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洪武生存指南第090章:辈分怎么算

进入五月中旬,金陵的天气越发炎热起来。

金陵城北,红山东麓。

吃罢午饭,老朱就带着将作司卿单安仁一起赶来这边,查看近日确定的金陵大学选址。

所谓‘金陵大学’,自然还是朱塬的想法。

老朱之前问及科举,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说这次科举不重要,重要的是后续培养,并且给出了一连串让老朱豁然开朗的规划。

老朱知道,那些肯定都是几百年后的好措置。

于是最近重新拟定了一封诏令颁布天下,大幅放宽了科举的门槛,基本就是暗示,只要识字的,或者自认为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来金陵博一博功名。

当然,这只是表面说辞。

除非真正出挑,否则,这次科举,老朱是不打算直接授官了,而是送来金陵大学进行再次培养。

全新诏令颁布的同时,老朱还让将作司卿单安仁挑选地块,计划筹建规模宏大的金陵大学。

小学,中学,大学。

这是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给大明未来规划的一套完整教育流程制度,预计从7岁开始,直到18岁,总计12年,每4年通过考试晋升一次。

而且明确各个阶段的教育目标。

小学,主要是开民智。

中学,未来百年之内,将为大明走向工业化提供主要的人才群体。

大学,培养各领域精英,主导这个国家的发展。

老朱很是认同。

再就是金陵大学。

按照朱塬提供方案中的说法,将来大明的每一个行省,都应该建立不止一所大学,不过,这需要很多年的积累,短时间内,还是应该以王朝京师为主。

大明已经有国子学,这是传统王朝的最高学府。

当时看到额外筹建金陵大学,老朱还疑惑,直接扩建国子学不就可以了,为何多此一举?

然后就看到了一页对比图。

第一个是两个圈,一个小圈,内写皇家,一个很大的圈,内写儒家。

两个圈由一条细线相连。

第二个是很多圈。

中心是皇家的小圈,然后,以细线辐射出‘儒家’、‘兵家’、‘法家’等等一堆小圈。

结合那本《天书,老朱一眼就看懂了。

若是继续独尊儒术,当下或许没甚么,但,几十上百年之后,皇权必然会被庞大的儒家文人群体所压制。相比起来,皇家周围若是能有很多‘圈子’,儒家不听话,那就用法家,法家不听话,那就用兵家。

这样,皇权就不会被儒家一家独大而束缚。

当然了,老朱也明白朱塬只是举例,并不是说要他罢黜儒术,发扬百家。

儒家的道德礼仪体系已经成为各个王朝的礼制根本,这是不能动摇的,不过,在尊儒的同时,还要鼓励各种新学的发展,总结起来,还是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最初所提的那个两条腿走路的说法。

因此,新建的这所金陵大学,按照朱塬的规划,研习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的同时,还会分为不同的学院,诸如法学院、数学院、农业学院、水利学院、建筑学院、地理学院、美术学院等等。

将来入学的学子,都需要挑选一个学院,按照不同的‘专业’进行深度学习,以便获得切实的治平本领,而不只是儒家的仁义道德。

红山脚下。

按照老朱的要求,选址很快确定,还是后湖这边,紧邻着已经开始运作的后湖医学院,红山东麓,包括红山区域,预计超过5000亩的地块,将会全部作为金陵大学的校区。

老朱到处走走看看,5000亩地块,短时间内当然走不完,也没打算走完,只是吩咐单安仁,不计钱粮劳工,九月份之前,务必完成附近居民的搬迁并同时建造起至少两千间学舍。

老朱希望秋日科举之后,直接填充10000名以上的学子进来。

至于其他更多细节,老朱就让单安仁与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去讨论。按照最近的计划,老朱打算把那孩子尽快召回来。

看过地块,就近又来到后湖医学院。

因为《天书对马氏和太子,乃至后世很多子孙的记载,老朱一直非常在意新式医学的发展,稍有闲暇就会喊来太医院官员询问一番。

医学院内。

太医院左使孙守真恰好也在,见礼过,老朱便说要去看看这边的学子。

除了学子数量达到500男女各半的附属小学,上个月又开设了专门培养已经拥有一定基础的医户子弟的大学班级,包括从大明各地征召的医户子弟百余人。

来到一处学堂前。

这是一个女班,一共25人,正在学习的却是数学。

看了看一个个聚精会神的女童,老朱问孙守真道:“这些女娃,学业可跟得上男娃?”

