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林荀带着微微的激动心情,走上了演讲台。 思孟学派一系,从孟子开始,就是善辩,口才优秀,闻名天下。 想当年,孟子周游列国,见国君,论诸侯,与农家、墨家、杂家乃至于杨朱学派开战,面不改色,可以一口气连战数十人! 而思孟学派,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个学派的成员,都有着一股子不同于其他学派的精气神。 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吾善养浩然正气。 林荀就是一个标准的思孟学派的巨头。 他不苟言笑,神情严肃,眉宇之间,充斥着滂湃的正义感。 让刘彻看了眉头微微一皱。 这个林荀的神态和面貌,让刘彻不可避免的想起了后世网络游戏里的圣骑士。 而且是dnd规则下的圣骑士。 动不动就爱给人丢一个邪恶侦测的那种。 这让刘彻微微有些不舒服。 毕竟,卫道士什么的,从来就难以讨人喜欢。 不过,思孟学派本身,却很难让人讨厌。 孟子提倡的学说和思想,抛开现实层面,在哲学上和思想上,都是诸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甚至,就是诸夏民族本身的部分特征。 汉室虽然在过去上,嘴巴上一直说什么孟子什么的讨厌死了。 但身体却不由自主的按照孟子的部分理论和思想主张,在推行自己的政策。 无论是轻徭薄赋,还是尊老养老,其实都是孟子的主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及人之幼。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不过…… 跟孔子一样,孟子同样是法先王和井田制的拥护者。 这就稍稍让人有些蛋疼了。 这个时候,站在台上的林荀微微清了清嗓子,口腔说道“翼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故先王皆有不忍之心,斯人有不忍之政!” 这句话刚刚说完,台下就有着嘘声传来。 不用想,必是荀子学派! 在儒家内部,孟子与荀子,可谓是针锋相对,彼此敌视的两个派系。 所以,后世,宋明之时,孟子翻身把歌唱,进了孔庙,号称亚圣,返身一脚踹开荀子,还宣布开除了荀子的儒家先贤身份。 而在此时,荀子学派与思孟学派之间的分歧和仇恨,甚至大过了儒墨矛盾。 当年,荀子曾经公开批判思孟学派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由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暓讙讙然不知其所非也。 大概意思就是说孟轲和他的老师的学问,就是一派胡言,根本没有道理,全部都是错的,忽悠世人,罪大恶极,围观群众,应该速速醒来,不要被他带偏了! 若非现在还有一个重民学派在,本着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的原则,恐怕如今,思孟学派的头号敌人,必是荀子学派。 而荀子学派现在谁都喷,谁都敢喷,尤其爱喷思孟学派。 要不是是在这石渠阁上,恐怕,就不止是嘘声了。 而这嘘声,也明显的影响到了会场的正常秩序。 所以,周亚夫不得不派人警告道“再有下次,直接驱逐!” 这才让荀子学派的人乖乖闭嘴。 也让演讲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林荀并未受到荀子学派太大影响,他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就继续说道“是故孟子曰中国五百年必有圣人出!诚哉斯言,周公后五百年,今上应运而生,口含天宪,动合阴阳,施仁政以泽被天下,四方来朝,万国咸伏!” 这个马屁虽然拍的裸,过于直白。 但正因为如此,让人想不鼓掌都不行。 群臣文武以及诸子百家,哪怕是重民和荀子学派也不得不站起来鼓掌。 刘彻则是微微一笑。 不管怎样,有人拍马屁,总比反对自己要强不是? 况且,在这石渠阁上拍马屁,是刘彻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无论如何,皇帝永远正确,天子天授神权。 这是第一政治正确! 不然,你以为为何后世天朝的每次大会都会强调紧密团结在以xx为核心的中央,为了xx,做了xx,全国团结一致,拥护xx的英明领导? 党报和各大媒体都是一片歌功颂德,阿谀奉承。 真以为事实果然如此吗? 错了! 这是统治需要! 是统治者想要的结果! 粉饰太平,总比揭露真相,更能加强统治! 