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端坐在御座上,刘彻翻看着张汤带回来的各种资料。 这些资料,足足有一尺高! 对刘彻详细的介绍了南阳郡这几年来的变化,刘彻看了,也是感慨不已。 过去四年多,南阳的情况,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农业总产值,人口总数,工人数量、奴工数量,全部冠绝全国。 今日的南阳郡,不仅仅是汉室第一大郡,恐怕也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其人口密度,几可与长安、临淄相比。 仅仅是在今年这七个月(从冬十月至今),南阳郡就生产了超过两百万斤生铁,三十万斤精铁和十万斤粗钢,甚至还生产了一万斤堪比后世一般钢铁质量的好钢! 虽然折算成后世的产量,大约也就相当于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小型乡镇冶铁厂。 但在这个西元前的世界,却无疑是开挂了。 仅仅是那两百万斤生铁,就价值超过数万万。 可以制造成十万柄陌刀或者五万件曲辕犁。 不过,为了生产这些钢铁,在七个月内就已经有超过两百名奴工葬身火炉和浓烟之中。 还有超过五百人蛊患绝症,其中,甚至包含了一百位南阳居民。 基地附近方圆一百里,鸟兽禁绝,草木不生,河流污染严重,地下水几乎不能再饮用。 这就是工业的代价。 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没有任何道理可以讲。 工业革命时,整个伦敦都被雾霾笼罩,下层的工人,很少有活过三十岁的。 大批大批的童工,死在工厂里。 同时期的法国巴黎,德国鲁尔,也好不到哪里去。 泰晤士河、莱茵河,一度连虾都死光了,河水又黑又臭。 欧洲人在二战后花了五十年时间,才勉强将生态恢复过来。 至于民猪灯塔国,情况更加糟糕。 即使到了新世纪,米帝的五大湖里的重金属超标情况,依然触目惊心,这些地方的鱼虾全部不能食用,什么亚洲鲤鱼泛滥?真以为是米帝不吃?实在是不能吃! 吃了要死人的! 所以,没有工业就没有污染,想要工业发展,污染不可避免。 至少,在刘彻的认知中即使是到了那个环保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的新世纪,想发展工业,污染就无法避免。 至于现在? 污染和剥削,就是工业,工业就是污染和剥削! 而且是最严重,最灭绝人性的方式! 对现在的汉室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夷狄。 在传统的中国价值观里,夷狄等于两条腿走路的畜生,用他们去劳作和发展工业,没有什么人会叽叽歪歪——唯一一个可能会叽叽歪歪的鲁儒都已经奄奄一息了。 剩下的圣母们也都溃不成军,成为了一盘散沙,不足为惧。 现在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 想要继续发展扩大南阳的重工业,并将它建设成为中国的鲁尔。 那么,未来,奴工的供应,一定要保障。 但……现在,西南夷山区的王国的劳动力的供给潜力,已经基本被挖掘一空了。 即使是交趾丛林里的猴子,能抓的也不多了。 毕竟,需要廉价劳动力的,不仅仅是南阳的高炉。 还有苍梧和郁林的甘蔗种植园,交趾和南越的水稻种植,安东的捕鲸事业,甚至天下地主贵族们的工坊里,也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而整个西南夷和中南半岛上的人口加起来,现在还有没有四百万? 这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后世的欧米鬼畜,也遇到过类似的困境。 不过,最终,非洲黑叔叔拯救了他们的事业。 而如今,刘彻需要三哥人民! 但,问题就在于,现在的三哥离中国还是太远太远。 所以,现在的汉室,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暂时的替代劳动力来源。 “南阳郡今年还缺多少人手?”刘彻放下手里的材料,对张汤问道。 “回禀陛下,至少还需要三千以上的工人!”张汤恭身说道“才能勉强维持现有的产量,倘若要有所扩大和增加,那么所需要的人手,恐怕会倍增!” 如今的张汤,比起四年多前,无疑成熟了许多。 他已经渐渐变成了一个合格的专业的法家官僚。 