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远离长安一千五百里,沿着起伏的太行山和吕梁山向北,在汾河流域的南方,一座雄城,赫然耸立。 这里是太原。 自晋平公十七年(西元前五百四十一年),晋国上卿荀吴率兵在此将占据此地的北狄驱逐,建立城市和定居点开始,此地,就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历经春秋战国,见证了秦汉之交后,今天,这个城市,再次成为了一个华夷融合的城市。 在太原城外西南的平原山谷地区,数不清的营房林立。 一个又一个,在高阙之战被俘虏的匈奴士兵们,被各自打散成一个个部曲仕伍,由忠勇军的将士们带着,虔心‘改造’。 改造的内容很简单。 当年的忠勇军是怎么做的,他们今天也得怎么做。 李哲漫步在自己的营房里。 夏季的太原,阳光炽烈,天气酷热。 但整个军营之中,却是秩序井然,一千多名战俘,在老兵们的带领下,秩序井然的列着队伍,盘坐在校场之中,念诵着忠勇军的改造誓言。 “我等诚有罪,辛赖陛下圣德,宽宏大量,赐予改造之机会……我等发誓,忠于大汉,忠于陛下,努力改造,认真工作,早日赎罪,重新做人!” 听着这些誓言,李哲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如今,他已经升迁为忠勇军校尉,手下一千五百人,几乎全都是在高阙之战从匈奴单于的残暴统治和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的同族。 而李哲,仅仅只用了不到五个月时间,就让他们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他的部下,已经如同过去的忠勇军,人人都坚信了,自己确实前世有罪或者祖宗有罪,所以,才被神明惩罚,投胎在草原,不仅仅要受到匈奴单于的血腥统治和残酷剥削,还要忍饥挨饿,甚至忍受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悲惨命运。 幸亏大汉天子,神圣的皇帝陛下,德被四海,泽及鸟兽,念及引弓之民的困苦和悲惨生活,不忍他们继续被折磨和压迫,于是大义凛然,出动王师和神骑,将他们从匈奴人的残暴统治以及悲惨的命运之中解救出来。 但,他们虽然得到解放,却依然身负罪孽,需要赎罪,才可以像李哲这样做一个堂堂正正,挺直腰杆做人的大汉臣民。 这种洗脑手段简单粗暴,但效果出奇的惊人。 到现在为止,不仅仅那些在高阙主动投降的匈奴部族也都接受了这个设定。 就连那些顽固不化之辈,也被感化了。 甚至连曾经的部族渠帅和骨都侯,也有被感化的例子。 李哲手下,就有一个过去的骨都侯,但现在,此人已经成为了最狂热的改造积极分子。 将这改造誓言,反复念诵了三遍后,李哲就登上了校场的高台,对着台下这一千五百名士兵说道“刚刚本校尉得到消息,大汉车骑将军,东成候义纵义公,统帅的大汉铁骑,在上谷郡围歼了入寇之匈奴右谷蠡王本部,右谷蠡王授首,匈奴骑兵四溃……” “万岁!”李哲高举双臂,大声呼喊,仿佛后世的某些销售精英一样,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伟大的圣天子万岁!王师万岁!” “伟大的圣天子万岁!王师万岁!”台下的士兵们也都激动起来。 王师再次获胜? 这对这些已经被反复洗脑了半年的故匈奴人来说,这可真是太好了! 这意味着,王师又可以解救和拯救大批被匈奴稽粥氏的残暴统治压迫和剥削的可怜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将成为这些人的前辈,有可能在未来指导和指教他们改造…… 这很重要。 忠勇军模式,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前辈可以指导改造后来者。 如同李哲和第一批忠勇军士兵一般。 这种类似传、销的上下线关系,让匈奴人欲罢不能。 李哲却是得意洋洋的道“为了庆祝王师大捷,少府宣达司的歌舞伎们,特地来到我军营中,为诸君的积极改造鼓舞和鼓劲!” 顿时,整个军营就爆发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过去半年的改造之旅,对于这些过去自由自在的匈奴人来说,无疑是一段漫长而且艰苦的时间。 