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47(番外)

赵珩登基满两年,中秋也近了。

曾经随处可见乞丐的汴京城,变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店铺也新增了许多。

还没到中秋,灯笼店里的花灯就被预定一空。

苏绾请匠人打造的铜制火锅,也终于做好。

为了做这个火锅,匠人琢磨了一个多月,做坏了七八个才总算做出来。

鸳鸯锅也做了不少,等铺子装修完成就可以开业。

心心念念的火锅店,拖了整整一年多才总算进入收尾工作。

忙到中秋前一日傍晚,苏绾带上新做出来的糕点,拿着令牌和秋霜换上太监的衣服,悄悄入宫。

秋收在即,赵珩已经连续在宫里住了两个晚上,她实在想见他。

“陛下看到娘娘,必定会很开心。”

秋霜拎着食盒,捂着嘴傻乐,“上一回入宫,陛下就可开心了。”

“他是开心终于不用批奏折。”

苏绾自己也忍不住笑,“走快些,南诏的使臣这两日要来,他这会肯定还在御书房。”

秋霜点了下头,低低笑出声。

到了御书房外,苏绾抬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当值的宫人不要出声,回头拿走秋霜手中的食盒推门进去。

“孙来福你来得正好,传崔尚书来见朕。”

赵珩头都没抬一下,俊逸不凡的脸庞挂满了寒霜,剑眉深深拧紧。

苏绾唇角弯了弯,继续往里进。

还真是被是政务给绊住了,怪不得家都回不了。

“朕的话是没听到吗!”

赵珩不悦抬头。

小太监眉眼弯弯,唇角挂着几分俏皮的笑意,分明是他的夫人。

他怔了下,面上的寒霜霎时散尽,回过神立即丢掉手中的笔,扬起唇角起身迎她,“夫人。”

她这是想他了?

“给你带了糕点。”

苏绾被他抱住,禁不住笑了下含糊打趣,“哪个不开眼的又惹你生气了。”

北梁这两年的民生和经济都向好,各地的官员经过一轮大换血,消停了很多。

能让他这么生气,大晚上召见崔尚书,估计这人犯的事不小。

“平崇知府不知听了谁的意见,要修改定好的官道路线,理由是官道恰好经过一处桃园,扰了百姓赏花。”

赵珩说起来还有气,“那官道可是工部测量过的,从平崇到靖安缩短了一日时间,出的简直是混账主意。”

苏绾被他生气的样子逗笑,坐到软塌上,打开食盒拿了块糕点递给他,“抄他全家如何?”

赵珩拿走糕点咬了口,眼皮撩了下,不吱声。

“抄家不解恨那就灭九族。”

苏绾拎起茶壶给他倒茶,故意不往下说。

“不至于,朕就是生气他混账。

作为地方要员,他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当地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去在意几个书生能否赏花。”

赵珩心气顺了些,朝书桌点点下巴,“你自己看。”

“平崇知府对百姓挺负责,估计是新请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师爷。”

苏绾随口一说,起身将书桌上的奏折拿过来翻开。

赵珩不置可否,只把糕点塞入口中,大口大口吃起来。

苏绾瞟他一眼,忍不住笑了下,专注看奏折。

平崇到靖安再到安宣府的官道,是她重新规划,并且由工部派人测量核定确定开修的。

按照陆常林的计划,工部修好了这些官道,下一步就开挖运河,让北境的粮食和牛羊在运送方面更便捷。

除去没有修好的部分官道,已经完工的几段基本上都比原来的短。

去年五月份的时候,平崇知府拿到图纸便立即召集百姓开工,分工也极为仔细,他还亲自跟着百姓一起抢修。

明明是个实干家,忽然而然的,为了一片桃林上奏,怎么看都像是被人给蛊惑了,要么就是有人代笔写的奏折。

她隐约记得平崇的上一任知府是窦世忠,他调任南康后,接任的这位跟他也是同榜进士。

这两人和张奉如的相同点都差不多,都想着为百姓干实事,按理说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才子佳人看不了桃花不会死人,官道绕远出入平崇,若东蜀大军杀入境内,会真的死人。

苏绾仔细看了一遍奏折,见赵珩已经在吃第二块糕点,眨了眨眼倾身过去亲他,“你不在睡不着,所以进宫。”

他不回去,她好像很不习惯,两个晚上没睡着。

“今晚回去。”

赵珩挪到她身边,放了糕点,伸手将她抱过来整个圈在怀里,低头贴着她的耳朵轻笑,“陛下可是想要臣侍寝?”

