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大一统……”刘彻望着面前的一本小册子,嘴角微微上扬。 这是公孙弘刚刚送来的胡毋生的最新著作,写的非常精彩,引用《公羊春秋》许多佐证,一边拼命拍刘彻和汉室的马屁,一边不断引申出大一统的重要性。 只是…… “朕要是同意了你儒家的说法,法家和黄老派还有墨家都要来找朕拼命了……”刘彻叹了口气,将这册子放下。 胡毋生想必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没有公开发表他的这个著作。 大一统思想,或者大一统这个理论,在事实上,不是一家一户或者一门一派的独有之物。 在实际上来说,诸子百家,都有大一统思想,都有大一统理论,都有大一统的呼声和要求。 只是侧重点不一而已。 就如公羊派,他们要的大一统的法理源自《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在历史上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理论后,立刻就有人总结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同风,九州共贯也! 后人也引申出了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文化帝国主义的气息,霸气侧漏。 由是建立起了一个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年的秩序。 但是,这就是大一统的全部了吗? 错错错! 大一统,不是儒家的专利。 甚至可以说,大一统,是儒家抄袭了自己的死对头墨翟的思想,然后自己改了改,掺了些私货后的产物。 墨翟是怎么说的? 上之所是,皆必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墨子。尚同) 孟子捡起来,擦了擦灰尘,稍微改了一下,就变成了——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天下定于‘一’!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就是这么来的。 但其实,墨子也是抄的别人。 这个别人就是管仲。 管仲才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阐述并且提出了相关大一统思想和理论的人。 所谓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治之至也。 在这个基础上,管仲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治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治也。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治也。夫令不高不行,不专不听。尧舜之民非生而治也,桀纣之民非生而乱也,故治乱在上也。 并且还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 这就是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政策! 是的,在秦始皇之前几百年,管仲就已经提前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明确要求书同文,车同轨,兵戈同制,度量混一!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其实诸子百家一大抄。 但读书人的事情,能叫抄吗? 应该是借鉴,是发扬光大! 所以,吕不韦也厚着脸皮,把儒墨的主张合在一起,宣称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 荀子一看,尼玛你们都抄,我也来抄抄。 于是,就有了荀子特色的大一统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 而公羊派作为后来者,很明显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前面的先贤都已经把路铺好了。 他们只需要顺着已经被实践过,而且被天下人都公认的东西,延伸和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理论就好了。 无论是历史上的董仲舒,还是此刻的胡毋生,都做的很好。 承上启下,发扬光大。 只是…… 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刘彻才不会傻到在思想学术争论之中站边呢! 你公羊派说自己强无敌有屁用? 证明自己强无敌,才是关键啊! 想改变世界?那你们派系就出一个丞相嘛。 汉丞相,权力大的没边,除了君权之外,丞相无所畏惧。 在汉室制度中,丞相是跟皇帝共江山的统治者。 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物。 任何学派,只要有人成为丞相,那肯定可以推行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并且一一实践之。 哪怕是刘彻这个皇帝不喜欢,其实也没办法阻拦。 当然喽,现在的汉家丞相,非列侯不得任。 所以难度颇高。 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历史上公孙弘不就打破了那个非列侯不得为相的传统,开辟出了为相先封侯制度? 所以,刘彻也就是翻了翻胡毋生写的东西,然后在小册子上点了点,对公孙弘道“胡子所书,似有荀卿之风,合吕不韦之论,甚为新奇,卿去转告胡子朕甚嘉之,与之共勉而已……” 至于什么一看书就被折服啊或者感动啊。 这种事情,对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而言,都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刘彻现在掌握的信息量和阅读量,是汉室历代帝王之最! 这些年来,他不断组织宫廷和官府出版、编辑以及补全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和分支的著作。 这让刘彻实际上,直接掌握了大量的基本常识。 对于诸子百家,也都有了些了解。 事实上而言。 在今天,诸子百家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借鉴以及再发展的势头,已然很明显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儒家抄黄老和法家甚至墨家的东西,其他三派又互相从别人那里抄东西,已经渐渐蔚然成风。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因为上一次诸子百家这么相互抄袭,还是战国中后期。 儒家入秦,与法家合流,黄老学派成型,而墨家则与法家共生。 那次大变革,催生出了儒家的荀子学派,法家的韩非子思想以及黄老学派的慎子以及田饼,同时还出现了要合儒法,并黄老的杂家以及幻想着羽化登仙,想要逃避现实的老庄学派。 