而在法家的思维里,过程根本不重要,哪怕流血漂橹,用百万人做祭品,只要结果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而且冷酷无情的去执行。 更何况,死的全部都是夷狄,这就更加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 所以,尽管为了生产这些钢铁,过去四年多,有超过三万人死在了高炉之中,但张汤却依然若无其事。 仿佛死掉的根本不是人,只是消耗了一些工具罢了。 刘彻需要的,正是类似张汤这样的人。 不过,张汤再强,显然也没有办法凭空变出劳动力来。 刘彻略略一沉吟,就道“去年,王师在高阙之下,俘获了数万大宛、大夏及康居战俘,这些人,朕全都移交给爱卿,爱卿先用着吧……” 以现在的南阳钢铁基地的扩张速度来看,一年吞噬两三千条人命,轻轻松松。 若再扩大规模,一年死一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要知道,当年米帝搞工业,仅仅是为了修铁路,就死了数十万的华工。 如今,刘彻拿几万希腊人来给汉室炼钢,也不算过分。 反正,他们肯定是会死的,也肯定没有未来的。 至少,刘彻在后世不曾听说,在中亚和南亚,还存在什么希腊裔。 既然迟早要死,那么,他们就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诺!”张汤闻言大喜,有了这几万免费劳动力,至少未来一两年都不需要怎么发愁工人的问题了。 但刘彻知道,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汉家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廉价劳动力来源。 想到这里,刘彻就对张汤道“朕在卿入京以前还传召了临邛的贵平君以及奉仁君入京,此刻,两位封君也已经在长安的戚里,为爱卿备下酒席,或许爱卿能与两位封君有所共识……” 张汤闻言,却是心里一惊。 那贵平君与奉仁君,乃是当今天子的两位爱妃的生父。 也就是那临邛的卓王孙和程郑婴。 这两位,可不是什么好人。 在西南夷和交趾,他们的恶名,足以令小儿止啼。 这些年来,这两位汉家国丈,背靠着皇室,狐假虎威,在西南夷兴风作浪,挑拨离间,迄今已经有十几个小国和数十个部落因他们的缘故而毁灭。 他们就是目前天下的头号奴隶贩子。 仅仅是这两位的矿山和工坊里,一年据说就要吞掉数千条人命。 除此之外,他们还联手垄断和把持了如今天下最有名的僰奴贸易。 一名僰国经过精心训练和调教的女奴,在僰国,最多只需要五千钱,但转手卖到长安,动辄数百金,其利润高达一百倍! 故此,为了得到更多更优秀的僰奴,这两位无所不用其极。 传说,西南夷某国有位公主,天生丽质,容貌惊艳,被这两人得知后,使劲了手段,使得她的国家灭亡,然后再将她掳到僰国,精心训练,最后送到了平壤,成为朝鲜君的枕席之妾。 即使是张汤,对这两位无恶不作,堪称人间恶魔的国丈,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但,让张汤和天下贵族们想不到的是——这两位国丈,在关中和蜀郡的风评非常高。 因为他们出资修建了褒斜道,将蜀郡和关中的交通打通,更惠及工程附近数县。 同时,两位国丈加入了少府的假农具政策。 使得关中和蜀郡百姓,可以假贷他们生产的农具。 一件市值超过五千钱的曲辕犁,仅仅需要一千钱,就可以从他们的工坊买走。 然后,这个百姓只需要每年还五百钱,连续还十年,就可以将那件宝贵的曲辕犁,变成自己的财产。 最重要的是——那个农民所假贷的曲辕犁,假如出了问题,或者质量有问题,可以获得免费维修甚至更换。 这简直就是最好的收买人心的方法。 到现在,在几乎整个蜀郡和关中地区,两位国丈的名声,甚至好于薄窦外戚,仅此于现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义氏外戚。 甚至已经有蜀郡百姓为他们立祀纪念了。 这不得不说,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这两个双手沾满鲜血,堪比白起一样的恶魔,居然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和爱护。 