苏绾脸颊微微有些发烫,“想被打入冷宫?”

“不想。”

赵珩贴脸过去,动作很轻地蹭了蹭她的脸颊,拥着她继续吃糕点。

她才舍不得把他打入冷宫。

才两日不回去她就找来,没成婚那会,她可是两个多月不见他也没问题。

苏绾歪头枕上他的胸口,又看了一遍奏折,忍不住说,“这知府既然奏请官道改道,那就让他亲自去修官道。

以我去年年中所见,这知府并非浮夸之人,这奏折像是有人代笔。”

还是个自诩为了百姓请命,实际上愚不可及的读书人。

说不定,还真是知府新请的师爷。

“谁写的奏折让谁去修官道。”

赵珩的火气散去,起身去把剩下的奏折拿过来,放到软塌上的矮桌上,枕着苏绾的腿舒服躺下。

“又偷懒?”

苏绾伸手捏他的脸,哭笑不得,“就不该入宫见你。”

“臣要养精蓄锐。”

赵珩闭上眼,闻着她身上的香味,彻底放松下来,“听你这么一分析,我倒是想起个人来。”

这个人是顾孟平。

去年春闱,他进了殿试,而自己给出的考题是乞丐。

顾孟平当场语塞,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自己的论点论据,崔尚书与谢丞相都极为失望。

如此水准自然进不了一甲,连二甲都不是。

状元、榜眼、探花,分别被外地入京赶考的考生夺得。

这三人如今已经到地方就职,表现尚可。

唯独这顾孟平,他未有给安排任何官职。

“想起谁?”

苏绾低头看他,“可是我也认识的人?”

赵珩“嗯”了声,口中溢出一声嗤笑,“顾孟平。

只会读圣贤书做文章,却看不到汴京为何多了那么多乞丐,看不到修建新的官道,为何要穿过桃林。”

一年前他以百姓身份出宫,与等在苏宅门外的几个小乞丐说话,顾孟平看他的眼神和看乞丐差不多。

嫌弃得很。

不知他如今可还嫌弃。

“是他啊,这不奇怪了。”

苏绾失笑,“看来毒打得还不够,让他去修官道也好,怎么说也是进士,等他长了记性就会知道该如何为官。”

顾孟平在原著中就是个很骄傲的人。

然而原著中没有他提前认识赵珩的剧情,也没有让他有机会嘲笑赵珩,以他的才学拿下状元并不是难事。

他后来遭受社会毒打,任一方知县却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还被人给陷害,差点被革职。

挣扎了一年才醒悟过来。

这回真该好好毒打他一番。

“回头朕就批复,谁写的奏折谁去修官道,修不好别想当官。”

赵珩抬手捏她的下巴,墨色的眸子里泛起浅笑,“南诏使臣过两日到汴京,还是长公主。”

南诏储君折腾了一年多总算登上帝位,如今登基刚两月,便差长公主作为使臣,再次出使北梁。

二皇兄到了南诏便没了讯息,安插在南诏皇宫的探子,也未有发现他的踪迹。

大皇兄倒是每月给他来信,有时在安宣府,有时在北鹿。

偶尔他也去靖安和平崇等地,每到一处,他便来信告知当地的百姓情况。

每一封信里,都有当地的一样东西,有时是一枚树叶,有时是一朵花。

他像是要补足被困轮椅虚度掉的二十年光阴一般,出了汴京,脚步便不曾停歇。

“南诏皇帝性子阴晴不定,便是合作也要长个心眼,散兵侵扰边境之事他是不想管,还是不打算管,我们得心里有数。”

苏绾说完,想到穆瑶顿时皱起眉头,“那狗皇帝又派穆瑶过来,不会是打你后宫的主意吧?”

