! 又如犷平之前的要阳都尉所、滑盐塞以及白檀县,这三个地方,死死的卡住了从北方而来的敌人的前进道路,更控制着潮山和白水、濡水。 然而,事实上,即使是把守这些地区,渔阳郡的郡兵都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进一步征召和扩大郡兵数量,不仅仅会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更麻烦的还是违反律令和天子诏命! 士不教不得征! 这是汉家铁律! 军队的士兵,必须在入伍前,接受过专业军事训练,拥有和掌握各种武器的使用技能和战阵经验。 而用完全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百姓去上战场,那不仅仅是对百姓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更是经过了无数次战争被证明的事实! 旁的不说,吴楚之乱可没有过去多久! 而当初,吴王刘濞动员整个吴楚的青壮,组成大军号称五十万! 结果呢…… 被郦寄和韩颓当率领三千精骑,断绝粮道,五十万大军三天内就灰飞烟灭,吴王刘濞仅以身免…… 况且,渔阳人少,哪怕是把青壮全部塞到军队里,相对于庞大的防守面积,也只是杯水车薪。 李广闻言,却是笑道“无妨,诸位难道忘了,某除了是这渔阳郡守外,还是燕国中尉?” 李广洒脱的道“某立刻修书一封至蓟城,调燕国郡兵来此!” “且,某昨日得到了军报,护濊军先锋和楼船舰队的水手,已经在泉州登陆了,或许,明日我们的援兵就要来了!” 众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 阳时支支吾吾的道“将军可能还不知道,俺们这渔阳之地,地方贫瘠,人口稀少,兵少粮寡……不瞒将军,即使是现在,各地军塞的军粮都有些吃紧了……” “怎么会如此?”李广惊讶的道“某记得,元德二年后,天子就下令边塞屯堡,皆需储备三月以上的粮食和饮水!” “唉……”渔阳诸将和县令们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叹着气。 阳时则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都是俺们的罪过!去年,渔阳遭了旱灾,粮食歉收,百姓饿殍,俺们没办法,就瞒着张郡守,各自从军塞里拿了粮,平给了百姓,本来想的是,等今年安东的麦子熟了,就去要一点帐……” “帐?”李广有些不解。 阳时却是骄傲的道“当初安东大开发,移民从渔阳、右北平过,俺们可是借了许多粮食的,说好了要还的!” “哪成想……这匈奴人迟不来,早不来,现在来了……唉……”说着又是长吁短叹。 渔阳的粮食产量本来就少的可怜,很多地方亩产只有一石…… 甚至更少…… 这也是以前渔阳守军饿肚子的缘故! 想当年,今上没即位前,渔阳地方莫说是士兵了,就是他们这些校尉、都尉甚至县令,也不是没饿过肚子,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那是日常! 也就是当今天子即位后,开始补贴边塞驻屯的军队。 还从各地调粮过来,让士兵们总算能吃一顿饱的。 再加上国家政策开始向边塞倾斜,边塞地区的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全部从原有基础上减半,而缺少的部分,则直接走少府的帐,从盐铁利润和铸钱里出。 这才让包括渔阳在内的边塞的民生和经济开始慢慢发展。 但即使如此,这些优惠政策,也无法立竿见影的起到效果。 而渔阳地方寒苦,土地贫瘠,水利设施严重缺乏,这些都是一时半会改变不了的客观现实。 所以,一受灾,整个经济和社会就会崩塌。 李广听完也是长叹一口气,他想起了当年他在代国和上郡以及陇右北地见过的场景。 太宗时期,这些地方的军队,也是如渔阳军队一般窘迫。 直到晁错开始输粟捐爵,同时鼓励屯垦,情况才开始好转。 但情况真正变化,还是当今天子即位后的这几年。 如今,大量资源和资金,涌入边塞,广修水利、道路、军堡。 所以,他也能理解渔阳军民的选择,毕竟,他也曾经在边塞上干过拿着军粮平卖甚至借给百姓的事情。 这也是几乎所有正常的汉军军官都肯定会选择的方案。 不然的话,百姓挨饿,就会逃难,一旦逃难,辖区人口就会锐减,辖区人口锐减,明年粮食就收不上来,明年没有粮食军队就要挨饿,军队挨饿,就没有战斗力。 而且,没有人口,就没有预备役和动员能力。 一旦有事,一个几百或者千把人的都尉所拿什么去跟几千上万的匈奴蛮子战斗? 如今,渔阳无粮的问题,则无疑成为了现在最关键和最致命的问题。 没有粮食,拿什么养援军? 从蓟城调粮? 且不说能不能调来,就单单是这程序,恐怕也也要扯上半个月的皮! 况且,恐怕蓟城也没有什么粮食! 安东大开发,几乎将整个燕国的官仓搬空的事情,李广可是曾经在邸报看过的。 而没有粮食,就算李广有天大本事,也解决不了士兵肚子的需求! ……………………………… 今天本来想继续的,但状态不佳~~~~~~ 明天再来吧!~恐怕我以后都会这样了,一天勤奋一天懒惰。 这也算某种意义上的劳逸结合吧~(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hgys.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棉花糖小说网耽美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