而他张汤,这些年来在南阳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辛辛苦苦的给百姓做工作,劝导和疏导,就差跪下来给父老们磕头了,却也不过是得了几句赞誉而已,甚至还有无数人在背后仇视和敌视他。 这让张汤真是有些心理不平衡。 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张汤对两位国丈,也就没有什么太大好感了。 但,他是个聪明人,懂得怎么隐藏自己的情绪。 “诺!”张汤微微恭身说道。 刘彻看着他,点点头,张汤这些年来在南阳的所作所为,刘彻基本了如指掌。 要知道,张汤身边,可一直是跟着宁成的! 而宁成是什么人? 那就是一条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向上爬的恶犬! 张汤能够压服宁成,已经很难得了。 但,有些事情,刘彻觉得还是得亲自听张汤介绍,于是,他问道“爱卿这些年在南阳地方,做的很不错,开垦的农田和渠道,就是御史们也都赞不绝口……不过,朕想听爱卿说一下,南阳高炉基地之侧的百姓,对于高炉的看法……” 南阳的百姓,对那些终日吞吐着浓烟,排放着污水的可怕怪物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未来天下百姓对于这些高炉建在家门口的看法。 中国人是环保意识极强的一个民族。 早在久远的远古时代,三王五帝们就已经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部易经,阐述的道理,就是平衡两个字。 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唯有阴阳调和,五行平衡,方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春秋以来的思想发展,更是将人与自然以及天地跟国家政治联系了起来。 在这个连日蚀都要皇帝劳资负责的年代,河水污浊,空气浑浊,很难让人接受,更会让百姓胡思乱想。 刘彻在后世就已经看到过了,淳朴的百姓们,是如何反对在自己的住宅区附近修建px、建造垃圾回收站,甚至电信基站等了。 他可不想,在未来面对一场大规模的反对。 所以,未雨绸缪,先了解百姓的想法,再针对性的做出政策解释,是一个可以缓解民众忧虑的办法。 当然,刘彻知道,最重要的还是要让百姓感受到因此带来的利益。 这就好比后世要是建px之前,先给百姓好处,再做足环保,百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刘彻相信,反对声浪肯定会小很多。 张汤闻言,想了想,道“回禀陛下,臣在南阳,确实遇到了不小阻力……不过,赖陛下洪福,群臣用力,百姓感佩,问题不大……” 但实则…… 张汤心里面知道,高炉基地附近的方圆三百里的百姓,对于那些高耸的炉子的看法,可一点都不正面。 这些年来,他完全就是靠着高压统治和严刑酷法,才维持了基地的正常运转。 在这个过程里,甚至死过人。 因此,他屡次被地方士绅痛骂,甚至有三老举着拐杖,追着他打了三条街。 但他能怎么办? 这是天子交代的任务,南阳百姓,理解要服从,不理解也要服从。 更何况,张汤觉得,南阳人在这个事情上占足了便宜。 倘若没有那个高炉基地,南阳现在冠绝全国的渠道怎么可能会有?若不是高炉里的奴工以及国家拨下来的大笔大笔的钱款,他拿什么去修那么多渠道?拿什么去建那么多的道路? 更别提,今年在南阳开始动工的那条连接着睢阳和南阳的轨道马车了。 这些,全都是高炉基地带来的。 为此,南阳人民忍受一下烟雾和污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年,秦始皇修长城,可没有问过天下人民! 这也是法家官僚们的思考方式。 哥觉得对的,百姓和士绅就不要啰嗦了,乖乖听令就好了,你们现在不理解,但一百年后肯定会理解和赞同我的! 会将我跟西门豹一样供起来。 ………………………………………… 今天,作者君家的小区全面停电,要到晚上10点才回来电,这一章是在亲戚家里码的。 所以,今天的爆发推迟到明天,请大家见谅 另外推荐一下朋友的书《唐朝小候爷》(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hqqk.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书库网123读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