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七月的上林苑,硕果累累,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大量的桃子、梨子、李子、栗子,都挂满了枝头。 当然,上林苑里如今最壮观的,还是那漫山遍野的枣树。 一株又一株,挂满了果实的枣树,是上林苑的标志,也是上林苑的骄傲,更是上林苑的希望。 这些枣树,是财富的象征。 过去七年,上林苑前后两任苑监岑迈与司马安,在任上积极而高效的推动上林苑的枣树种植。 到今天为止,上林苑里几乎所有可以种植枣树的地方,都已经被种上了。 就连百姓民居之前,那些本该种植桑树的地方,也有不少枣树苗。 坐在马车上,刘彻一路看着这些或已经硕果累累,或已经枝繁叶茂,或正在努力生长的枣树,心情很激动。 在如今的小农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年代。 农民能拥有一颗枣树,基本上等于拥有了小康的资本——虽然上林苑里的所有枣树,都不归他们所有。 但是,在他们在上林苑的时候,这些属于他们民居范围的枣树果实,却可以归他们支配。 一株枣树,若是开始挂果,一岁可结果少则数十斤,多则百余斤。 少府内部的收购价格是每斤十五钱,一株枣树一岁可以给百姓提供数百到千余钱不等的收入。 相当于十几亩土地的产出所得了。 除了枣树,如今的上林苑里,第二多的就是鹿群了。 当年,刘彻还是太子时,将八百多头鹿,假与百姓饲养。 条件是每头鹿每天要给刘彻五钱的租钱,等鹿长大了,卖了钱再偿还租金。 同时,母鹿所产的小鹿全部归农民所有。 这个政策,延续至今已经八年多了。 上林苑的鹿群,在这八年里繁衍迅,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七八千头的规模。 几乎所有符合条件的家庭,都会假一头或者几头鹿回家饲养。 鹿这种东西,虽然娇贵,但只要饲养得当,照顾妥善,却是轻易不会生病。 每年单单是割下鹿角后卖给少府所得的钱,就已经完全足够支付所以的假鹿钱。 而鹿群所产的小鹿却是完全归农民所有。 整个上林苑里,养鹿的风气,一时蔚然成风。 鹿群为百姓带来了充足的收入。 也让少府赚的盘满钵满,旁的不说,单单是每年农民上缴的用来抵充租税的鹿角,就价值上千万! 此外,鹿皮、鹿肉、鹿骨,都是钱。 少府在整个过程里,只是前后总共拿了大约两千头左右的鹿,假与百姓(这些鹿大部分还没有花钱,都是岑迈和司马安带着军队从上林苑附近的山陵抓回来的野鹿)。 之后就屁事没干,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躺着就可以收钱。 百姓还心甘情愿,乐此不彼,甚至感激涕零。 因枣树政策和假鹿政策之故,无论是岑迈还是司马安,在上林苑的风评,都是满分! 许多家庭,甚至为这两位苑监立祀——尽管这两人依然活蹦乱跳。 “可惜了……这两个政策,不能推广啊……”刘彻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无论是枣树,还是假鹿,都不大可能推广到天下。 原因也很简单,刘彻和少府不可能砸自己的饭碗。 若天下家家户户都能产枣、养鹿,那这枣子和鹿角、鹿皮就不值钱了。 再者说,出了上林苑,其他地方也没有这个条件来做规模化的养殖和种植。 而倘若不能规模化,效益就难以体现了。 马车穿过上林苑的道路,来到了思贤苑的学苑前。 在这里,早就已经接受了命令的学苑教官,已经带着皇长子刘病已站在道路旁边等候了。 “父皇!”刘病已六岁了,但他身上没有任何的其他皇室成员的毛病。 这三年多来,这位皇长子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读书,按时训练。 根据教官的报告,他的战斗力还不错。 在学苑中总共与同伴和同窗单挑过十三次,胜五次,败八次。 看上去似乎很弱,但实则他大部分失败都是在最开始的那一年里留下的。 最近一年,他已经没有输过了。 虽然可能有时候会被人揍的鼻青脸肿,但他最终还是将那个小伙伴镇压了。 所以,刘彻知道,是时候让他接受进一步的君王教育了。 “病已,上车吧……”刘彻望着自己的长子,虽然心里面很想将之抱在怀中,如同他宠溺桃桃和橙橙一样的宠溺他。 但刘彻知道,这样做,很可能会害了这个儿子。 所以,他板着脸,一脸的严肃,让刘病已看的胆战心惊。 他从小就害怕和畏惧着自己的父亲。 倘若是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此刻他恐怕会战战兢兢,不能自已。 但可惜,他虽然生于深宫,但却长于铁血。 陪伴他成长的不是宫中宦官的阿谀奉承与小心伺候,更不是妇人的骄纵和惯宠。 而是铁与血,是刀与剑。 耳闻目濡的是一个个从战场退下来的英雄和他们昂扬不休的壮志。 所以,刘病已尽管年纪很小,但是却已经有了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 所以,他在自己的父亲面前,哪怕再害怕,也不会畏惧和退缩。 