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这章明天换到第三卷。】

或许朱元璋就是看中了夏原吉这个人,朱元璋和其他皇帝最大的区别,那便是他对自己儿子和孙子不设丝毫的防备。

而且朱元璋身边也没有多少可相信亲近的大臣,他看重的都安排给了儿子和孙子。

开国时期的刘伯温,李善长,徐达他们,这些时常跟随在朱元璋身边出谋划策,

自胡惟庸案后,他并没有倚重的大臣,都是皇权一手抓。

最近一年反而好多了,之前能够劝慰陛下的是发妻马皇后,太子殿下有时也劝不住。

但这两年有一个人能劝住,那就是长孙朱雄英,这也是翰林院大臣和六部认可的事实。

儿孙都在的朱元璋,到现在反而变成了没那么重戾气的皇帝。

今日早朝上,当朱元璋提出关于农学院,民技院,汉明军校,国税寺和城管寺这些时,群臣并不敢提出意见,也没反对和质疑。

他们确实看到了皇长孙做这些后得到的效果。虽然身为大臣,但他们连其中的过程都没有资格去知道,因为这些根本与他们无关。

洪武的文臣地位不如武将,自杨靖和詹徽死后,文臣大多数只有服从,除非实在不信的才敢质疑,毕竟现在的文臣还有骨气。

其他的,他们从来不会去质疑。

尤其是朱元璋说出来的话。

谁敢质疑,莫不是最近这段时间脖子痒了,看陛下少了戾气,就以为陛下手中的刀生锈了。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众文臣没有什么理由质疑。

农学院,百姓们的农学社,一起交流种地遇到的问题。

民技院,都是些民间工匠,这几日还发现了许多的矿。

国税寺收的银子多了,他们官员的俸禄也涨了不少,日子至少过得十分滋润了。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沿海抓到的倭寇,都是汉明军官学校的水师分校新军做的,谁敢说本事不行?

凡是资格老的官员,都记得那年朱元璋要废丞相,官员死奏。

官员在奉天殿被两箭射瘸双腿,随后朱元璋让人拖下去命御医救治。

这次没有谁反对,即便是最有骨气的御史,也不敢在朱元璋宣布事情的时候去指手画脚。

如今御史能搞的事情,就是指责陛下吃饭呼噜,不称朕爱称咱,有时候想请唱戏的进宫唱出戏,被那个周御史给怼回去的。

这种事朱元璋不会过多犟。

些御史不涉及朱元璋原则和逆鳞的提问题,都会听劝,毕竟御史就是朱元璋搞得,他不会傻到在自己小毛病上打自己脸。

如果开了口子,御史就震慑不住百官了。

但关于朝政,御史也是见好就收。

在六部旁边,修建农学院,民技院和城管寺这些后,朱元璋告天下的诏书早就在洪武二十五年末告诉天下。

但今天他又重新说一遍,就是为了做个铺垫。

“咱给大家重复个事,农事就是一国之根本,咱大孙做的好啊,给咱把农官集合到一起,琢磨一亩地种出三亩地的大米。怎样让蔬菜更多更肥,怎样让百姓不饿肚子,好事。”

“那个民技官今年大家也看到有考试进来的,打铁的,寻矿的,还有会炼丹的,木匠,烧石灰,卖木炭,制盐的都有,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国税寺?收商税,摊丁入亩,士绅纳粮,咱还给你们涨了俸禄,都别感谢咱,去感谢咱大孙子。

城管寺也不错,往日夏天,牛粪鸡粪,咱好几次微服私访,走着走着,靴子底就沾了一块儿,气人不。”

接着也有官员开始说起来。

那就是翰林院的刘三吾,他早就准备好和朱元璋唱双簧了。

“最厉害的,还是这几个设立的新衙门,这里面所有的相关规章及任职要求和俸禄,民技官的考题,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凡是朝中的许多事,要拟规章制度是什么的,都是许多同僚一起,也就是人很多。

最后便是送到陛下这里,在进行小规模推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是虞王殿下一人干了十几个人做的事,但虞王的出发点都是为朝廷为百姓的法子。”

朱元璋道:“咱大孙办了这么多的事情,咋不见你们夸夸,你们都表示表示。”

众官员都脸带笑意。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说话没什么文绉绉的,都是通俗易懂的,这是大明朝所有官员熟悉的习惯。

谷烏/span武将听的很好,文官有的听着虽然不舒服,但也不反驳什么,反驳了也没用啊。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gkvgh/gssqyeqa.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虫小说闪爵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