穆瑶第一次出使北梁,整个汴京都在传她是来和亲的,这才刚过一年又来。

谁也不知道南诏那个狗皇帝,心里打什么主意。

“狗皇帝?”

赵珩好笑看她,“夫人私下时也这般说朕?”

从认识她到成婚,整整过了两年半,他还是第一次听她骂人。

不会是醋了吧?

赵珩干脆不躺着了,坐起来注视着她,唇角上扬。

她也会醋,是因为成婚了的缘故,还是自己在她心中的地位终于提升了一点?

“不会这么说你。

南诏的皇帝本来就很狗啊,散兵这事闹了一年多,傻子都看得出来是他故意为之。”

苏绾拿了朱笔批奏折,“使臣一行多少人?”

“送来的国书上说,使臣一行十二人,除去穆瑶长公主还有十三公主一起。”

赵珩眯起眼,故意逗她,“这十三公主今年正好满十二岁,估计是来看热闹的。”

“什么看热闹,八年后你还俗她正好二十,先预定你后宫的位置,完全可行。”

苏绾批好了奏折,嗓音里透出一丝自己都没觉察的凉意,“南诏的狗皇帝果然不安好心。”

这么小的孩子,他怎么好意思派过来?

“夫人放心,除了夫人朕一概不要。”

赵珩唇角扬起浅浅的弧度,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漱口,顺势将她揽过来,低头吻她。

真醋了。

许久,赵珩移开唇手臂圈着她的身子,嗓音发哑,“奏折不批了,先回家。”

“还是批了吧,明天中秋放假先处理完了放松过节。”

苏绾歪头蹭他,伸出手跟他十指紧握,“丢在那最后也是要批的。”

堆得越多,节后处理越烦躁。

“那辛苦夫人一下,我歇歇。”

赵珩偏头亲她。

苏绾瑶瑶头,开始帮他批阅奏折。

明天中秋,她今晚要请他吃火锅,准备好了才进宫的。

为了这顿火锅,她让秦小宝帮她找来刀工最好的师傅,负责切牛肉。

在现世时,她有次参与的项目,恰好在著名的什么都吃的省份,尝过一次当地的牛肉火锅后便念念不忘。

在项目地待了一年半,她逮着机会就去吃,把牛身上各个部位的肉都吃了一遍。

还吃到了最好味的牛杂。

头两年她就想着要开火锅店,后来各种忙,这件事就一直拖着。

钱东家也是个实在人,给她预留了一处非常适合开火锅店的宅子。

那宅子离太平坊不远,带着四个很大的别院。

原房主是个被革职的官员,这宅子便放了出来。

她重新规划后,将前院的大门拆了建起三层木楼,做堂食的大厅。

四个别院分成八个小院,开了三处门,随便从哪儿进都不怕人太多,撞到熟人或者上司。

她还根据不同的分区,设计了不同的会员卡,店里的小二会根据不同材质的会员卡,将客人带去不同的院子。

其中一扇门只有她能开,今后谈生意或者会友,可以去火锅店,边吃边谈。

到了夏天再开发其他的菜式,主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苏绾批阅了完部分奏折,低头一看,赵珩枕着她的腿睡过去,禁不住摇头。