如今也是一样的。 问题、弊政和错误,常朝和朔望朝上就可以解决和讨论。 而这石渠阁之上,只能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郡国贵族士大夫共同拥戴伟大的汉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谁敢说不是,肯定要拖出去弹弹到死! 而思孟学派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是要得到一些好处的。 譬如今年的考举,对思孟学派一系稍稍优待一些。 在同等条件,更优先将思孟学派的弟子门徒录取和任用。 掌声渐渐停歇,林荀才接着说道“方今幸甚,陛下外王内圣,法三代之先王,厚德载物,行不世之德政,尊贤使能,朝野众正盈朝,俊杰在位……” 听到这里,刘彻的脸色变了。 因为,刘彻听出来了。 这货在拍马屁的同时在掺私货! 掺的是孟子是那一套,而且有点道德绑架得意思。 倘若换一个人,可能明知道有毒,也要尝尝。 但刘彻非常清楚,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外王内圣。 不是外王内圣不好。 是外王内圣,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候,都被人玩成了外忍内残。 所谓友邦惊诧,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还是外霸内王,更符合他的想法,也更符合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 而那个所谓的众正盈朝的说法,更是让刘彻感觉有些眉毛直跳。 因为,崇祯也是众正盈朝啊。 然后就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崇祯吊死在了煤山的那颗歪脖子树上面,舌头伸的老长老长…… 为了不让自己被这口毒奶奶到,刘彻微微咳嗦了一声,将自己的态度,传递给了周围的尚书郎和谒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而能在刘彻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信心腹,早知道刘彻的习惯。 一听声音就知道陛下不喜欢! 陛下不喜欢,那自然要站出来表示了。 当下,就有一个尚书郎站到台前,轻声说道“诸公注意,此乃石渠阁之会,请绪论本派经义,无关内容,勿要多言!” 顿时,林荀的脸色就尴尬的胀成了猪肝色。 而台下的重民学派和荀子学派的人,则笑的前仰后倒。 好在,林荀心性不错,知道马屁拍到了马大腿身上。 连忙做出调整,转口道“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也……” 这个转折不错,也不别扭。 “何以谓之仁亲亲而仁,不忍而仁也!” “是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之今世,则曰人之仁,谓之四民皆爱也,士农工商,皆汉臣民,皆陛下臂膀,皆诸夏同胞,推仁及爱,至于百工……” 听到这里,刘彻才将眉头稍稍舒展开来。 “看样子,思孟学派在如今,也有发展了……”刘彻在心里想着。 不过,这也正常。 如今诸子百家,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不管他们喜欢,还是讨厌,商人的数量以及工商业的从业者,都在增加。 群体的规模,不再局限于某地,也不再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 而且,富裕起来的工商业,开始涉足政治,插手学术思想。 没有人避免,也无人能幸免。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况且,作为一个新兴学派,思孟学派面临着公羊、谷梁的强大势力,还处在与重民学派的竞争中。 假如,他不能找到一个新的支持他的集团的话。 那它怎么生存,怎么发展壮大呢? 事实是除了新兴的工商业者外,其他的群体都已经早有了支持者和基本盘了。 就像米帝的驴象两党一般。 新人想要挖墙脚,何其难也! 所以,杂家远走安东,思孟和重民,涉足工商业,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这意味着,学术界终于不得不正视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其带来的问题。 