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利民同志,这个新村试点,你怎么看?” 回去的车上,李乔笑着问起身旁的苏利民。 苏县长笑了笑,“挺好的,在产业脱贫,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也可以适度推动一些更高级的建设。我们基层的干部队伍还是有想法的。” “浩然同志,你觉得呢?” 郭浩然想了想,“方向没问题,就像利民县长说的,这些土屋也的确年久失修,居住幸福感很差。借助部分拆迁安置的契机, 推动新村建设,是个不错的思路。” 李乔笑着点头,“我们一直强调, 少搞运动式的大干特干,来去如风,有什么创新的思路,就像这样,先试点,再总结调整,铺开又总结,最后再全面推行,风险可控,又可以随时调整不断完善,成果自然也会更好。虎山村确实做得不错。” 车上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郭浩然忽然道:“李书记,虎山村村长人选的变化,恐怕会对现有局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吧。” “影响肯定有,但可控。”李乔笑了笑, “虎山村的核心,在霍千里的身上, 也在我们在场诸位的身上。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支持虎山村和产业园区为全县经济做出有益探索, 只要我们能尊重基层工作的客观规律,相信虎山村和产业园区能够取得一个好的结果的。到时候的军功章都有大家的一份啊!” “哈哈哈哈!” 笑声中,众人在心里默默记下了李书记隐晦的敲打。 在这辆中巴车后面不远处的一辆高档越野车上,孙总看着夏晚晴,“夏总,这个顾大强.......” 夏晚晴轻声道:“霍千里还在呢。” 孙总想了想,然后笑着道:“到底不如夏总心态好啊!” 夏晚晴扭头看着他,微笑道:“你我愿意投资这个虎山村,不都是因为霍千里嘛。” “是啊!”孙总深以为然,看着车窗外闪过的丘陵和零碎的农田,“可惜不是每个穷苦的地方,都能遇到这么一个好干部。” 夏晚晴没再接话,同样看着窗外,长长的睫毛轻轻颤着,不知道在心头想些什么。 ....... 詹宝兴的接任没有出现什么风波。 在虎山村里唯一能跟他竞争的顾承德又是个老好人性子,顾大强提前跟他说开了,便笑呵呵地去祝贺了詹宝兴。 当着县委、镇委一大帮子领导的面, 詹宝兴拍着胸脯许下了自己的承诺之后,拿着红头文件的他,便正式走马上任, 成为了产投公司的总经理。 消息传出,虎山村的村民们都震惊不已。 顾大强的爸是他们的老村长,老村长老了之后,顾大强也顺理成章地接过了村长的大旗。 这父子俩都能服众,虎山村现在也是蒸蒸日上,大家都以为顾海涛今后也要接着当这个村长,顾大强居然辞职了? 就在众人一头雾水的时候,一个消息传开了来: 因为村长家的小儿子顾海涛想搞工程,村长为了避嫌,不想利用职权搞腐败,带坏风气,所以才辞了职。 好事者跑去问霍千里,得到了霍千里肯定的点头,外加一通情深意切的感慨,顾大强在村民之中的形象便愈发高大了起来。 以至于,当顾海涛跟杨老板合伙,接下了新村试点工程的事情真正落定,原本可能的那些风言风语都偃旗息鼓,并没有传出什么负面的议论。 再之后的村委会选举也没出什么纰漏,詹宝兴成功当选。 要说有什么小小的波折,就是三组组长的人选上,决定彻底退下来的顾大强推荐了詹宝壮,也就是铁牛。 结果给五大三粗的汉子吓得跟见鬼了一样,脑袋甩得跟拨浪鼓一样。 让他当个保安队长,他还觉得勉强干得下来,这个组长,他坚决不干。 但是放眼整个三组,除开像顾承荣这般德高望重但精力已经渐渐不济的老人外,也就铁牛从威望到能力都足以服众了。 于是顾大强和霍千里只好轮番上阵,劝了好久,这才把这顶不是官帽子的官帽子戴在了铁牛的脑袋上。 忙活完了这些,霍千里终于算是松了口气,剩下的事情就不太需要他来操心了。 随着从山古镇通往虎山村的道路正式开建,产业园区的大规模建设期也正式开启。 每天都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货车从千符镇那边压着碎石路开过来,以至于沿途三个村子都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隔三差五组织人手修补道路。 货车过处,声音轰鸣,灰尘漫天。 但所有的村民脸上,都写着期盼,期盼着这泥尘落地之后,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澄澈美丽的未来。 然后,他们从道路上收回目光,专注地对付着眼前的药田。 专家组编写的《东江丹参种植技术规范》已经通过了最终审核,发给了金马村和鸣凤村遵照施行。 这份规范,是在专家组在长达月余“深入细致讨论”之后确定的最终版本。 按照霍千里的说法,光是看到规范的内容,彷佛都能闻到之前会议桌上浓厚的硝烟味。 简单来说,专家组在产量和质量中间做出了取舍。 依旧采用最传统的分根繁殖法,依旧采用“发汗”工艺来炮制,为的就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东江丹参的药用价值。 因为这个,时隔多日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的胡老感觉都苍老了好几岁。 这相当于是彻底否定了他之前的路线,对他这样的专家而言,这种挫败感是很强烈的。 但霍千里却对这个决定表示理解,如果没有政府力量介入,只凭某个村子自己弄,肯定不会这么选择,多产出多卖钱才是最主要的目的,质量没有明显下降就好。 但既然已经决定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立足产品质量的确才是正道。 胡老以前的选择没错,现在专家组的最终方桉也没错,大家只是在不同的时间,面对着不同的需求,做出了各自正确的决定而已。 听了霍千里这么一劝,胡老心情好了不少。 莫名其妙挨了好几顿骂的老汤日子也终于好过了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东江县就放弃了在产量上的增长追求,东江县委跟专家组里的部分高校专家联合成立了课题,准备攻关丹参良种优化,项目已经启动,只等见效。 虎山村当下的事情不少,虎山村小,哦不,产业园区小学已经得到了批复,回了一趟打工地办好手续带着锅碗瓢盆和床单被褥赶来虎山村的余大同,正满怀希望和斗志地忙活着各种手续。 小学选址也已经完成,建设工程由镇政府经过了认真筛选后,最终交给了镇上唯一一家正规建筑工程公司——东江县大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没有兄弟齐心,改为了以父之名。 而这家建筑公司,同样也在忙活着虎山村新村十户试点民居的建设。 顾海涛跟顾大强每天就出没在工地上,监督着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帮忙搬几块砖,铲几铲沙,提上几桶灰浆,空了拉着工人们抽烟吹牛,时不时还在中午的时候,整一盆硬菜端给只带了点干饭咸菜的工人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ydqqh/hyesevqy.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牛文小说网墨香阁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