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公子。”

谯周呷了一口苦茶,片刻的回甘令他流连。

茶叶在刘禅的推广下,逐渐盛行起来。

尤其是蜀中,读书人不会喝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书。

儒家认为“茶”与自己追求的理念非常契合,遂得到了弘扬、发展。

各种各样的茶文化,从蜀中蔓延至大汉十三州。

谯周是腐儒不假,但他又带着臣子的精明,懂得为官之道。

因此,他年纪轻轻便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刘备青睐,诸葛亮赞赏。

唯独在刘禅这里,没有透出任何地风闻。

刘禅没有给出任何地评价,见到任何人都是客客气气,将儒雅的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他没有打过仗,参与过血腥的战争,儒家一定以为自己的教育成功了。

刘禅令人琢磨不透,诸葛亮都只能摸索三分。

至于谯周,完全是摸石头过河。他没有见过刘禅最真实的样子,此刻静坐不动如山,未尝不是为了试探。

只可惜,刘禅根本不给他破绽。繁忙的公务衬托下,让谯周率先感到不好意思。

在两人喝茶期间,已经有十几波人向刘禅汇报工作。

刘禅与他们窃窃私语,来者频频点头,心满意足地离开,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反倒是谯周成了不该出现的人,好似耽误刘禅处理政务的绊脚石。

这让谯周很难过,身为儒家子弟,他不能虚度光阴。

“公子,诸葛先生称赞过您,熟读《论语》,通晓经文。在下能否领教一番?”

说到最后一句,谯周露出了锋芒,眼神闪烁了一下。

他要以自己擅长的领域,向刘禅施压,展现自己的价值,一步步获得认可。

刘禅心底暗笑,这种拙劣的手段,只能骗骗小孩子罢了。

说到儒家精髓,刘禅不怕任何人。

但要说诸葛亮称赞他对《论语》的理解,纯粹是放屁。

刘禅自己几斤几两,他自己最清楚,其次诸葛亮、刘备。

诸葛亮再怎么样,也不会昧着良心称赞自己学生的学业。

他只会另辟蹊径,称赞刘禅的“品德”,忧国忧民、心怀大志,无可挑剔。

至于学问一途,刘禅算是废了。

所谓“学问”,不是背诵这么简单。刘禅经常被罚抄写,怎么也能整出两句经典《论语》。

但论真正咬文嚼字,刘禅只是一知半解。

这一点,倒是继承了诸葛亮的能力。诸葛亮喜欢涉猎各种书籍,整理为自己的知识,拓展视野。

刘禅则是涉猎“经文”,《论语》也在此列。

谯周号称“蜀中孔子”,跟他说《论语》只是自取其辱。

论咬文嚼字,刘禅绝对不如他。

但刘禅也不会任由他人欺压,他淡然笑道:

“只谈先贤典籍有什么意思,不如说说自己对经学的总结。”

谯周心神一震,诧异地望向刘禅。

起初他为了照顾刘禅的颜面,只打算分析《论语》经典的句子,没想到刘禅竟主动提高了难度。

“愿闻其详。”谯周拱手一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刘禅滔滔不绝,谯周的神色由凝重到震撼,只用了三息时间。

短短千言,竟囊括了仁,义,诚,敬,孝等儒家思想。

短小精悍、琅琅上口。

令谯周醍醐灌顶,自惭形愧。

“公子对经学的理解,已经超古越今,在下佩服。”

谯周深深一揖,对于学问他给予了绝对的尊重。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刘禅长吟道,彻底击溃了谯周的轻视。

“好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谯周大赞,又是深深一礼。

刘禅对于儒家典藏的理解,已经拔高到与谯周“平起平坐”的地位。

至少谯周是这么认为的。

“既然公子深悉儒家典藏,为何不能仁善地对待南蛮?”谯周话锋一转,开始发难。

“汉军何曾虐待南蛮?”刘禅震惊道。

“难道不是吗?公子使之为劳役……”

“且慢,服劳役就不是仁善?”刘禅反问道。

谯周一下子愣住了,他根本不敢应答。

古往今来,哪个统治者不征召劳役,这是一个坑,谯周警惕地没有往里面跳。

“只要是吃粮的,人生在世,总要找事情做,百姓耕种,士子读书。凭什么这劳役汉人服得,南蛮服不得?难道先生以为,南蛮血脉比我汉人高贵?”

刘禅没有和谯周客气,直接将问题摆出来,当面讲清楚。

谯周憋了半天,最终道:“如此容易激怒南蛮,惹得他们反复叛乱。”

“非也,真正的叛乱者,只有少数。他们之所以敢反叛,是汉室不够强盛。汉室为何不够强盛?是读书人没有尽到为国出力的责任啊!”

“禅对战争深恶痛绝,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禅在此请先生出使乌戈国,感化南蛮,化干戈为玉帛,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刘禅诚挚地邀请,谯周却呆在原地,怔怔失神。

他在营地里只待了一天,便灰溜溜地走了。

“呸。”

“要是这家伙真的敢往乌戈国走一遭,我倒敬他是一条汉子。沽名钓誉之辈,也想教我们做事。”

张苞笑语盈盈地送谯周离开,打心底却瞧不起这样的斯文败类。

他们之所以可以趾高气昂地指点江山,是因为没有涉及到他们的利益。

让他们去不毛之地走一趟,却没了胆气。

刘禅修路修了一个冬天,直到明年春二月。

乌戈国一直没有采取行动,诸葛亮决定主动出击。

汉军集结于益州郡滇池,汇聚了十万将士,负责补给运输的劳役二十万众。

大军向乌戈国境内进发。

诸葛亮先礼后兵,派遣使者与乌戈国国主兀突骨交涉。

兀突骨驱逐了汉使,号召乌戈国境内的各部,起兵反汉。

乌戈国的精锐与孟获的残兵联合,组建了一支十五万人的南蛮联军,与汉军决战于边境。

汉军浑然不惧,毅然进军。

“现在是春季,毒虫野兽活跃,若不能尽快获胜,我军容易陷入困境。”爨习提醒道。

“益州郡境内的瘴气爆发为百姓所知悉,因此能够避免。但继续往南,为乌戈国境内,对于这个国家,吾等知之甚少。”

“在冬季的时候,吾征召益州郡本地人士,深入不毛,大概摸索出了地势,以及容易爆发瘴气的地点。”

李恢拿出一份粗糙的地图,他为此准备了数月之久。

乌戈国境内,已经没有汉人的城池了,只有一些土著部落。

李恢找到了一些走私商人,给予重赏,拉拢他们担任向导。


页面连接:http://www.mdrottryderz.com/view_0_ykqsh/yhahhgdk.html

博看小说网 书迷楼小说网 5200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废文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