看他的黑眼圈就知道,这两天晚上他没好好睡。

今年中秋,赵珩给朝臣放了三天假,孙来福估计是怕他出宫不回去,把所有的奏折都搬到御书房。

苏绾摇摇头,伸手拿了另外一支笔过来,将各地官员上报的问题分类出来,仔细统计。

关于荒地如何租给百姓的,有十三个县的知县奏请批复。

奏请继续减免税赋的有个一府一州三县,都在南境。

要求工部尽快派人实地划分水渠,防止百姓乱挖乱开的,一共有四县一州,都在北境。

奏请一年后嵩山封禅的,有三十几份,都是长期在汴京的朝臣。

苏绾统计完毕,又拿起奏请封禅的奏折,一份一份慢慢往下看。

趁着东蜀和南诏内乱不止,北梁这一年休养生息,盐的储备已经够北梁用上三年。

粮食储备足够应付三次大规模的旱灾。

根据陆常林派下去的人的统计,北梁国中如今还有三分之一的百姓吃不饱,还不到歌颂的时候。

这些朝臣,估计是吃太饱,消停没多久就又忍不住想作妖。

苏绾把这些奏折整理好,放进写着该细查的筐里,继续批阅剩下的奏折。

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奏折批阅完毕。

她放下手中的朱笔和墨笔,叫醒赵珩。

“夫人辛苦。”

赵珩惺忪睁开眼,坐起来抱了抱她,下巴搁到她肩头上含糊出声,“晚上吃什么,我没让孙来福准备晚膳。”

“到家就知道了。”

苏绾反手捏他的耳朵,“有人又想给你塞女人了。”

赵珩漫不经心地应了声,偏头看向用来装奏折的竹筐。

去年她入宫陪过他一次,为了方便他清楚那些奏折要尽快处理,那些是废话连篇,那些心思不端,她带了几个竹筐跟着。

批阅过的奏折都分类装到筐里。

“塞女人?”

赵珩拿起该细查那个筐里的奏折翻开,彻底精神过来。

他已经有一年没杀人,这些人怕是脖子又痒了。

三十多个人商量好了一起上奏,明年恰好丧期满,提前一年便是被反驳他们也能找出理由,说先筹备并无不妥。

“回家,等收了假就安排人查他们。”

赵珩丢开奏折,牵着苏绾的手起身,“我饿了。”

收假后,谁敢跟他提后宫他就让谁住到后宫来。

“我也饿。”

苏绾嘀咕一句,收起食盒拎出去。

走出御书房,外边彻底黑透了,明月高悬。

孙来福估计是收到消息,拎着个食盒等在门外,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今夜不住宫里,帮朕好好守着。”

赵珩拿走食盒,刚迈出脚步就被苏绾拉住。

他狐疑偏头,那张百看不厌的殊丽面容浮起淡笑,将手里的食盒递给孙来福,“下边那层有几个月饼,整个汴京独一份的口味。”

“老奴多谢皇后娘娘。”

孙来福眼里闪着泪花,抖着手接过食盒,“陛下放心,老奴一定守好皇宫。”

“去吧。”

赵珩低低说了声,和苏绾一起走下台阶。

孙来福这两年眼看着老了很多,尤其是他和苏绾成婚后。

一开始他夜里出宫,孙来福总不敢睡,天天早上都要等着他入宫了才安心。

这一年已好了许多,爱操心的毛病还没改。

“老奴遵旨。”

孙来福更咽一声,拎着皇后给的食盒,站在御书房门口目送他们出去。

皇后要是能住在宫里就更好了,将来有了小皇子他也能帮着照应。

陛下不急,这事自己也不好说。

眼看着赵珩他们走远,孙来福禁不住长长地叹息一声,拎着食盒慢慢往回走。

不着急,陛下和皇后都年轻着,孩子总会有。

苏绾和赵珩出了皇宫立即坐上赵宅的马车,匆忙返回太子府。

厨房已经准备了各种牛肉,火锅的汤底也熬得浓稠,炭火烧得红红火火。

苏绾去洗手净面,擦干了手上的水渍,先过去安排厨娘将火锅放上去。

“这是火锅?”

赵珩坐下来,看着满桌子的生肉生菜,好奇拿起筷子,“要把肉放进去煮?”

记得一年前他们去南境,苏绾就说过要吃火锅,没想到是这般模样。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hvheg/gedaehda.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万书网废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