他们不仅仅要接受精神上的洗脑,更要接受的洗脑。 这也是忠勇军的传统了。 想要真正改造好,洗清罪孽,就得真心诚意的服务,并且做出贡献。 就如当年忠勇军,是从阳池工程里的劳役中选拔出来的一样。 现在,这些被选拔进入忠勇军的士兵,他们在正式踏入这个军营前,全部都在汉家的道路和渠道工程里,挥洒过汗水。 高阙之战,汉军仅仅是俘虏和收容的投降部族,总数就高达二三十万! 其中,有将近十万,是来自大夏、大宛和康居的奴隶。 这些人,并不在忠勇军的计划内。 甚至,忠勇军还有理由嘲笑和蔑视他们。 毕竟,在忠勇军的宣传里,他们,这些引弓之民的祖上,可都是纯正的诸夏之民,甚至是三王五帝的子孙,只是因为做错了事情,获罪于天,而被驱逐和流放到草原上,世世代代的接受惩罚和折磨。 自然,他们是属于可以改造和拯救的对象。 而大夏、康居和大宛人,则属于‘不可拯救’的夷狄。 是两条腿走路的畜生,没有人权,自然也没有抢救和解救的价值。 这也是忠勇军的高层在商议和讨论后,得出来的结论。 因为,忠勇军的高层,包括李哲在内,都很清楚,想要洗脑,并且让这些匈奴战俘认可和接受自己的身份。 那他们就需要对比。 什么样的对比呢? 当然是有个群体的身份地位,低于他们。 这样才可以刺激和激发这些战俘内心敏感脆弱的神经,并让他们对汉室有着真正的归属感。 于是,那些可怜的远方之人,就这样被无情的刨除在忠勇军和可改造的范围外。 成为了比匈奴人地位还低的群体。 若是女奴什么的,那倒还好。 她们可以通过嫁给汉人或者忠勇军的改造积极分子来抬升自己的地位。 那些刚刚出生的婴儿,运气也不错,他们都被汉家官府接走了,并被统一送去了少府,少府正好需要一大批的可以从小培养的免费技术工人。 但那些男人的命运,却非常悲惨。 连忠勇军都不愿意接纳他们,他们自然只能在汉室官府的组织下,永远的在道路和渠道的工程里劳作。 假如没有发生奇迹,他们的地位永远不会得到解脱。 但与之相反,被俘和投降的匈奴人,诸引弓之民,则都迎来一个可以改造和赎罪的机会。 在这样的宣传下,无论是战俘还是降人的自尊心都得到了满足。 ‘改造’起来,也更加有劲头。 不过,即使如此,长久的繁重劳动‘改造’和时时刻刻的危险工作,也让许多人身心俱疲。 这个时候,少府的宣达司出现了。 这些带着歌姬以及杂耍艺人和蚩尤戏的表演艺术家们,成为了匈奴战俘和降人们,过去漫长艰辛的改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甚至可以说,正是宣达司的歌姬以及戏曲的表演,支撑着这些人,熬过了漫长的艰辛改造路程。 并让他们中的这些人,能够迎来进入忠勇军,升华‘自己’和进一步‘改造’的机会。 自然,这些歌姬和艺人,非常受欢迎。 而且,不仅仅,战俘和降人们喜欢,即使是李哲这样,已经身居高位的高级军官,也非常喜欢。 李哲走下台,来到士兵们中间,找了块空地,盘膝坐下来,静静的准备欣赏即将上演的表演。 而宣达司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校场的高台上,幕布拉开,露出了几个熟悉的身影,这些人的出现,立刻就让整个军营都陷入了欢呼和狂热之中。 “是《大漠悲歌》啊……”李哲一看这个场景,立刻就笑了起来。 这是现在,最受忠勇军上下欢迎的蚩尤戏。 说是蚩尤戏,其实已经完全摆脱了蚩尤戏的框架。 甚至,连蚩尤这个传统的oss,都没有在这个戏曲里出现。 在李哲看来,这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戏曲艺术的发展方向,未来说不定会风靡天下! 此刻,戏台上,第一个出场的演员,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这是一个很曼妙的女子,从容貌上看,就是一个匈奴人或者说所有引弓之民心目之中的美人模样。 她身材纤细,但四肢修长,脸上涂抹着红色的胭脂,这是匈奴妇女最喜爱也最常用的产自胭脂山上的红色颜料。 虽然可能在汉室贵族和士大夫们看来,有些古怪,但对匈奴人来说,这却是美人本就该有的装扮。 而此女,也确实是匈奴人。 而且还是匈奴贵族,她是当年马邑之战,汉军在南池俘虏的一位匈奴贵妇,传说甚至还是尹稚斜的妻子之一呢! 但现在,她却已经成为汉室的死忠。 甚至,《大漠悲歌》这个故事的原形,也是她本人。 戏台上,这个美人亲启樱唇,缓缓的用着引弓之民都非常熟悉的腔调,开始了一段自述。 