而反应到社会,则是天下大一统之势不可阻挡,各国的经济和民生,尤其是生产技术大飞跃。 铁器逐渐的取代青铜。 这就是竞争之中的诸子百家。 如今,类似的势头已经再次出现。 证据就是刘彻手上,现在除了公羊派的胡毋生的《大一统》著作之外。 还有十几本其他学派的著作。 大家打着的旗号都是‘请陛下斧正’,实际上都是在试探。 试探什么? 皇帝的喜恶啊! 别以为士大夫们不会拍马屁,拍马屁的士大夫认真起来,所谓的奸佞弄臣,不值一提。 与之相比,刘彻更在乎,现在的舆论界的表现。 “主爵都尉,既然胡子主张大一统,那就请胡子以身作则,为天下先!”刘彻微笑着看着公孙弘,道“朕欲兴百工,令天下士大夫,率民更始,胡子既言大一统,那便请胡子践道吧!” 大一统是什么? 各家有各家的表述,但有一点,诸子百家是相通的。 这就是维护天子的威权。 礼仪征伐皆出自天子! 尤其是儒家,尤其是公羊派。 其大一统的核心论述之一就是尊王攘夷,恢复王制! 使天下都团结都一个帝王,一个制度,一条轨道上。 既然,你公羊派都这么说了,那刘彻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而公孙弘却是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犹豫,就答道“诺!陛下之教训,臣必转告老师,臣相信,老师必然不会令陛下失望的!” 这下次轮到刘彻震惊了。 但他震惊的不是公羊学派的表述。 事实上在当初胡毋生和董仲舒都公开站出来批判老庄学派的机械之心和机变械饰思想,同时火力对准鲁儒派系的祖师爷公休仪之后,现在的公羊派就与历史上的那个曾经的公羊派越来越不像了。 而且,公羊学派也开始逐渐脱离了清谈和高论。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都鼓励并且提倡自己的门徒弟子进入仕途。 胡毋生甚至曾经公开表示春秋注我,吾以春秋之微言大义而行之,二三子,当入世践道,即便为一蔷夫,也是为先王践道! 董仲舒更是不甘落后。 他的弟子门徒,现在基本上都通过考举,进入基层。 其高徒褚大、殷忠等人,现在几乎都已经去了地方。 尤其是褚大,他甚至主动报名和申请,请求去东南吴楚之地,伐山破庙。 只是…… 此番,公羊派的变化,还是让刘彻有些看不懂了。 董仲舒和胡毋生,虽然联手掀翻了鲁儒派,将机变械饰打成了异端邪说。 从而坐稳了儒家的头号扛把子的位置。 但是,讲道理的话,他们的变化应该不会这么大! 除非…… 刘彻忽然朝着上林苑的方向笑了起来。 在挥手送走公孙弘后,刘彻立刻对左右吩咐道“去,传朕的命令,将墨苑山长杨毅给朕传来!” 一个时辰后,当刘彻将杨毅送走。 他就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儒家啊还儒家,不愧是哪个宰执了世界两千年的bug!” 与其他诸子百家相比,儒家可能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但,儒家具备一个其他派系所不具备的优势。 这个优势使得,无论在什么情况,儒家都不会灭亡! 这就是善于变通! 没看到,即使是两千年后,也尚且有所谓的新儒家,宣称要将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更宣称,这是一脉相承的吗? 你以为他们是不要脸吗? 大错特错。 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真正的生存专家。 从始至终,自孔子开始,儒家就在变革和演化之中发展。 想当年,孔子对定公以涞远,哀公以论臣,景公以节用。 一连换了三个立场…… 这就是为了求生,求发展,求壮大而做出的决定。 虽然孔子失败了,周游列国,都没有被重视。 但他的门徒们却接过了孔子的旗帜,继续发展,继续演化。 他们是诸子百家之中,学习能力最强,适应能力最强的学派。 一个连夷狄酋长都可以跪的学派,自然不会在乎什么节操啊原则了。 想当年,孟子进入齐国稷下学宫,通过对黄老学派的学习和模仿,于是发展出了思孟学派。 荀子入秦,观秦之风。 于是,有了荀子学派。 今天,公羊在汉,在如今的局面下。 他们选择了跟墨家合流…… 很不可思议吧! 简直完全超乎意料! 甚至连绣衣卫都不曾注意到这一点! 不是绣衣卫不给力,而是正常人根本想象不到,公羊派居然选择跟自己的祖师爷的死对头的徒子徒孙和解。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任何人都无法想象这样的局面! 儒墨对立和互相抹黑了几百年后,居然选择了和解? 这相当于尼克松访华,戈地图解散苏共。 在事情没有发生前,没有人敢去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刘彻现在也是如此。 儒墨和解,最起码,公羊派选择了跟墨家和解。 这肯定会引发在汉室学术界,引发十八级大地震! 儒墨都和解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过,仔细想想,儒墨的和解,看似不可想象,但实则,却是他们彼此双方都最好的结果。 公羊派树大招风,而且缺乏一个向上沟通的渠道,更缺乏最高层的信任。 这对公羊派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 而墨家虽然有着刘彻的信重,但,却只能困局在墨苑和墨社辐射的那七八个县之中,再想扩张和渗透,都是难上加难。 地主士大夫和豪强,对于墨家的举动,警惕无比。 现在,除了那些投机分子以及想靠着墨家混军功的贵族外,其他人都对墨家敌视无比。 特别是在关东,墨家都快被黑成天下头号大坏蛋和一切罪恶的化身了。 墨家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就需要一个可靠而得力的盟友,为他解释,为他发声——不求为自己唱赞歌,只求实事求是的将墨家的思想和诉求,告诉天下人。 于是,公羊学派与墨家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儒墨虽然敌对几百年,但是,却是诸子百家之中,彼此最了解和最熟悉的人。 毕竟,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但一定是你的敌人! 因为,敌人要攻击你,就必须找到你的漏洞和缺点! 儒墨就是这样一对相爱相杀数百年的冤家对头。 但同时也是互补性最强的两个学派。 儒墨的和解,让这次的石渠阁之会,将充满了亮点。 刘彻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石渠阁之会,其他巨头们发现这个事实时的尴尬表情! …………………… 威信工种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啊啊啊啊~ 另外,本章所说的儒墨和解,其实只是主角自己的看法~ 嗯,以后会说这个问题的,但我怕有人误解~~~~~(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yskh.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宝书网万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