并且去思考在这样一个局势下,如何继续平衡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正视问题,总比回避问题,却在私底下大肆中饱私囊,充当白手套要强! 而且,思孟学派谈这个问题,比其他人,都更有优势。 原因很简单,仁义爱人是思孟学派的核心论述。 且,思孟学派讲究‘浩然正气’。 正人君子,肯定不会被商人操纵和控制。 至少,在面临外人攻仵时,他们完全可以大义凛然的回击,并且反问对方“若吾辈尚且不能谈论工商之事,谁能谈论?” 当然了…… 林荀的这篇演讲稿,肯定是有人帮忙拟定过了。 刘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颜异。 不过可惜,中间,这位林荀似乎自作主张,掺杂了私货。 导致本来极为优秀的一次演说和游说,最终毁于一旦! 刘彻低头看了看在自己身侧矗立的颜异,盯着他的脸,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看出什么。 然后他就呵呵一笑。 颜异自从上次在茂陵吃了瘪后,最近变得踏实和诚恳了许多。 刘彻知道,他正在反思和反省自身。 这很好! 关键是,他能否战胜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假如能,那么,未来,三公或许悬。 但九卿跑不了。 倘若不能,那颜异这辈子,也就是一个尚书令的副手身份了。 林荀在台上继续说着思孟学派的主张和他们如今主张的秩序。 但他的胆子有些小,对工商业的问题是浅尝辄止。 在谈了一会后,就转而转移到了心性和道德方面。 无非就是孟子那一套的仁义观。 刘彻却是开始看起了之后将要上台的两位巨头的资料。 在林荀之后,是重民学派的杨晖。 杨晖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原先是谷梁派的巨头,在元德二年,忽然带着门徒子弟,加入重民学派。 在重民学派原有的思想基础上,他结合了谷梁学派的主张和理论,衍生出了许多奇谈怪论。 绣衣卫的报告是其人颇有公孙龙之风,能言善道,善辩而机警,常有语出惊人之举! 这就了不得了! 公孙龙是谁? 白马非马的公孙龙! 那位名家的巨头,那个足以颠倒黑白的著名学者! 那位在古典中国哲学史上类似于柏拉图,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柏拉图的公孙龙! 而且,公孙龙还对中国的法律和道德以及学术拥有巨大的影响! 他的门徒弟子之中,甚至出现了尹文子这样的黄老派的巨擘! 一个公孙龙,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成为了一个学派的领袖! 特别是重民学派这样的特殊性的学派! 这让刘彻期待无比。 当然刘彻更期待的是,在杨晖之后登台的将是荀子学派的朱文。 朱文的背景,刘彻也搞清楚了。 他爹是平原君朱建,那个汉室前期最有名的智者和谋士。 朱建生前,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给韩信建议造反,还不被诛杀,简直就是奇迹! 长袖善舞,能言善辩,和善于分析政局,是这位汉家平原君留给世人的最深印象。 如今,朱文投身于荀子学派之中。 更是让接下来的时间,将变得无比有趣。 荀子学派,本身就是一群另类和异类的集合。 以刘彻所知,荀子学派,本来早已经消亡了。 荀子的嫡系传人和再传弟子,都早已经改换门庭。 譬如申公,是荀子弟子浮丘伯的入室弟子,但他抛弃了荀子的学说,开创了楚诗派。 又譬如北平文候张苍,他是荀子的关门弟子,但他也抛弃了荀子,走上了黄老学的道路。 还有更著名的李斯、韩非,一为儒,一为法,相爱相杀。 除此之外,韩诗派的韩婴也是荀子的再传弟子。 但他也抛弃了荀子。 而今天的荀子学派,其实是几个跟荀子没有太大关系的路人,在读到了荀子著作后,深感这才是道理,这才是学问! 于是,遵奉荀子为祖师爷,再次打起了荀子的性本恶和化性起伪的大旗,逮着儒家各派,一顿乱喷。 结果,让他们喷出名堂来了。 天下各地,与他们抱有相同想法和相同观念的士子,纷纷前去与他们汇合。 同志越来越多。 终于,成为了一个学派。 还是一个影响力跨越郡国的学派! 这不能不说,真是一个奇迹!(未完待续。)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evkqq/hqqqyvvh.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贼吧网耽美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