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后金汗国使臣,八大臣之一图尔格,见过尊敬的四海一统之大君,我后金汗国送上了范文程的头颅,来平息秉笔太监王文政的不幸遇难后,大君心头的怒火。但是议和之事,迫在眉睫,还请大君圣训,应当如何才能罢兵止戈。”图尔格才懒得为一个汉人去收尸,他这趟来,是为了议和。

保证这次的粮道的畅通,以保证辽东度过这次的大旱。

“你是想问朕要什么对吧。”

朱由检笑着说道:“贡格尔草原归察哈尔部所有,广宁十四城归大明所有,黄台吉受封辽王,代善受封平辽王,岳托、豪格入京为质,辽东都司恢复官制,大明委派官员任命,参与辽王府议事。交出镶黄、正黄两旗战犯,送至归化城煤田。”

“不知贵使以为如何?”

图尔格猛地往前走了一步,脸上充斥着愤怒,他感觉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羞辱!

此时大明议和的条件比过去苛刻了万倍!

这哪里是议和,分明是在逼战!

“朕提醒你,是代善没有打下归化城,若是他赢了,朕今日的条件,或许和过去一样,但是毕竟他打败了,战场拿不到的东西,难不成指望从谈判桌上拿到?”

朱由检站了起来,笑着说道:“你以为此时不接受朕的议和条件,朕就不会自己去取了吗?他日再论议和之事,朕的条件怕是比这个更加苛刻。”

“使者退。”王承恩高声的呼喝着,几个锦衣卫的大汉将军,从乾清宫外走了进来,眼神凶狠的盯着两个副使。

“哼!”图尔格用力的甩了甩袖子,离开了乾清宫,他很想发出掷地有声的威胁,比如大君一定会后悔的之类的话。

但是最终,图尔格一句话没有说出来。

若是有一点办法,他们绝对不会把范文程送到京师来送死了。

“如此苛刻的条件,建奴必定不会应允,不过没关系,此时的代善进退两难,他拖得时间越久,对我大明就越有利。宣大的军队正在集结,只要耿如杞能够如期到达昌平等地布防,大明的京师必然固若金汤。”朱由检对着袁可立说着自己心中的谋划。

袁可立点头说道:“宣大两府之军防守京师,关宁军出城攻打广宁,只要能拿下周围郡县城池以及各军寨,哪怕是拿不下广宁,也无碍。眼下只待建奴扣关了。”

朱由检忽然放下了手中的奏疏问道:“无论是萨尔浒之战,还是沈阳之战,亦或者是广宁之战,察哈尔部的林丹汗,都跟随我大明出兵,可是为何耿如杞会阻拦其西进呢?”

“朕知道耿如杞打赢了此次的归化城会战,对塞外之局势有着弥天大功,朕只是有些奇怪罢了。”

兵部尚书孙承宗镇守蓟门未曾临朝,但是兵部右侍郎张凤翼却代替了孙承宗参会。

张凤翼听到万岁询问,赶忙站起来说道:“去岁五月,虎兔墩的亲信贵英,没有任何的上奏批文,就带兵闯进了新平堡,扬言洽谈入边讲赏之事,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民苦不堪言,宣府两卫千户将贵英部全歼。林丹汗当即发兵,围困了张家口。”

“陕西道御史李柄与虎兔墩谈入边讲赏,当时讲明,虎兔墩放弃西进,归察罕浩特,归辽土策应关宁军,而大明恢复对其全部市赏贡市。”

“可惜虎兔墩虽然答应了并且从张家口撤兵,但是最后,依旧是没能通过贡格尔草原,从开平府转至察罕浩特。所以耿巡抚,才最终决定武力干涉察哈尔部西进。”

朱由检皱着眉头问道:“这事朕略有耳闻,贵英未曾获准,就带兵入了我大明的新平堡?”

“是。”兵部右侍郎张凤翼俯首说道。

“怪不得。那朕对归化城会战之事,就再也没有疑问了。”朱由检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带兵入境,这种事发生了,大明方面不可能没有任何的回应,全歼贵英部,就是对草原诸部的一种警告。

大明与察哈尔部的关系急转而下,耿如杞做出联合土默特部,阻拦林丹汗西进的举动,并不是因为耿如杞盘踞山西日久,联合土默特部更加符合他个人的利益。

“王伴伴,后日把早朝取消,把皇极殿打扫一下。后日,耿如杞率领两镇之地入昌平县扎营,楚材会入京叙职,就定在皇极殿,让百官至京师三十里外的决胜口迎一下。”

“万岁爷也要去吗?”王承恩低声问道。

“去,当然要去,当初朕给耿如杞许诺,若是得胜,朕必出城三十里迎其凯旋,朕记得,金口玉言,当然不能不作数。”朱由检理所当然的说道。

毕自严一脸尴尬的说道:“万岁,这还是再商量商量,百官们去就是了,万岁要不就不去了吧,唐王也入京了,现在在南海子,要不让唐王去迎一下?”

朱由检左看看,右看看,他自认今日坐在这里的这些人,有一多半都是他的人,典型的皇党,唯皇命是从的那种。

他出城去迎接,这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收买人心的手段,只不过出城三十里迎军,不是小手段,而是大手段罢了。

毕自严怎么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而且看着诸多朝臣如同便秘的脸色,似乎对这件事十分的不认同。

“迎一下怎么了?”朱由检十分疑惑的看着朝臣们问道,这么做很出格吗?

“万岁爷,自太祖爷起,就不让做了。这是祖训。”王承恩小声的解释着。

朱由检挠了挠头,得,又是一件类似于祖宗之法不可废,大明还有多少祖宗之法没有废的?到这件事上,就得依着了?

“就这么定了。”朱由检一听是这个原因,丝毫没有顾忌定了调。

只是让朱由检没想到的是,大明斗的你死我活的臣子们,居然为了这个事,统一口径,当夜就联名上书,劝谏皇帝不要出京相迎,理由千奇百怪。

比如此时关外代善带着六旗大军虎视眈眈,比如尚虞备用处的建奴活动频繁,出了京师恐惊扰圣驾,但是归根到底,其实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废。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qkkgh/aykkvqaa.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80电子书百书楼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