孙守真稍稍犹豫,还是道:“陛下,这……女娃,实则还要比男娃更出挑一些。”

老朱疑惑:“为何如此?”

孙守真道:“当初选人,报名女娃数量远超男娃,因而能挑选更灵慧者。再有,女娃能有如此求学机会,非常不易,也更加珍惜,平日学习甚是用功。”

老朱听完,有些吹胡子倾向,微微瞪眼道:“你是说,那些个男娃不用功?”

孙守真连忙摇头:“陛下,用功,都是用功的。陛下给出任多恩典,他们若是怠惰,臣也不会留人。只是,臣刚说了,之前挑选的女娃,底子更好。”

老朱想了下,说道:“你……这样,近日组织一次考试,俺看看结果……”说着见孙守真疑惑,老朱又道:“具体如何考,俺回宫后找人说与你。”

朱塬上次送来科举相关中,有一些模拟试卷,让老朱印象深刻。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相比官员或学子考评的甲乙丙丁这种操作余地很大的简单评定,那些模拟试卷的百分制模式,老朱觉得,才更加精细准确。

九月份的科举,无论是经义策论,还是打算加入其中的新式数学,老朱都打算启动百分制。

将来,包括官员考评,老朱都打算做出相应推广。

后湖医学院这边,几乎是关系到这朱氏天下传续的问题,丝毫不能马虎,老朱就决定先在这边试行一下。

说完继续在不同学堂走走看看,没有发现当堂玩乐懈怠,老朱非常满意,又问起孙守真另外的事情:“那青霉,尔等探究如何了?”

之前得知抗生素相关,老朱非常重视,特意让明州那边送来了一份蒲仲亨的完整病例,并且交代孙守真开展相关的研究。

老朱提起这个,孙守真表情就有些惭愧,一边示意老朱走向一处公廨,一边说道:“陛下,臣等专辟了一间屋子培养青霉,这些时日也尝试治疗一些病患,只是,臣惭愧,还没有弄清这青霉的药性医理,或还要等翰林从明州返回后,亲自指点。”

说着来到一处公廨外。

孙守真阻止了老朱进门,只是来到窗边,向内望去。

架子上一排排的陶制容器内,各种发霉的馒头、水果、蔬菜之类,让人乍一看有些头皮发麻。老朱只是因为腐烂味道稍稍抽了抽鼻子,就仔细打量过去。

屋内有医者正在用镊子小心收集霉菌,见孙守真陪着一个中年人出现,正要出来见礼,被老朱摆手阻止,又见孙守真眼神示意,那人大概明白甚么,便继续采摘工作,只是握着镊子的手难免有些颤抖。

孙守真等老朱打量片刻,又道:“这青霉之于细菌,倒是合了那个毒蛇四周必有解药说法。只是,其中抗生素,究竟如何提取,如何有效使用,臣与翰林通过几次信,都没有头绪。翰林也坦诚自己知晓不多,需要长久摸索。”

老朱知道事情不能急,同时,也明白这抗生素的意义,点头道:“尔等尽心就是,需要甚么,尽可从府库支取。”

孙守真连忙拱手:“谢陛下。”

老朱继续打量着屋内情形,想起一事,又问道:“那解剖之事,尔等可有准备?”

孙守真摇头:“陛下,臣就此也与翰林书信谈过,翰林说,我等当务之急,还是整理现有医书典籍,这……探究人体之事,还是等他回来。”

老朱知道整理医书典籍的事情。

为此还专门给太医院拨了款,并派遣了一批人手,还传召各地收集医书送来金陵。

不过,这也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事情。

倒是注意到孙守真最后所说,等他回来。

是啊。

老朱自己,也越来越想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赶紧回来。

北伐大军拿下汴梁之后,这段时间一直有臣子进言,希望老朱定都汴梁,说甚么‘君天下者宜居中土’。若是没有朱塬出现,若是没有那本《天书,老朱当下应该在巡幸汴梁的路上。

毕竟汴梁乃宋朝故都,大明又以中华正统自居,无论如何,都该去一趟。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vvasv/eydgyqkg.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闪爵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