随着她的清唱,李哲也闭上眼睛,开始跟着唱和起来“奴本是……祁连山下一居次……绿草青青呦……牛羊成群啦……” 而她的唱调,轻柔婉转,感情十足,很轻易的就在整个忠勇军的士兵们心里勾画出了那个美丽的场景。 巍巍祁连山,皑皑皋兰山,冰川如盖,雪山涟漪。 潺潺的河水,从高山流下来,滋润了万物,哺育着引弓之民。 许多人甚至听着听着,就泪流满面。 祁连山,皋兰山,就是现在所有游牧民的天堂,也是他们的梦想之地。 但,那美人的唱调,却在此时,忽然一变,变得尖利了起来。 随着她的唱腔转换,一个新的演员加入了。 此人,身穿着象征匈奴单于庭贵族的貂皮毡帽,手里拿着皮鞭,鼻孔穿着巨大的铜环,脖子上也挂着几个婴儿的头颅(当然是道具)。 这人一出场,就嚣张无比。 皮鞭乱飞,口吐恶语。 在美人的唱腔里,毫不留情的夺走了美人部族之中的所有积蓄。 包括她阿父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皮毛和奶酪,他甚至连美人的弟弟心爱的那头小羊羔也不放过。 而两个饰演美人的亲人的龙套,则适时的在舞台上哭天抢地。 将一个面对单于庭重税和苛征的小部族的艰辛生活,演的活灵活现。 更让在场的无数士兵,落泪不已。 他们过去,不就是这样的吗? 单于庭和部族的贵人们,从来不会怜惜和顾虑他们的生活。 稍不如意,就是皮鞭抽过来,大脚踹过来。 这时,舞台上的画风再变,一个骑着马,看上去威武不凡的贵族出现了。 这个贵族制止了前面那个单于庭的使者的行为,给美人的家人做主。 这也让舞台的画风一下子就变得柔和和温情起来。 似乎一切都开始好转,而美人也被那个贵族感动,嫁了过去…… 但台下,早知道了接下来的剧情的士兵却都是握紧了拳头,紧张不已。 甚至还有人忍不住站起来,高声大喊着“不要嫁,不要嫁!兰若!他是魔鬼!” 兰若,正是这个女演员饰演的角色名字,也是她的艺名。 其他人也都是揪心不已,甚至青筋暴露,闭上眼睛,不敢再看舞台。 果然,接下来乐声一变,变得凄厉婉转。 原来,那个匈奴贵族,是故意设计,就是要骗兰若嫁给他。 以实施他那个不可告人的险恶计谋。 在兰若嫁给他后,没有多久,此人就原形毕露。 原来,他想娶兰若,只是想让兰若给他生孩子,而生孩子的目的,却是为了取那个可怜的孩子头骨,献给匈奴单于的祭祀,作为法器。 这个情节,虽然有些夸张。 但却正是无数引弓之民,特别是那些奴隶牧民们从小到大的噩梦之一。 萨满教用人皮和人骨甚至人的内脏作为施法器具,可不是什么秘密。 许多部族,都会专门挑选一些可怜人,献给那些萨满祭司,以满足他们的邪恶趣味。 故事至此,充分的勾起了引弓之民们对匈奴贵族,尤其是单于庭以及萨满祭司们的仇恨。 几乎所有人都咬牙切齿,哪怕是过去的渠帅和骨都候们都是不忍目睹。 在匈奴,在草原,即使是他们这样的贵族,也属于可以牺牲的。 有些时候,高层甚至会指定要他们的亲生骨肉或者兄弟姐妹作为牺牲品。 而没有人可以拒绝! 在过去,他们只能逆来顺受。 但在现在,这些事情,成为他们对匈奴的仇恨原因! 而故事,在此时也到了尾声。 如同所有戏曲一般,英雄总在结尾登场。 一位勇敢、英俊的大汉骑兵军官,带着他的部下,杀到了草原上,杀死了那个恶贯满盈的匈奴贵族,并且从他的大帐里挖出了成百上千的婴儿骨骸。 尽管这个故事,忠勇军上下看过了无数次,但每当这个时候,人们还是群情激动。 成百上千的婴儿啊! 这其中,未尝没有他们的子嗣或者兄弟姐妹! 众人的怒火都是熊熊燃烧着。 好在,故事的结尾让人喜笑颜开。 可怜的兰若,终于得到了解救,而她那个可怜的孩子,也因为汉军的及时赶到而幸免于难。 故事的最后,兰若在长城之内,遇到了一位心地善良,通过积极改造,已经赎清罪孽,成为一个光荣大汉忠勇军军官的好男儿,两人从此幸福快乐的长城之内,过上了简单但充实的好生活。 随着幕布缓缓落下,忠勇军上下,掌声雷动。 这个戏剧,让他们感动,也让他们充满期待。 谁不想在将来娶到一个类似兰若这样勇敢坚强善良美丽的女子呢? “积极改造,努力赎罪,娶兰若!”这是现在很多忠勇军士兵的理想! ………………………… 明天继续还债~~~~~(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hkeh.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叔叔小说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