他不卑不亢的对刘彻一拜,然后自行登上马车,跪在刘彻脚下,问道“父皇今日来诏儿臣,有何吩咐?” “朕今日带你去一个地方……”刘彻拉起他的手,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前所未有的柔情说着。 田叔之死,给了刘彻很大的震撼。 刘彻甚至不知道,未来刘病已长大,他能不能遇到一个像申屠嘉和田叔这样全心全意,只为了他能够成长成为明君的忠臣。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可能性已经很低了。 因为,刘彻自己解放了思想,让诸子百家大行其道。 百家齐放的思想环境,必然造就千奇百怪的社会。 用句儒家的话来说,就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人心不古,就会失去淳朴。 也就是所谓的愚忠,人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利益来考虑问题。 再想出一个田叔,一个申屠嘉,基本不可能了。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无数君王明明知道,愚民政策是死路,但依然头很铁,非要撞上去。 哪怕是刘邦、朱元璋这样起于草莽的英雄也不能免俗。 这是因为,他们基于自己的子孙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 他们都妄想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但刘彻很清楚,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尧舜禹,也做不到,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没有人能做到。 王朝必然会经历崛起、强盛、衰落的命运。 就像人一样,必将迎来终结的那一日。 即使用了君主立宪,也是一样。 后世的君主立宪国家,就已经有许多传出了废黜君主制的呼声。 至于那些企图独揽大权的君主制国家,已经几乎全部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消亡了。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哪怕太阳也有熄灭的一日。 所以,刘彻从未想过,自己的帝国会千秋万代。 他只知道,自己背负着使命与责任。 让诸夏民族君临寰宇的使命,让中国成为那个天、朝上国,中央帝国的责任。 甚至于更进一步,打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不然,他就将是历史的罪人,国家的罪人。 是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乃至于解除阶级之间的限制,就是刘彻的努力方向。 至于由此带来的那些副作用和坏处。 刘彻是无所谓了。 谁还敢反对他不成? 在他面前,一切利益集团与贵族,都是战五渣。 不过,这也将使得他的继任者,从一开始,在现在起,就备受压力。 因为,刘彻未来,给他留下的,不会是一群忠臣孝子。 而是一堆堆被他的鞭子和刀剑以及手腕调、教成为人精,成为政客的臣子。 要知道,在历史上,连儒家治下的中国,权臣都是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将皇帝当成傀儡和橡皮擦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而诸子百家大兴后的未来,你觉得法家和杂家会对皇帝毕恭毕敬?听话顺从? 开什么玩笑! 杂家的思想的尽头,可能是君主立宪,但也可能是共和议会。 至于法家,虽然对皇帝是忠心耿耿,但——假如皇帝不给力的话……法家大臣并不介意自己越俎代庖,代君行政,说不定还能美其名曰周公伊尹故事。 就连黄老派,当年也出过曹参,当面对惠帝直言不讳今陛下垂拱而治,臣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皇帝您就坐在宝座上不要说话就可以了,国家大事天下兴亡,这是臣曹参的职责哇! 大约就是这么个意思,惠帝被说的竟不能开口。 在某种程度而言,黄老派未来的究极进化方向,可能是类似于米帝共和党那样的保守顽固和基于农民、地主阶级的政党。 所以,刘彻不得不给子孙留下一点什么可以凭依的东西。 不然,那不就是坑儿坑孙? 刘病已却是懵懵懂懂,但他还是点头,乖乖的坐在了自己父亲的面前。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kdyv.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百书楼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